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s://reurl.cc/1oNkq9
贾选凝:罗卓瑶的影像里,住着唐君毅的灵魂
文/贾选凝
夺得今年金马奖最佳导演的《花果飘零》,被评审形容为“后劲十足”。确实如此,其实
看完电影的当下,我并没有太多触动;甚至在映后QA环节听到远隔重洋的导演罗卓瑶使用
“我们中国人”这样的表达时,还会暗暗揣度:现场的台湾观众听到会觉得不适吗?
https://youtu.be/vm4A4G8um3w
直到第二天去看《时代革命》。完场后,有人痛哭到停不下来,更多来自香港的观众齐声
高喊“光复香港,时代革命”,口号昂扬的尾音落地旋即消失,戏院里的一切都带不走。
走进台北的阴雨时,我却记起《花果飘零》里因“兴中会”起义牺牲而流落香港的亡魂对
伞运少女所说:“不要忘记,不要放弃,充实地生活下去。”
长夜如水的香港,亡魂一直在等船。少女问他要等到何时,他说“船未到,只可以静静等
候。”虽然《花果飘零》的背景是2014年伞运,但这句话也可以献给“时代革命”之后更
多挫败无力乃至迁移流离的人。在罗卓瑶的镜头里,阴阳相隔的前人邂逅今人,钩沉出易
时易地却前仆后继的心志。那个场景所蕴含的力量宽柔而坚定:不要温吞忘记,也不要失
志放弃,充实地生活,耐心地静候——这份自信与自守,其实也是唐君毅在1960年代提出
“花果飘零,灵根自植”时所谈论的精神:“以有其创造性的理想与意志,创造性的实践
,以自作问心无愧之事,而多少有益于自己,于他人……”
https://imgur.com/a/bTwSqkq
久违的散文电影
《花果飘零》和我们近年看到的所有对时局有所回应的香港电影都截然不同,从气质到手
法到视角,它都太独特。
首先它的叙事方式是实验性的,导演罗卓瑶在2016年接受访问时说这部电影里有历史,有
评论,也有想像,“最后成了一个所有事的综合”,她称之为论文式电影(essay film)
——更准确来说是“散文电影”。
整部电影就是一篇创作者(我)用自言自语喃喃编织的影像散文。留学回港的钢琴师Jeff
和回到澳门的“我”,都在故乡彷徨游走。若有若无的人物关系里,交叠了参加伞运的香
港少女和她遇到的反清义士游魂,以及纠缠在“我”思忆里的兄长的幻影。大量手持镜头
,带领观众穿梭于四顾无人的港澳街景,也从历史照片和记忆的缝隙里,展开“我”的诗
意探问:兄长当年为何失踪?家乡何以变幻不见?
罗卓瑶曾在访问中说她是一个“画面为本”的人,所以尽管影片是以很有限的资源与人力
完成,但场面调度一丝不苟。在今年入围金马最佳导演的作品里,《花果飘零》无疑最能
体现“电影的本性”:导演透过摄影机所传递的“多义的美感经验”,让我们看到影像对
现实诗意的介入,和从中自然显现的时间流逝之美。而这种久违的“电影里的文学性”,
你又只能透过大银幕去感受。创作者用传统的手工方式去拍,观众也只能用传统的方式去
看。最佳导演会颁给这一部,想来也是珍视这种回归电影美学特性(写实、非职业演员、
无技巧的画面转换)的创作价值。
金马谢词里的“天德流行境”
不只拍摄手法独特,《花果飘零》更有与当下时代格格不入的“中华”情怀。我看完之后
本能的反应就是:这种情怀放在当下,会不合时宜吗?今天的青年世代听到片中《中国男
儿》、《祖国歌》这些传达百年前先人建构现代中国之热望的“学堂乐歌”时,会作何感
想呢?
