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寄生上流

楼主: silkroad0828 (silkroad)   2022-01-10 05:24:28
网志版
https://thebalticnations2013.blogspot.com/2022/01/2019-parasite.html
拖了好久,终于找到时间看这部获奖无数的电影。故事情节悬疑紧凑,每个镜头、片段、
对话都精心设计与安排,名不虚传。而就像一杯美酒,好的艺术品除了本身的美感,更重
要的是品尝过后那股后劲。寄生上流是一部后劲非常强的电影,让我们在关注完情节之后
,想到的是更多导演可能没有明说,却逼着我们思考的部分。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电影中最有名的台词之一是金妈妈说的“不是‘虽然有钱,却很善良。’,而是‘因为有
钱,所以善良。’”。善良,究竟是一种道德,还是一种奢侈品?有钱如比尔盖兹,捐出
上亿助贫也许眼睛都不会眨一下。他是个大善人,他帮助了也许我们一辈子也帮助不完的
人,但这就代表比尔盖兹比我们都善良吗?善良,可以用绝对值衡量吗?“善良,是一种
比例”也许可以诠释金妈妈想表达的概念。如果今天一个流浪汉,将自己仅剩的一分钱分
给一个急需回家却掉了钱包的焦急路人,他这种舍己为人的善良,即使只帮助了一位路人
,已经令人钦佩了。
相对善良,在电影中出现的还有各种邪恶。金家欺骗社长夫人的邪恶、陷害前司机与前管
家的邪恶、最后动了杀机的邪恶,还有整个“寄生”概念的邪恶。可这就代表这些人是坏
人?有没有可能,他们也是因为没钱,所以作恶?当基本需求如吃饱喝足都是个问题的时
候,又有多少人有大爱能够兼善天下?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提到,集中营的生还者,多多少
少都带有一种愧疚感。因为能够生还的人,多数都是那种比较奸巧、比较愿意配合施暴者
、比较自私而不愿意用自身资源帮助他人、在他人受到迫害时倾向选择沉默。那些高风亮
节的、那些温暖敦厚的、那些愿意伸出援手的,通常都最先招致施暴者的不满而提早离开
。这些生还者如果从没进过集中营,如果一直在太平盛世,也许一辈子都不用做坏人。好
比金家人,即使没有像朴家有钱,如果社会有足够的资源支持这样的家庭,也许根本用不
着他们去行骗,甚至压迫更底层的前管家。如果可以,金家何尝不想帮助前管家?下雨的
那天,金妈妈还是为管家开了门。她大可不必这么做,可以说她带着集中营生存者的愧疚
,但也许也是一种善良。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弱弱相残?又是什么让他们都变成了坏人?
法官与警察为这个故事写下了结局。在现代法治社会里,金家为他们的欺骗与暴力行为付
出了代价。然而,看似无辜的受害者朴家,真的如此无辜吗?有没有可能,他们也是这个
暴力行为的起因?贫富差距,是电影中连贯的主题,但不同于其他故事,导演没有煽情的
利用贫富差距做悲情的控诉,而是透过金家的视角,在层层递进的剧情中,一次比一次更
深刻感受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下大雨的那夜,金家流离失所,而朴家却还开心
的在让儿子在家里院子露营。朴家多次有意无意的提起金家的穷酸味,到最后朴社长直接
嫌弃的捏起鼻子引爆一切,完美诠释了“贫富差距”为社会造成的代价。贫穷是一种无论
你如何衣冠楚楚都无法掩盖的“味道”,而对于这种“味道”的压迫,正是造成许多社会
问题的根源。善良与邪恶,做好事与做坏事,也许从来都不是一种道德感,而是一种生活
环境造成的幸与不幸。能够善良,是幸运的。而每个犯罪事件背后所谓的邪恶,不只是受
害者的不幸,有时候也是加害者的不幸。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