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失去的女儿 The Lost Daughter (Netflix)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22-01-11 18:09:33
Netflix 去年底上架的独立片《失落的女儿》,是演员 Maggie Gyllenhaal改编自意大利小说的自编自导处女作,请了《王冠》与《真宠》的中年女星 Olivia Colman担纲女主角交出奖季热门演出!此片我觉得应算是种“城市存在主义”走路片型:镜头紧跟一位主角描绘他的一天或一段时间,透过他的对外互动与感受、以及对内自省与联想,慢慢为观众勾勒出他自己也仍在捉摸的角色心境、也为他探索自己在这片中社会里的定位与自处。这类电影拍孤独老人很多、拍受迫女性很多、拍底层劳工很多、拍迷惘少年很多,这次则拍个 48 岁看似光鲜成功的中年妇女。
https://fr.web.img6.acsta.net/pictures/21/11/30/17/54/2937202.jpg
开场我们就看女主角 Leda 带着笑容满怀期待开车来希腊海滨度假、她在这又晒日光浴又吃冰淇淋一面写笔记、她来自“波士顿附近的剑桥”又写书又教学生我们都知是某领域菁英中菁英、她胖胖身躯漂浮水上正是一人独享海滩的悠然自得... 只是好景不常:海滩来了校外旅行小屁孩、还有操美语的少年暑假游学团、甚至还有纽约皇后区希腊裔移民成群结党来这里度假、是当地地主四通八达横著走路人人畏惧三分简直是黑道?只是希腊裔美国黑道中也有淤泥中的一朵花、是 Dakota Johnson 演的风姿绰约小妈咪强颜欢笑带着小女儿、不由得令她回想自己年轻小妈的过去...
不过重点是,片名 The Lost Daughter那“失落的女儿”又是在指谁?一度这位忧郁小妈咪的小女儿 Elena在家人吵成一团时不小心走丢了,令人以为这是一出诱拐惊悚片要来寻找诱拐犯?当我们看主角 Leda 对小妈咪 Nina 另眼相看吞口口水而她自己又独身旅游时、也不由得好奇会不会主角自己就是心理扭曲的绑票犯?而主角自己独身一人没有家人却一路看见别人有儿女、是否她自己就曾经“失去女儿”?只是当有位年轻女子打电话来跟她谈发型时尚天南地北、看来她两个女儿好端端地都二十几岁了还会联络妈妈呀... 那片名这“失去的女儿”到底又是哪一位?
本片真要说有什么“失去”的,也许还是忧郁小妈的幼小女儿 Elena钟爱的小洋娃娃吧?那天 Elena走丢大家急成一团时、主角 Leda 刚好找到 Elena把她带回了家人身边,怎知大家谢天谢地举杯庆祝交个朋友时、Elena 的小洋娃娃放在地上不知不觉消失了?难道是海滩上其他游客家庭的小孩们拿走了?这 Elena和她父亲这系“希腊裔美国黑帮”可没那么轻易“放下”的,他们宠爱小女儿宛如皇后般无微不至、他们对待“失踪洋娃娃”的规格晚如寻找“失踪的女儿”!的确,本片不论在这家人还是在主角回忆都常出现“娃娃”,而且处处充满“女儿”与“母亲”的指涉...
如果真要把本片当成一出惊悚片或悬疑片,好像也算是有几分道理:洋娃娃不见了令黑帮小公主歇斯底里、黑帮家族大阵仗小妈妈压力山大、重金悬赏贴出到底谁在太岁头上动土呢?当然这只是表面的商业片公式惊悚、但本片直接告诉我们是谁偷了洋娃娃,只是那“偷”的动机才真是令人摸不著头脑的悬疑、到底是狼子野心还是一片好心抑或包藏祸心傻傻分不清!一度令人好奇 Olivia Colman来演这片是拍个“中年妇女存在主义”文艺片、还是“凶手就在你身边”的变态大妈心理惊悚片?到底我们是该关心第一人称视角的女主 Leda、还是在她眼下被虎视眈眈的小妈 Nina?
