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好雷] 《浊水漂流》,露宿无罪,滋扰无理。

楼主: a122239 (Sharp)   2021-11-19 12:47:51
部落格版:https://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405697387
香港九龙通州街天桥下曾经是许多露宿者居住的地方,然而当时正值城市再发展时期,于
是以天桥下为家的露宿者便成了令政府头疼的问题,长期交涉下来并未找到解决办法。时
间来到2012年2月15日,深水埗民政署与食环署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竟与警察携手
将天桥底下40多位露宿者的家当当作是垃圾、废弃物丢置垃圾车,事后多位露宿者在香港
社区组织协会的协助下联合控告政府,谴责政府未依相关条例行事,要求政府道歉并且赔
偿每人三千元。可在历经九个月的官司之后,政府却拒绝道歉,连赔偿都只愿赔偿两千元
,但是政府后来露宿者又重新在天桥底下以木材搭建房屋,却又被前来视察的警察发现枪
械,理所当然的木屋又再度遭到拆除,不得已之下这群露宿者只好转往迁至附近公园。但
是多年来政府依旧不愿放过这些露宿者,不时以扫毒、反犯罪为由去进行“清场”,且都
是毫无预警,于前年亦有11位露宿在通州街公园的露宿者家当遭到,而他们同样与“2012
年通州街清场事件”受害者选择控告政府、要求赔偿。
当年还在就读香港中文大学新闻系的李骏硕,在街清场事件过后以学生记者身分到现场进
行采访,他走近了露宿者的身边、聆听他们的声音、观察他们的处境,后来他将他的所见
所闻、露宿者的故事写成了剧本,完成了这部以露宿者权益为谈论主题的《浊水漂流》。
与上一部将镜头对准跨性别者的作品《翠丝》同样题材皆来自于导演李骏硕求学时期的采
访,内容皆饱含着对社会弱势的关怀,尽他所能的替这些族群发声,只是这一次在《浊水
漂流》里,他反映出了更多社会边缘角落的真实面貌,不论好的那面还是坏的这面,他都
选择让更多人去看见,哪怕观众看了这些露宿者的生活以后心想活该多过于同情或是替他
们愤恨不平,可导演李骏硕依然想让观众认识他们更多不同的面向,进而去完整这个无法
单以“露宿者”三个字就被理解完全的群体。他们是勇于捍卫自己尊严的斗士,却也是酒
精与毒品成瘾的瘾君子;他们的行动是为露宿者权益带来被看见的曙光,可他们却抱着不
怀好意让“自己人”继续沈沦堕落。存在于行动与心态上的矛盾,都被放进了电影里,《
浊水漂流》因此比类似题材的《麦路人》再多了份真实感。
“他们只想问我为何吸白粉、为何坐牢、为何露宿街头,只想用悲惨的故事来博取同情,
赚得收视率。”
每个人都有成为麦路人的不得已,也有栖身在天桥底下成为露宿者的原因,可能是生活所
逼、可能是被社会拒绝、也可能是在这座城市中迷失自己,辉哥、老爷、陈妹、大胜、兰
姑还有后来的木仔,导演李骏硕简单谈到了他们的背景,即使后来并没有再有更深的着墨
,不过这已足以成为一个个故事、一个个成为能“利用”与“被利用”的故事。清场事件
之前,大众对于他们只有不了解、或是存著像是街友那样的刻板印象,而在清场事件之后
,经过社工何姑娘的帮忙,这件事情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刻意挑选、编撰的新闻渲染,
让辉哥等人和“可怜”被划上了等号,于是来自各地、各领域的同情逐渐往天桥下聚拢,
只是现实的是,他们的事就与每天都会有的新闻事件一样,热潮过了、话题没了就又都散
了。好似这个导演李骏硕想要让大众关注的议题,就真的与电影里的情节那样,永远会是
长期的社会问题、却仅有办法得到短暂的注目,到头来这些像是有但又好像没有的“悲惨
故事”,也好像有但又好像没有成功让露宿者得到什么、改变什么。
“妳知不知道为什么每个人出狱我们都要请他吃第一餐?”
“为什么?”
因为他们想要拉他下水,不想要让他重新做人。这里的“第一餐”当然并不是单纯的指饭
或面,而是毒品。理论上,能够看见曾经一起堕落的朋友、伙伴决定改过自新是令人开心
的事,又怎么会去阻止他、扯他后腿?基于这点如窃喜般的“善意”,加上电影呈现在观
众眼前的他们的日常,都中和了你我因为台面所见而生的同情,只不过同样的,观众假使
为了这事想去责备他们,却也会在想到他们受到的不合理对待之后而就算了。因为坦白来
讲,如果今天政府没有出手清场,也许哪一天露宿者们也会因为自己而被逮捕、或是人生
退场,若是真是这样,那就无话可说,但今天政府却以近乎暴力的强硬态度驱离他们,政
府就成了加害者。从政府有错到其实露宿者亦有许多问题的看法上的转换,让人能够站在
更加客观理性的角度来看、去思考,是《浊水漂流》做的很成功的一点。
“一句道歉那么重要吗?”