导演去连结的那个“中国”,当然不是今天政治意义上的中国,而是牟宗三、唐君毅等新
儒家思想家所论述的“中华文化意识”的精神价值。程兆熊说唐君毅“一生总念花果飘零
”,这也是罗卓瑶《花果飘零》的情感立基。她在金马谢词里表示希望能达到唐君毅所写
的“天德流行境”——而那恰恰是中国哲学追求“尽性立命”正视心境感通的最高道德境
界。
https://imgur.com/a/bTwSqkq
从这样的角度进入《花果飘零》,我们大概就能理解导演为何会让2014年的香港伞运与半
个世纪前的澳门“一二·三事件”乃至百年前“兴中会”的革命信念遥相呼应。如果我们
着眼于此时此地,情感上一定倍觉突兀乃至冲撞,认为这三个历史时空里的抗争是异质的
。但如果跳出当下民族国家狭义的身分框架去看,不同年代的反抗意志里,自然有对“绝
对价值”的共同追求。
那也是唐君毅一生念兹在兹的“情理合一”。在《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补编》里,他认为
“世界会毁坏,我个人也会毁坏……”但他还是相信“世界是有不会毁坏的东西的。”罗
卓瑶在《花果飘零》中试图捕捉的,就是这些“不会毁坏”。
唐君毅的哲学特色是“呈现”而不是“批判”,罗卓瑶的影像也是同样。纯粹的“呈现”
更需要具有超越性的心灵能力,这可能就是《花果飘零》这种电影存在的意义。在金马映
后的QA环节,罗卓瑶和方令正也谈到电影可以“超越物质性的现实”。永恒不毁的事物一
定是“精神的存在”,这与唐君毅看重“超越人我,超越时空”的普遍经验不谋而合。
https://youtu.be/vGQVuyiWHOk
唐君毅一生秉持的原则是“人当是人,中国人当是中国人,现代世界中的中国人,亦当是
现代世界中的中国人。”罗卓瑶也曾在访问中说“我在寻找我们在这个现代世界中的位置
”。海外华人花果飘零最哀切之处,正是精神意义上的流亡无可依归。尽管历经伞运和时
代革命之后,如今多数香港人再无耐心去区辨“中国人”的复杂维度,内心更厌恶拒斥这
个表述,但对所有走上流离命途的人来说,他们的选择,和当年兴中会革命里离乡背井的
亡魂并没有本质不同。
《花果飘零》里拍到杨衢云葬在跑马地的无字墓碑,以及他在中环结志街被清廷暗杀殉难
的纪念牌——那也是香港“本土”历史的一部分,无论今人如何看待,香港在中国近代革
命里的历史地位无法被抹煞。电影里“我”对这些中国革命义士的幽幽追溯看似“不合时
宜”,其实导演是在用前人未竟的意志,告慰今人未走完的路。
唐君毅认为“人在不能自守时,即求他人之代我守其所守。”而罗卓瑶的创作态度则是沉
潜向内的自守——不是像《时代革命》、《少年》等作品那样对现实困局作出直截了当回
应,而是希望从钩沉不同时空的、具有通感的生命经验里,找到安放内心的自守办法。
此时此地,与当年当夕
片中我个人最喜欢的一场戏是少女在伞运里打开天眼,帐篷之外,环绕她身前身后的是所
有滞留在“我城”的不死魂魄。抗争运动成了召唤亡者的场域,因为人与鬼,此时此地和
当年当夕的人,其实是同路人,有一样的悲愤含恨,也有一样的坚定期盼。后来,少女遇
到提皮箱携长伞的义士游魂,娓娓对她讲了半晌革命意志,无非是用另一种方式去表达唐
君毅笔下的心境:“人总要在绝望之境之旁,寻找出一希望,而求有一能逃出绝望之境的
自信心。”
船未到,就只能静候。在过程中能不因漂流各地、沉沦下位而丧志,能充实不虚度地活下
去,就是《花果飘零》藉亡魂之口,所传达的“绝望痛苦之感受中之回头的反省与自觉”
。
https://imgur.com/a/bTwSqkq
某种意义上,这部电影的确是一篇很出色的essay,罗卓瑶的影像里,住着唐君毅的灵魂
。
你或许不认同电影用“中国”去连结港澳的理想和信念,但就如唐君毅所写:“人的痛苦
,只要是公的,则只要加以反省自觉,便必然可以发现出一理想,以为我们之当下现成的
寄托希望与信心之处。”——其实,真正连结1895年广州起义革命者、澳门“一二·三事
件”抗争者、雨伞运动乃至时代革命里香港人的,不是国族身分,而是“为公”的痛苦。
那既是唐君毅哲思所强调的心境感通,也是罗卓瑶电影里具有超越性的生命价值,只用“
华人民主”的框架,显然不能涵盖他们思考的深沉丰厚。
《花果飘零》用一生流亡再未回到俄国的拉赫玛尼诺夫作结,音乐家早已失去现实意义上
的“家乡”,但他的所有乐章里,又都保留着精神深处的家乡。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
时代革命》那样沉痛的纪录,但也需要《花果飘零》这样沉潜的治愈。如果《花果飘零》
能提供一种升华当下处境的有益注脚,那大概就是唐君毅所说:重要的“不在黑暗之不存
在”,而在于化掉黑暗的更持久信守。
作者简介|贾选凝(专栏作家、电影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