[好雷] 妈的多重宇宙-如果能重来,你会怎么选?

楼主: pigwesley   2022-07-09 17:54:46
先说结论,我这人很爱这一部电影,
也许是因为自己曾于马来西亚、澳门等地工作
以及职业(儿童职能治疗)有关,所以在语言与体会上更有共鸣。
但是不免俗的还是要说
以下皆为个人观点分享,资讯若有误也欢迎指正。
~*-*~*-*~*-*~*-*~*-*~*-*~*-*~*-*~*-*~*-*~*-*~*-*~
这是我第一次在澳门到电影院看电影,也是离开澳门前的最后一次。
原本是计画跟太太要看奇异博士2 — 失控的多重宇宙,但刚好场次跟手上的优惠券有冲
突,因此我们选了另外一个多重宇宙(港澳片名:奇异女侠玩救宇宙 / 台湾片名:妈的
多重宇宙)。很庆幸我选到的是这一部,对我们来说,这部戏别具意义。
一开头我就为片中几位重要角色读说话方式给吸引。扮演女主角秀莲的演员杨紫琼,为马
来西亚华人,剧情中为移民至美国的华人第一代,她与先生、女儿之间就会以华语参杂英
文的方式沟通,她讲话的语调与语法立即把我拉回了马来西亚,好像几年没见的马来西亚
朋友一样,我都差点想跟萤幕中的她聊聊两句。
后来,更发现到秀莲与父亲沟通的方式都为粤语更是惊喜,
在从2020年至2022年中都待在澳门工作的我,也渐渐习惯与这里的个案透过粤语沟通,
甚至到了现在明明想讲的是台语,嘴巴蹦出来的却是粤语。
透过电影,我跟我太太好像又再一次检视了彼此以往到现在的经历。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选择】
我其实很喜欢台湾电影译名使用“多重宇宙”的概念,
在电影中这个多重宇宙的形成方式很贴近人,不需要具备什么Super Power
每一个人随时随地都能够创造一个新的宇宙,只要你“选择”
当生命中需要做选择时,每个选项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支线。
然而,你会意识到“选择”可能同时也是一种放弃,
因此每次选择过后,这份犹豫与恐惧也会一路纠缠着你。
‘如果我今天的珍奶只点半糖?’
‘如果我昨天晚上12点半不点开那部影片?’
‘如果我当时买了那一张机票?’
‘如果我当时不生孩子?’
这些想法会不经意的出现并且腐蚀你,
也让剧中的秀莲于生活中如游魂,认为眼前的一切都没有价值。
就连从Alpha宇宙(港澳译:Man爆宇宙)的Waymond都对这个秀莲说
‘你是所有秀莲宇宙中都做出最差选择的绝对Loser秀莲。’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英文的电影名更是绝妙的回应这个问题;不管
你是什么,不管你在哪里,全部都只有一次/一种。电影里两个重要角色也用不同的角度
来表示这件事。
秀莲的其中一个宇宙的女儿Joy,在秀莲作为她母亲的期待下活着,
如此的Joy感受到所有的选择都只有一个,就是“没有意义”,通通都是虚无,
因此她经过的每一个宇宙(选择),结果都是毁灭,全部都会被吸到一个如同贝果的黑洞里
她最想的,就是让那个最Loser的秀莲跟他一起进入体按这个虚无
另外一个做出回应的是秀莲的先生Waymond,虽然在不同的宇宙(选择)里,
他可能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身份地位,即使某个宇宙他并没有跟秀莲走到最后
但这些Waymond的选择其实也只有一种,就是爱着秀莲、相信秀莲。
不同的角度,却都与剧名一致的回应。那秀莲呢?是否就选择其中一种就好?
当然不是,她是这部宇宙的中心,她必定会有自己的路。
而身边这两个最重要的人就成为她重要的影响因子,让秀莲有机会拓展她的选项。
【用眼睛看】
把重复出现在剧中的玩具眼睛放在自己身上,秀莲打开了眼,不再把目光放在过去的每一
个选择节点,从认定若没有认识Waymond会过得更美好的秀莲转变为发现Waymond的好。
透过这个眼睛,在那个天堂路的场景,她包容了路上的所有不被他人欣赏、不被理解而跟
随 Tupaki 虚无主义的人。当时看到这里我心想“看来差不多了,这样就她跟女儿的心结
就可以解套,她一定能好好的放手,圆满了,Happy ending!
但我错了!
我喜欢孩子,我的志业也一直与孩子相关,我一直都以一个具有专业背景的旁观者角色,
不断在许多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中周旋,希望能够帮助到他们,
其中很多时候我都建议家长对孩子“放手”,
我也一直将拥有一个孩子放在我的人生清单之中,
期许自己能够走到所谓“放手”的阶段。而秀莲的眼睛看到了许多不对劲的地方,
在放手后的一瞬间,即使她成为没有脚的石头,
就算要跳下山崖她也要追了上去,告诉 Joy
‘你这么讨厌这个家,这么讨厌我,那你会什么要一直找我(跨越这么多宇宙)?’
‘我也真的不喜欢你的种种行为,那为什么我会在这里?因为我想跟你一起,如果最
后你决定要离开,那我则会珍惜所有我们的过往 (因为一切都有意义)。’
这突然的对话,击破了我的盲点,也为我带来新的想法。
亲子之间,不会只有养育、理解,之后到放手,这几个阶段而已,
这样感觉会过度简化整个过程,甚至像是单方面的自私。
透过秀莲新的视野,她看到Joy根本不是要“被放手”,一直找著秀莲不是想要“被理解”
在孩子的眼中,一直想要的是了解自己的妈妈/爸爸,
想知道这个把她带来这个世界的人在想什么?感觉到什么?
这比起单纯的放手更不容易。
关键的眼睛再度发起了作用,秀莲清楚的看见了自己,并坦诚地向孩子表达内心的感受,
这才让 Joy 自己从黑洞的贝果中走出来。秀莲后续的举动,不再是把焦点放在孩子(你)
身上,也同时放在自己(我们)身上,而扭转了整个关系。
时常听到“活在当下”,实际上能够达到这个境界非常的难。
秀莲的最后她会怎么选择?然而,当她已能珍惜每个有意义的过往、会对自己诚实、懂的
看见、理解与包容身边的人事物。她还会有不好的选择吗?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后记】
这部电影或许会被视为讲述家庭关系的电影,
但我个人会把它归类于“思考人生”这样标签的电影里。
只是他用了极易对这个题目引起共鸣的“妈妈”角色来呈现,
毕竟“生小孩”可以视为现代女性前三大难题。
但对我来说,这部电影很贴近我的经历。
因为自己时常与各类“妈妈”们交手,体验过家长与孩子间众多类型的剧本。
同时,我几乎每一天都会问自己“怎么我现在在这里?”这样的问题,
到底是因为是某一天我过马路时多等了30秒红绿灯,
还是因为那一年我在吉他与排球之间做出了选择?
所以我才会跑到这么多地方,这部电影似乎能帮助我厘清自己的想法。
电影的拍摄形式不一定对到每一个人的口味,
但若你每次在面对选择时都会有所迟疑,那我认为这部作品值得你一看。
推荐程度:或许在某个宇宙的 2022 里没有疫情,我每个周末都会上电影院欣赏电影,
但要我只选一部电影,
我想我依然会推荐这一部
“奇异女侠玩救宇宙/妈的多重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作者: generalfungi (香菇将军)   2022-07-10 15:27:00
字太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