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La La Land的开场歌舞

楼主: wuliaude (....)   2022-02-09 23:10:49
第一次看La La Land的开场歌舞 Another Day of Sun 觉得很欢乐、很开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NMbdYj5EU
Another Day of Sun
后来多看几次之后,慢慢体会到这样的欢乐时期是精心设计加上良好执行的结果。
1.
首先这个四分钟多的歌舞是一镜到底。(或伪一镜到底 XD)
选择一镜到底有很多可能的原因,其中之一是一镜到底强迫观众不间断地跟着导
演设计的镜头走,可以制造一种沉浸感。最近成功的例子应该是伪一镜到底的
1917。镜头跟着两个小兵穿越战场、遇到各种状况,如果在IMAX底下看,真的有
种玩game的沉浸感。
而很多导演选择在电影开头先来个长镜头一镜到底,其中最有名的例子是Touch of
Evil。这或许是因为一镜到底制造出来的沉浸感可以一开始就抓住观众进入电影的
氛围,为电影后来的剧情定调、也让观众有更好的准备。的确Touch of Evil开场的
紧张感紧紧抓住观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BAtcI_t-Z8
Touch of Evil, Opening
一镜到底虽然有好处,但是也考验导演的功力。特别是镜头不是固定不动,而是随着
主角不停移动时,怎么调度场景、怎么安排走位、镜位怎么设计,是很大的挑战。
而La La Land的开场是歌舞。舞蹈影片常常用短镜头剪接制造动态感,如大量的Music
Video。但La La Land却选择一镜到底拍摄开场歌舞。舞台剧的歌舞可以看做是固定镜
头的一镜到底,但是电影的歌舞要一镜到底,而且又是大场景的群舞,在不能依靠剪
接远近交替的情况下,只能镜头不断移动。用想的都觉得很困难。
2.
影片一开始是天空,然后移到塞车的高架公路,镜头平缓前移。但更吸引人的是音乐。
这些是塞车群众听的音乐,一开始是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接着有广播、流行歌曲、
电音等等。不仅塞车高架公路代表洛杉矶,开头的洛杉矶的气象广播就明确点出故事发
生的场景。对于把场景地名放在片名的电影来说,一开始点出这点很重要。而各种不同
类型的音乐,也点出这个电影的主题:音乐。
随着镜头一台一台车的移动跟不同类型的音乐交替,接着我们听到代表爵士的钢琴前奏
出现,然后镜头移到其中一台车内,女子开始唱歌。
先列出这段歌舞的结构:
不同音乐杂烩- 钢琴前奏-
女独唱 - 第一男女合唱 - 第一大合唱 -
男独唱 - 第二男女合唱 - 第二大合唱 -
间奏 - 女独唱- 结尾大合唱
女子穿着白色小圆点黄洋装,歌词的内容是回想她从外州到LA,唱着唱着走出车外开始
跳舞。接着两名男子出来车外合唱,三人朝着镜头走,两边有人开车门加入。
接下来第一大合唱,镜头一转,是人们开车门让其他人纷纷加入歌舞。这时候你会发现,
在女独唱之前车子的颜色是饱和度较低的中间色,但这些开车加入歌舞的人,穿的上衣
几乎都是没有其他装饰的单一饱和色,而且大致是红黄蓝的triadic colors。所以从开场
的中间色到红黄蓝纷纷跑出来,马上从比较写实的场景进入热闹缤纷的歌舞场景。
Triadic colors由于三色不相近,可以制造出一种活泼热闹的效果,所以不仅歌舞场景
常用,有些气氛欢乐的电影场景也会采用这样的配色。然后我们也开始发现,这个时候
镜头照到的车辆,也开始出现大红、大蓝等鲜艳的颜色。
随着人物跟色彩的律动,一个穿着白衬衫、黑西装裤、红领带的男性开车门出来,他是
男独唱。一如女独唱穿着唯一的圆点洋装,男独唱也穿着唯一的黑白。藉著颜色把他们
从合唱的群众中凸显出来。
如果电影后来,就会发现,女独唱跟男独唱穿的衣服,黄洋装与白衬衫,正是男女主角
著名的山上踢踏舞A Lovely Night的装扮,也就男女独唱跟他们的歌其实就暗示男女主
角。
不过男女主角山上的那场两人歌舞,虽然穿着类似衣服,但场景不是用三原色,而是用
很多电影也会用到的“黄-紫”互补色,以强调两个主角。而电影中另外一个用三原色
的歌舞场景,则是女主角与三个朋友的Someone in the Crowd。如果仔细看,整部电影
的配色还蛮精致的,日常跟歌舞间、歌舞跟歌舞间都有一些设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aTDxRZ93Qc
A Lovely Nigh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mkZeTX5fq0
Some in the Crowd
男独唱唱一唱之后,接着对应女独唱部分,有个女的跑出来跟他合唱。同样是很对称地
朝着镜头走。
接着进入第二合唱,镜头抬高俯看,也对应前面,但是让场景更大,开始看到衣着鲜艳
的人们爬到车顶上。
3.
然后是桥接到最后大合唱的间奏。其实歌舞不长,但是电影观众会比舞台观众没耐心,
如果又一直是剧情没有在发展的歌舞场景。所以当舞台剧形式的歌舞场景要搬到电影的
时候,如果不是用电影的拍法用短镜头拍的细碎然后剪接以增加刺激感,就是要靠其他
方式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而这段歌舞因为间奏是打击乐开始,所以安排的是让男主角打开一辆蓝色货车后方,让
三个穿着红色衣服的乐手出现,接着是大家围着他们跳舞。这个惊喜与中断增加了歌舞
的变化,继续抓住观众。
几个小节,观众开始需要新刺激的时候,三个人轮流跳舞:
穿红衣服的白种女人 (像南欧或拉丁人)拿着扇子跳舞
穿黄衣服的黑种男人跳舞 (戴着黑帽子,而黄-黑也是很亮的搭配)
穿蓝衣服的黄种女人跳舞
三原色、三种族裔轮流出现,也是点出LA多元的主题
三人跳完后转到女独唱唱两句,接到最后大合唱。
最后这段大合唱不靠颜色,而是让镜头追着四个人不同的移动方式:滑板弟、呼拉圈女、
特技脚踏车男、跑酷男。这几个人在车顶车道前进与上下跳动,镜头也跟着他们不断流
动、上下移动,难度可能比想像中高。
最后回到一个黄衣女,做出歌舞剧的经典动作,然后镜头上移、远景,照到所有人在车顶
车道上跳一样的动作。
歌舞剧大合唱最后常用大家跳一样动作的齐舞结尾 (虽然不是大合唱,但可参考Bjork,
It's oh so quiet)。但是这场除了经典的齐舞之外,还可看到跑酷继续跑、呼拉圈继续
摇,整齐中的不整齐让场景更有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LF-_Z8TK1k
Bjork, It's oh so quiet
最后结尾,包括滑板、脚踏车、跑酷要跑回各自的车,就定位,做最后的开车门、回头、
唱最后一句"It's another day of sun"然后一起关车门。整齐的结束之后,歌舞完成,
又回到日常塞车状态。
然后才打上片名。
5.
所以说虽然只是短短的四分钟开场,但其实设计得非常精致。对称的女男独唱合唱场景,
中间的过场,然后流动跳跃的结尾大合唱,整齐结束后开始正片。
其中继承了许多歌舞片的定番,加入一些新元素,同时又用一镜倒底来执行。
作为一个当时31岁的年轻导演,实在是很厉害!
(虽然大部分的观众可能也就是觉得:啊就是唱歌跳舞啊 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