我想这谜团还是要退一步看,一方面要跳脱惊悚片型的解谜任务、另一方面要睁大眼睛看看这海滩,说不定这又是“西方中产”来异国海滩后心烦意乱“颠覆人生”的套路?谁叫这些地中海国家不论原著意大利还是电影的希腊、西方人总是爱来“远离尘嚣”甩脱包袱“找自己”?的确若跳出惊悚片型多看看主角 Leda 的日常举动,是可观察到更多她下意识里不由自主的蛛丝马迹:她来海滨度假镇、但没有家人不带女儿坚持一个人,她享受一个人的阳光沙滩与艺术电影、但有人来吵杂热闹挥洒青春她就皱眉头,她吃饭都坐在专事社交的吧台、但有人来搭讪她一直给钉子碰。
我们渐渐发现 Leda 像某种国际观光客般只想住在“旅游泡泡”中,只想自己来这里享受山光水色好房好车与美食、却不想跟任何人甚至动物昆虫有所接触。看她与任何“人”的相遇几乎全从皱眉头开始,仿佛人人都来找她麻烦盯她乖不乖:海滩老管家强势帮她打点房间还强势搭讪、海滩打工小弟强势提供服务她连拒绝都不好意思、希裔美籍高龄孕妇横著走路来征收躺椅、黑帮少年冷眼旁观等她认错她的车... 用她的眼睛看这希腊海滩处处是恶意凝视!有的是侵略性恶意有的是规训性凝视,正如许多男性登徒子去骚扰那楚楚可怜的小妈Nina,难怪两女四目交投总心有灵犀?
只是既如此“心有灵犀”、也在许多凝视禁锢下一次次找到空间经验分享,Leda更以过来人身分对 Nina 一再苦口婆心... 那么盗走对方女儿的心爱娃娃搞得人家一团乱又是为哪桩?这点真要说 100% 明确的“证据”恐怕付之阙如,但也许可以透过 Jessie Buckley 担纲的 Leda 回忆线找到蛛丝马迹:年轻的 Leda 就是个学术与育儿蜡烛两头烧的疲倦小妈、常演渣男的 Jack Farthing这次演她丈夫虽不算渣但也较云淡风轻、好像不论在男性还是女性内心潜意识中“育儿责任”都不言自明地终归于女性?当然所有妈妈在孩子面前都亲爱甜腻、但有天“离开女儿”又作何感想?
那感觉“真他妈的棒极了”是此片我最爱金句!年长的 Leda 代无数母亲甘冒大不韪直言禁忌心声!还对孩子尚未出世就在那老气横秋指指点点的高龄孕妇大姐头嗤之以鼻... 可以看出 Leda 浑身带刺充满敌意、敌意已不只关乎身为女性尤其身为母亲所受的凝视规训、甚至对日常人们一切的探询搭讪都浑身带刺!这决绝身段的背后阴影也许还要从本片两个彩蛋来推敲:(1) Leda其名典故是“特洛伊的海伦”之母,是宙斯化作天鹅过来强加个女儿、而女儿生下后将造成“天崩地裂”!(2) 片中谈论叶慈诗中提到的“圣母”,亦有被“强加身孕”生下孩子“天摇地动”的典故。
是否 Leda 盗走洋娃娃、就如同“偷走个女儿”,因为自己走过也见证小妈 Nina 正经历“身为人母”的天崩地裂、而好心帮对方女儿将娃娃这“如同女儿”的依恋象征自小就移除?以免日后外界对妳“强加”凝视规训、让妳打造的美好人生“天崩地裂”?这只是我个人粗略联想,本片并没给足证据明确肯定或否认,甚至本片还有更多“水果腐烂”与“天降松果”等神秘梗仿佛意在言外著... 总之若要说这都是“蓝色窗帘”?我想本片在基本的演技与镜头叙事表现之外仍是藏了些“彩蛋”引人联想的,只是这些彩蛋有没有能够自成系统组成密码来提点隐喻?那就任人解读。
总之就算主角这一路心思观众与对她自己恐怕都仍是个谜,我想本片都已搭起一个“身为人母”受尽凝视规训的舞台、对各种身段不同但经历相似的过来人都有强烈代入感!经历过职场冲刺与养儿育女“蜡烛两头烧”的忧郁心灵们,不管我们各自怎么存活下来、面对困境的人生观各是什么、对这主角的理解如何、对对她的假设性理解认不认同,本片都可算是个刺激观众以自身经验参与辩论的场域,总之最后祝福主角“缓解”其焦虑应是所有观众的共识。这种电影“有没看懂”或“有无答案”已是其次了,它在个别观众心理激起的涟漪也许更重要,仅推荐有缘观众尝试欣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Nq9YOfL0Zs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