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二台 ZDF“童话珍珠”系列片,从 2005 年起一直拍格林童话题材、制作规模也一直保持简单的古堡古装实地拍摄素朴无特效、气氛也一直采儿童看了乐呵呵的欢快热闹、角色人格一直纯真质朴走遍天下终被人看见... 这一切四平八稳的童趣公式在 2014 年这部《冷酷的心》Das kalte Herz终于被打破:此片故事并非格林童话、而是另一位同时代童话作家 Wilhelm Hauff改编黑森林传说,制作规模有较戏剧化的美术设计、也开始有点到为止的特效,气氛开始不只童趣烂漫、而亦有鬼影幢幢令人心惊,角色人格终于有了成长曲线、而且颇多黑暗炎凉令孩子不忍卒睹。
这个故事在台湾知名度应该远不及格林童话,但影迷若看过 2016 德国片《心之物语》应该有印象、该片德语片名 Das kalte Herz 和这部 ZDF童话片一模一样是同一个故事!记得 2016 那片在台湾也于 2017 上映过,特色是“摒除了德国童话的浪漫主义传统”、而采魔幻写实兼用大量象征语言得到德国大好评!我当年看那片也是驰骋想像惊呼连连久久不能自已的... 不过若把它当童话片给孩子欣赏?我猜孩子会吓到哭吧 XD 比它早两年的 ZDF版尽管美术调性与黑暗题材跟 2016 版差不多,但至少呈现起来已软性得多,尽管在 ZDF“童话珍珠”系列里还是最沈重的一部。
https://de.web.img3.acsta.net/pictures/15/03/10/15/11/192161.jpg
童话原典故事概要:黑森林一个小村镇里,百工中最底下卑微的煤炭工Peter Munk,一直羡慕城里一位最有钱的富翁、与一位很会跳舞的风流男子,当他带着老母饥寒交迫又处处受人瞧不起时已受不了时,终于循着传说进入森林找到“玻璃精灵”许三个愿望。第一个,针对金钱他许了“和那位富翁一样富裕”,第二个,针对外表他许了“比那风流男还更会跳舞”,果然一开始出手阔绰又人见人爱!但很快好吃懒作花天酒地又散尽家财。再回去找玻璃精灵时,就令看他这么堕落已懒得理他,他就去森林深处找了另一个更神秘的“荷兰人米歇尔”Holländermichel!
对莱茵河上游的纯朴黑森林来说,最下游的荷兰就是花花世界富裕代名词!而找“荷兰人米歇尔”许愿其实就是“与魔鬼交易”:可以给你数不尽的财富、只要交出你肉做的心换上石头心,不但可维持你身体机能直到老死、而且这冰冷的石心将却除你一切痛苦迎向成功人生!还真的,Peter 不但清偿债务暴富起来且脱胎换骨,经营工厂事业成功蒸蒸日上,更快速打入上流圈子人人逢迎!但他变成了个残酷的厂主还放高利贷、他娶了娇妻进门却完全没了爱、他小器势利一毛不拔瞧不起穷人、甚至妻子好心接济穷人他还把妻子打死!做到这步田地怎么找回那颗“心”?
https://media.port.hu/images/001/342/876.jpg
光看这故事大纲,虽然原典算“童话”电影分级也是6+,但这主角变坏还杀死妻子的故事也太惊悚 XD 我本以为 ZDF电影面向儿童观众应该会软化处理,结果仍然很黑暗残酷只比 2016 版院线片恐怖少一些... 于是这片我们家还是家长自己偷偷看就好,小孩即使看《侏罗纪公园》系列恐龙吃人都看习惯了,但这种黑暗堕落的故事恐怕他心理还更难承受。此片如果还要放在“童话片”类型里寻找少儿观众,我想至少也要国高中以上,最好是高中大学开始投资自己广结人脉努力上爬的年纪,那“力争上游”汲营功名的道德警示会最有共感(再大一点看恐为时已晚XD)。
看电影整个制作设计与产品定位,的确就是个古装的“力争上游”警世故事,基本设定和 2016 版院线片大同小异:这里服仪陈设勾勒的时代背景应是 18 世纪,此时距离黑森林乡民傻傻耕耘存活的“中世纪”已经很遥远,而早已到了人人专业靠行出师成家积累财富打造梦想的启蒙时代。在本片这城市里木匠有木匠工会会、森林有伐木工会、玻璃有玻璃匠公会、人人晚上在啤酒花园杯觥交错舞蹈调情过着体面人生... 可以说人人都已上爬起来了,那仍位居底层的煤炭工 Peter也渴望上爬脱离黑漆漆的煤炭生活。
https://de.web.img2.acsta.net/pictures/15/02/25/14/14/154344.jpg
