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贝尔法斯特

楼主: jygiant0330 (小祯)   2022-03-09 19:54:08
雷文防雷资讯页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来自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的编剧、导演、制片兼演员肯尼斯‧布莱纳,将自己的童年
回忆拍成《贝尔法斯特》,借此弭平乡愁,也展现满满的故乡情怀。全片选角除了茱蒂‧
丹契之外,全由北爱尔兰演员主演,甚至其中多位便是来自“贝尔法斯特”当地,众多同
乡一齐打造出这部入围奥斯卡七项大奖的年度温情之作。
故事关于一个在动荡不安的1960年代,居住在贝尔法斯特的小男孩巴迪和他的劳动阶级家
庭,既幽默又温馨且极具个人特色的童年故事。巴迪生活的街区原本安稳平静,住户也都
互助互爱,然而一夕之间,他所理解的生活却永远改变,但是电影带给人们的喜悦、欢笑
、音乐以及主角成长经历的魅力仍然保持不变。
“我跟那个小女生会有未来吗?”
电影以童年回忆为主,内容本该充满欢乐且无忧无虑,但布莱纳将故事背景设定在1969年
北爱尔兰暴乱时期,也就是他自己9岁的时候,这也是全片最大的矛盾与冲突点。不过,
即便家园充满暴动与袭击,小小巴迪的烦恼却围绕着那个他心仪的女孩与学校课业。主角
的出场一向是定调电影与角色塑造很重要的一环,电影转为黑白的第一幕,便是整条街的
街坊邻居一个接一个传声帮巴迪的妈妈叫小孩回家吃点心。这场戏揭露附近居民彼此有爱
且互相认识,与后来发生的示威形成强烈的对比。
每当暴动发生,观众无不为巴迪与家人捏一把冷汗,但是,多数时候,电影的氛围与基调
都是欢快的。听着小巴迪与爷爷奶奶分享自己的恋爱小烦恼,不禁让我们也想起国小甚至
幼稚园时期的两小无猜;看着小巴迪得到回眸一笑就开心得不得了,也让我们会心一笑。
为了追求这个他暗恋的女孩,巴迪决定要努力用功、提升成绩,让自己的座位“晋升”到
总是考第一名的女孩旁边。身为巴迪爱情军师的爷爷,不但提供恋爱咨询,也告诉巴迪写
数字时不必写得太清楚,模棱两可让老师头痛得高分的机率更大。种种可爱的小烦恼缓和
大时代下的紧张,也让戏院笑声不断。
既然主题是童年,家庭当然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公民课本里提到家庭的功能有四:生育、
经济、教育、保护与照顾。虽说近年来老师越来越难当,恐龙家长们似乎都忘记“家庭教
育”才是每个人最早接触的教育。《贝尔法斯特》里对家庭教育也多所着墨,重点也不在
于主角的爸妈教育多成功,而是孩子犯错后如何管教。面对冲突即将一触即发,长时间远
在英格兰工作的爸爸无法尽到保护妻儿的责任,便嘱咐较可能被网罗进帮派的大儿子威尔
,绝对不要为任何一方做事,以免淌进浑水。
没想到儿子还是在不知情下帮忙配送“不是牛奶”的牛奶瓶,但谨记父亲教诲的威尔士后
马上告诉爸爸。爸爸听到后也以鼓励的口吻说:“我很高兴你马上告诉我。”不急着谴责
孩子,并让孩子有被信任、有靠山的感觉,才是亲子沟通成功的关键。反而是更为单纯的
巴迪,居然被表姊代去偷杂货店、加入暴民抢劫超市。看得出来警察上门只是要告知家长
并口头警告,离去时妈妈与警察也有说有笑,但关起门来仍旧要灌输孩子正确观念。最令
人敬佩的是,抢劫仍在发生,妈妈就拖着表姊与巴迪回到超市,叫他们将抢来的东西放回
架上,让孩子知道,即使身处乱世,品行也不能跟着乱。也难怪爸爸会说“两个儿子都是
妳教的,不是我,也不是我们。”
