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那些摆饰并不是他老婆的真正遗物。例如:他老婆曾经有过一把一样的梳子,
他只是去买了一把一样的梳子,假装是他老婆的遗物,然后摆设并烧掉。
“遗物”是买来的,是赝品,是假的。
“老婆”是租来的,是妓女,是假的。
甚至连他的“仇人”和他的“记忆”,统统都是假的。
电影最后他被告知“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复仇了”,可以合理推断他租妓女当老婆
的戏码也不是第一次上演了。
然后他就活在这样“无限循环的恶梦里”,却以为自己的复仇很有意义。
从这个观点来看,你就可以了解他的复仇之旅有多么的“可悲”。
2和3其是一样的东西。
男主和他的“伙伴”曾经有一段对话,二人在讨论记忆的重要性,这段对话实际上
就是本片的核心。
男主知道自己有记忆方面的问题,但他认为这可以靠他的“照片和笔记”来克服。
他认为照片和笔记就是记忆的替代品,不可能欺骗他,因为照片是他照的,笔记也是他写的,
在他的认知里这些是“最客观的事实”。但是他却没想过一个问题:
“在他拍照片和写笔记的当下,他就已经加入了主观判断,甚至已经被旁人影响了!”
自己写的东西却不知道为何而写,已经入住的旅馆却完全不记得...等等。
导演在透过男主的照片和笔记来讨论一些观点:
“记忆真的有意义吗?
你以为的客观事实真的客观吗?
人难道不是经常依赖不可靠的记忆来做决定吗?”
从这个观点来看,你更可以体会男主内心的混乱,以及他行为的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