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美国女孩》不必是“美国女孩”,也能在其中看到自己

楼主: elvayanzimei (想瘦)   2021-12-04 19:33:59
雷文防雷资讯页
~*-*~*-*~*-*~*-*~*-*~*-*~*-*~*-*~*-*~*-*~*-*~*-*~
1.影片名称:美国女孩
2.观影时间:2021/12/04
3.观影地点:梅花影城(片尾字幕有中影难怪场次排爆XD)
4.观影方式:自行购票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部落格图文版:https://pocmovie.com/blog/post/american_girl
电影介绍:
★ 2021东京影展 亚洲未来竞赛单元
★ 第58届金马奖最佳剧情长片等七项大奖提名
最佳剧情长片、最佳新导演、最佳女主角 林嘉欣、最佳女主角 方郁婷、最佳新演员 方
郁婷、最佳原著剧本、最佳摄影
2003年,移民美国五年的莉莉因罹患乳癌,抱病带着两个女儿芳仪、芳安从洛杉矶回到新
店,与疏离多年的丈夫宗辉团聚。芳仪因为中文障碍在班上成绩严重落后,被同学戏称为
“美国女孩”。横冲直撞的她面对母亲生病深感无力,最渴望的就是回到美国。随时担心
癌症恶化的莉莉不能谅解芳仪的各种叛逆行为,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张关系一触即发。在文
化冲突、经济、疾病等压力之下,莉莉与芳仪的冲突节节升高,并在小女儿芳安于SARS期
间被医院隔离时达到高峰。莉莉原本即将分崩离析的家庭,因一场意外的疫情被迫面对彼
此的心结,进而获得重新开始的契机。
---
前阵子金马影展期间,相较于其他影展作品的各有所好,《美国女孩》在我的朋友圈里卷
起了一股口径一致、全面好评的旋风。按捺不住好奇心地我在看完预告片,正式进电影院
看《美国女孩》之前,却始终抱着既期待又怕期望落空,忐忑不安的心情。若我们谈论“
标签”,相比于“美国人”,相信我们的成长环境中都有更多更恶意、更难以启齿的标签
;若我们审视“境遇”,既有的世界一夕之间崩颓,被迫适应另一种生活固然难受,但还
有很多人,看都没看过外面的世界。因此,我相当担心《美国女孩》的主轴,对我而言是
有距离感的,是不足够悲伤的。
而在电影播毕画面转黑,由陈绮贞演唱的主题曲《尽在不言中》缓缓倾泻出之际,我悬著
的心终于放下,我终于确定:《美国女孩》是近几年最触动我的台湾电影。
《美国女孩》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的“节制”。启发自导演自身的生命经验,却并没
有被主观情绪主宰,变成我忧虑中的那种样子,相反地,电影适度的留白,让观众得以投
射自己的个人经验与情感,进而与剧中人物产生共鸣。
摊开《美国女孩》的剧本,其实就是刚出社会的我,以及我们的父母这两代人二、三十年
来的家庭生活缩影。赌气、争执、冲突、释然,从电影的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哪一句
台词、哪一个情节无法似曾相识的对应到我们自身的生活经验?一心想“为孩子准备最好
的”,听到“孩子真正想要的”却立刻拒绝甚至恼怒;老是拿“你们现在”和“我们以前
”相提并论,这样的家庭关系,又怎能不暗潮汹涌?
相对地,当直球屡遭接杀,孩子于是武装起自己,也以最强硬,最无济于事的方法进行反
抗,妹妹的“我就是不喜欢,就是不要吃”,以及姊姊的“买书桌买到变梳妆台”和“我
要回美国”。而除了世代之外,夫妻之间亦然,从对癌症治疗的态度,到对孩子的管教,
到工作与金钱问题,总是会有很多歧异的观点,却无法被耐心理解并展开对话,最终往往
仓促地化为一句:
“难道我在你眼里就这么自私?”
当我们定焦于这些充满代入感的日常,家,似乎是个终日互相厮杀的战场。然而若把焦距
拉远,当视野变得辽阔时,那些日常以外的部分也将映入眼帘。
“我只是觉得,她可以做得更好。”
“这如果已经是她的最好了呢?”
全知的我们,可以看得比剧中角色更多。除了吃圣代,迎接爸爸回家那最好,却也再次因
为妈妈的担忧草草收场的一天外,对家人的关爱,早就一处又一处的展现。在家长会上为
女儿发声的妈妈,把老婆和女儿的愿望放在心上,看着支出费用的爸爸;还有前一秒抱怨
老婆真会挑时间打电话,前一秒还在气女儿就不能理解自己生病,愤恨地丢东西的那些瞬
间,下一秒,又都化为无尽的担忧、抱歉与关爱。
然而一方面是我们真的不知道,一方面也是我们却往往反射性地做出反应,无暇细思那是
否是对方表达关切的方式,深陷于那些互相伤害的螺旋,而忽略、否定了对方的付出,总
是觉得还不够好,觉得可以更好,但这或许已经是现阶段所能做到的“最好”了。
“如果你只是想逃避,那到哪里去都一样。”
“妳以前在美国的时候,不是最讨厌剪 Coupon 了?”而最后,回美国就能一切照旧的“
美国梦”,终究只能是奢望。前阵子我刚好在看一本地志文集《我香港,我街道》,其中
提到人与空间的交互作用,才能造就其独特意义。人生是没有复原键的,不同的人遇上不
同的事物,意义终将不同。《美国女孩》以自身经历作为引子,带出每个人生命中或多或
少都有过,对于家庭关系的质疑与不满。在探讨的过程中,又适切地不把演讲比赛、SARS
,与妹妹归家等预想中的情绪高潮煽情地填满,而是淡淡地留白,静待银幕对面的观者以
自身经历将其补上。不必是“美国女孩”的我们,也都将能在其中,看到我们生命经验的
倒影。
“梁芳安。”
银幕暗下的这一刻,在陈绮贞的歌声中,我似乎变成了迫不及待下楼去的梁芳仪。眼眶里
的泪水终于止不住地打转,一切的一切,尽在不言中。
Btw 书店、电脑课,和马场的三幕真的让我看得好抖好紧张,想说我以前做坏事都很容易
就被抓到了QAQ
另外这算不算是一部另类的台湾健保宣传片(X
作者: salvador1988 (Mr.Owl)   2021-12-04 20:14:00
看到剪coupon本来还想说拿优惠有什么好讨厌的 但查了一下发现那是她们在美国经济没有很宽裕的象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