但,电影中他才刚找“玻璃精灵”有了点钱穿着体面回来城市时,心仪的女生 Liesbeth 却直言不讳“在我眼中你仍是黑炭 Peter”看你指甲就知道 XD 当女子这样说时,究竟是骨子里仍狗眼看人低?还是其实从一开始根本不在乎你外表?这种事从自卑的男生视角来看还真难说... 也许在此本片就点出力争上游还系于一心:你如何面对有钱人的打量眼光?如何面对文明人的背后笑语?甚至如何面对女孩若有深意的调情?自信的心看来都能云淡风轻、但自卑的心听来处处刺耳。健康的心理建设到今天仍是职场人生的关键课题,但在那年代只感痛苦想要逃避。
当然主角 Peter本性善良,尽管在童话原典他“第一次翻身”马上好吃懒做家财散尽,但本片新加一段给他平反、为“富裕”这件事勾勒正道的可能:他以前很羡慕玻璃之美就买下了玻璃工厂,他以前出身苦劳现在当厂主也很体恤劳工,只要有人生病或家有变故都有超慈善福利,而且为了维持工资水准绝不削价竞争,一时颇有 18 世纪工业革命初期“乌托邦社会主义”企业家味道!只是随后就知要当清流有多难:市场就不允许他高价高品质、其他同业还会挖他墙角联合抵制,很快地生意直落只好去赌博、谁知因许过“和那富翁一样有钱”的愿结果大赢对方反而输光自己。
https://de.web.img3.acsta.net/pictures/15/02/25/14/14/165908.jpg
仔细观察本片 Peter的“第一次翻身”:他许愿得财买下工厂是为了追逐富裕,但心有节制仍能成为慈善企业家;他许愿很会跳舞为的是风流把妹,但心有节制仍能和把到的妹谈出美好爱情;谁知当他开始“赌”要跟别人搞零和竞争时,对方被自己打得多惨自己也会一样惨... 处处都是“力争上游”的人生警语呀!而说穿了都是自己自卑自怜吞不下一口气的心理愤懑问题,于是在荷兰人米歇尔“换了石心就挥别痛苦”的声声诱惑下交出了本心,却没想到心的“痛苦”还包含了悲天悯人、感同身受、苦人所苦、良心发现、愧疚羞惭、悔不当初等等“节制”的情怀。
也许肉心换石心后这颗“冰冷之心”对力争上游是种解放?果然 Peter“第二次翻身”再次回来后作风一转:他不再当仁慈企业家而压榨劳工、他裁员减薪害人失业剩下的累爆、过去照顾的贫童如今他怒目以对、过去两情相悦的佳人如今一娶回家就变煮饭婆、过去接来孝敬的妈妈如今唸他一句就被扫地出门、各种城市老弱他嫌恶忽视只和上流仕绅打招呼... 这么多他过去悲天悯人自我检讨做不下去的事,现在只要秉持“冰冷之心”都毫无罣碍无往不利!而今看不下去的玻璃精灵化身乞丐来找他、妻子 Liesbeth 好心接济却被他一棒打死?难道力争上游必然踏上这宿命?
也许可说庇佑人们翻身发达的乡野精灵中,会应许愿望还会指导许愿的“玻璃精灵”仍是正向鼓励的、而有求必赢却要你出卖真心的“荷兰人米歇尔”则是走火入魔的禁忌诱惑。那最后,童话原典中 Peter最勇闯虎穴机智周旋夺回心脏的最终冒险,在此片需要动用到玻璃精灵仍保留在手的“第三个愿望”吗?这在本片则又多谈了一个属于罪咎者的“赎罪启示”了:自己失去的本心,不能靠许愿而要靠自己努力拿回;已经造成的伤害,逝者已矣不值得自暴自弃地许愿自罪;唯有学会以正向态度面对伤害时,才会意识到天赐的许愿都为把握那“来者犹可追”。
https://de.web.img3.acsta.net/pictures/15/02/25/14/14/179347.jpg
此片就算在前半“力争上游”的警世叙事中,对还能看懂些人情世故的高中生恐怕都略嫌残酷;而末段痛定思痛的“赎罪”剧情呢,其苦涩纠结连大人都未必能坦然面对:已经在这残酷社会挣扎打滚的每个大人们,我们还留下了多少理想的初衷?我们曾经多少次与现实妥协?多少次为了撑持下去麻醉自己而默默“卖掉一点心”?而累积罪疚异化一生后又有什么勇气去面对?无法面对的完美主义者,不是把心卖掉就是无颜以对(自刎谢罪?),反倒“知耻近乎勇”才能大方站起一步一脚印重建未来了... 此片不推荐儿童欣赏,但看过《心之物语》的观众值得瞧瞧、两相对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VHrVplOpy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