“爱尔兰人天生就会离乡背井,不然世界各地就不会有酒馆。”
这段插曲也导致表姊、巴迪与妈妈三人被暴民当作人质胁迫一阵子,幸好最后顺利脱困,
但也因而让妈妈认真思考搬离贝尔法斯特的选项。从电影一开始,爸爸就不断向妈妈提议
移民去雪梨或温哥华的可能,但别说其他国家,就连最后要移居英格兰妈妈都百般挣扎。
当年爷爷出远门去当矿工的时候,奶奶也没有跟着去,而是在贝尔法斯特守着两人的家。
妈妈一方面不希望爸爸常常不在家,一方面又不想要搬离故乡,内心的矛盾与冲突拉扯著
她。
最后还是靠着爷爷与奶奶的鼓励,巴迪一家才勇于踏上移居的路。全片有两次下雨,都是
在“搬家”再次成为爸妈考虑的选项时,仿佛天空能够理解巴迪的心情,而为他哭泣一样
。巴迪心里当然也是不愿意离开这个他成长多年的地方,但如果真要走,他只希望爷爷奶
奶可以一起去,如此简单的梦想却由于天人永隔而无法成真。可是,就算健在,奶奶仍然
选择守候她与爷爷共谱人生的住处。导演在最后片尾字幕写上“献给离家的游子”与“献
给留下的故人”,离开与留下没有孰对孰错,离乡背井的原因百百种,不论是被迫或自愿
,都是为了更美好的将来,只要不忘本,“心在哪,家就在哪。”
“我跟你奶奶结婚50年了,从来听不懂她的话。”
除了亲情之外,片中也刻划爱情。爸妈与爷爷奶奶两对夫妻分别展现出,“为爱守候”与
“为爱走天涯”两种不同的真挚感情。妈妈不理解为何爸爸一直坚持要搬离贝尔法斯特这
块拉拔两人也孕育他们儿子的土地,愤而问爸爸“到底要什么”,没想到爸爸一句“我要
你”的撩妹金句就说明一切。两人的感情从未因为工作离家或争吵而变淡,这或许也是最
后妈妈下定决定搬去英格兰的原因之一。
更不用说爷爷奶奶这段50年的婚姻,即便老夫老妻,爷爷对奶奶的呵护与言听计从、能够
逗笑奶奶的幽默,以及偶尔来上一曲的华尔滋,就是感情不会散的秘密。怕奶奶担心的爷
爷,默默隐瞒着病情,但奶奶一句“我要陪你去检查,然后我会陪你走出来”霸气地宣告
自己的关心与爱。希朗‧汉德与茱蒂‧丹契两人精湛演技诠释爷爷奶奶可爱的互动,也让
他们双双入围奥斯卡最佳男女配角。
“这条街没在分我们或他们。”
巴迪一家由于是新教徒,所以没有被暴民攻击。这场天主教与新教之间的冲突便是“北爱
尔兰问题”,是一场由宗教包装的政治冲突。示威群众时不时来找爸爸,要求他尽自己身
为新教徒的责任,一起攻击天主教徒,甚至称他为“独行侠”只因他不愿意加入。搭车搬
去英格兰前,爸爸特地带巴迪去跟他心仪的女孩道别,巴迪问爸爸对方是天主教徒有没有
关系,爸爸不仅回答只要心地善良、行为端正就随时可以来作客,还戏称父子两人偶尔得
上教堂告解。宗教从来都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政治立场与人心。
最后,一定要提到本片时而抚慰人心,时而欢快应景的配乐与歌曲。不只演员群几乎来自
北爱尔兰,全片的音乐也是由76岁的本地创作歌手范‧莫里斯所作,包括八首他历年来的
经典作品与一首他特地为本片制作的新歌“Down to Joy”。入选作曲者名人堂与摇滚名
人堂的莫里森,精通各种曲风,不但透过这些脍炙人口的作品,勾起曾经历过1960年代的
贝尔法斯特人的回忆,同时为电影增色,并入围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
《贝尔法斯特》作为今年奥斯卡入围第三多的电影,以小人物的童年故事与大时代下的冲
突对比,刻画出导演自己的乡愁,并献给所有离家的游子与固守家园的人,绝对是奖季必
看之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