接着回到剧情本身,当何姑娘陪着众人去对政府提告,也陪着他们听政府的回应,政府拒
绝道歉但愿意赔偿一人两千元,这样的结果不是最好,可对许多人来说却还可以接受,毕
竟他们以现在自身的条件,要如何去赚到那两千元?况且要是继续争,最后搞不好连两千
元都没有,但辉哥却是坚持拒绝,甚至到了最后只剩下他一人不愿对这结果妥协。一句道
歉真有那么重要?我们不是辉哥无法理解,就像大胜等人始终摸不透辉哥在想什么,得到
了道歉然后呢?会比较舒坦吗?还是会对现况造成什么影响吗?会或不会恐怕都只有辉哥
知道。看着众人纷纷离他而去,只剩辉哥一人继续独守木屋,昔日热闹不在只剩寂寞的落
差让人惆怅,那么你说他为何这么执著于政府的一句道歉,搞到自己众叛亲离?我想,这
不仅是他想捍卫的尊严,更是他在儿子过世、不晓得未来在哪后,能够支撑住他、让他还
有个目标可以追的仅存动力。但我也想,会不会当他真的获得了政府的道歉之后、失去这
个支撑之后,他会像从越战后流亡来港的老爷一样,在何姑娘的帮助下见到了挂念多年的
儿子一面,是终于圆满了他多年来的愿望,可却也再无对这世界牵挂,辛苦活着没有了意
义,于是选择投河自尽。其实何姑娘无须歉疚,她是站在他们这边,但永远不会是他们这
边的人,她的帮忙只是帮忙,然对露宿者们而言,或许会是一次的从梦清醒,梦圆了,亦
就不需再做梦了。
导演李骏硕在解构这香港政府与整个社会都必须关注的问题时,悄悄透过情节上的编排来
形成上与下的阶层关系,来使电影带给观众的感受能够更深刻。从引发事件开端的政府清
场开始,到后来新闻事件发酵后的各界援助、甚至连社工何姑娘的善意帮忙,每一刻、每
一个人无不是给予观众露宿者就是属于底层的感觉,不管是被驱离还是被帮助,他们始终
都只能是处于被动的承受,这种无能为力感在整部电影里蔓延。一句“深水埗是给穷人居
住的”听来心酸,在尚未开发之前深水埗没有明显阶级划分,穷人在深水埗可以是多数的
顶层,但如今进入再发展时期,高楼一栋一栋的盖,可是没有一栋会是他们的家。导演李
骏硕无力去改变这现实,然而他可以让他们尝过一次位处顶端的滋味,那夜辉哥与木仔两
人闯进还在兴建的大楼,他们爬到了最顶楼、站在了高架上,痛快的朝着下方解放,这是
辉哥第一次俯瞰地面,这一刻他不再是居无定所的露宿者,惟遗憾的是,白天总会到来,
他终究还是得回到地面,继续被现实狠狠搧好几个耳光。
“露宿无罪,滋扰无理。”
《浊水漂流》是部相对来说不怎么讨喜的电影,确实导演李骏硕很真实的反映了香港社会
街头景色,可惜它的沉重容易让观众感到沉闷,加上电影本身节奏步调缓慢,题材又相对
台湾观众是远一些的,尽量减少狗血剧情,尽量再多一点真实情节,都会影响观众对这部
电影的想法。对我来讲,《浊水漂流》是部很好的剧本,基于真实事件的改编都很有可看
性,但就是不晓得为什么总觉得叙事上稍微松散了些,角色的处理也有着不足,当然并不
是说必须要给每个登场角色完整故事,而是能让观众理解这个角色或者一段关系的点,电
影多数时间分给了辉哥还有老爷,对于其他角色所知甚少,例如木仔以及陈妹。前者是登
场时间很多,可他的来去放在这里看就像是一种功能性的安排而已,而后者戏分少到成为
群体里的边缘人,我完全找不到能让这个角色的饰演者李丽珍以此入围金马奖的理由。
尽管如此,我还是满喜欢《浊水漂流》的,从露宿者权益所衍生、或是本来就藏于背后的
诸多问题,都让电影存在着很大的思考空间,贴合剧情的配乐也把人带进情绪里,而电影
的中心人物辉哥,在吴镇宇的强大表演下,不是靠着化妆而是靠着气质成功说服了观众这
个角色的成立,并且成为了推动《浊水漂流》的动力,能再一次的入围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是实至名归,本来我个人是把票投给《缉魂》的张震,但在看完《浊水漂流》后想法变了
,很看好吴镇宇二度封帝。至于双双提名最佳男配角的谢君豪和柯炜林,前者饰演的老爷
是整部电影的关键转折,后者饰演的木仔则带给男主角辉哥影响,一个话多一个话少,看
谢君豪会让人动容,而看柯炜林则会让人惊艳,两个人各有得奖场,不过两者相比之下角
色内容更完整的老爷胜算应该更高。
以12项提名数成为本届金马奖入围赢家的《浊水漂流》,满看好它会得到最佳男主角、男
配角、改编剧本与原创电影音乐、原创电影歌曲这五项。最佳剧情片的部分即使导演李骏
硕反映出了真实、带到了香港社会议题,但能带给观众更多共感的《美国女孩》更有机会
,最佳导演似乎怎么看都会是钟孟宏以《瀑布》三度获奖,不然就是《花果飘零》的罗卓
瑶;造型设计部分应是《缉魂》与《月老》二选一、由黄衍仁包办词曲创作还有演唱的同
名歌曲《浊水漂流》是五首入围歌曲中最贴合剧情的;最佳摄影与最佳剪辑私心投给《瀑
布》与《少年》,这些都只是预测,一切都还是要等到金马奖颁奖典礼才会知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