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倒楣性爱和疯狂A片》-群众力量的敢曝

楼主: plurrr (ss)   2021-10-11 19:47:01
本片院线上映中
雷文防雷资讯页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https://reurl.cc/1oG3KG 刊登于方格子的图文并茂版
就像买票的时候跟票口的阿姨说要买什么A片,但有些害羞怕被误会又补了一句是“倒楣A
片”啦,这样地显露展现粗俗的不纯粹, 而且是把原本的A片加了一个反意来合理化这是
一部电影,不是A片(是阿没错,真实就真的只是如同表面那样子而已),不是在自打嘴
巴?如同想像著一部台湾“艺术电影”展示著昔日韩粉的庶民骄傲一般,身为同是创作者
的心理OS:真的要这样吗 ?算是还熟悉本片导演哈督裘德(Radu Jude)的创作历程,抱着
像是看着他修成正果(得了金熊奖),看完却有一些些失望。那或许是自己认为的艺术性
是那样不是这样,因为没有很喜欢第三段那样太过刻意的喜剧形式,甚至是结尾那样有点
B级片感。一直会想很久以前起第一次看《新空房禁地》抱怨:“啥?一直喷血,这也是
经典?”然后朋友就接着说,这才是cult film的真髓啊。ㄧ直觉得自己太ㄍㄧㄥ,所以
觉得艺术性强一点的片子,一定要像《追拿吉普赛》(Aferim!)那种在fine art 概念
性框架的工整中展现群众的粗俗才是一种高妙手段,而非仅仅在喜剧形式的政治不正确的
安全界限中火力全开,尽情嘲讽。
几乎可以确定裘德(Radu Jude)骄傲地展现罗马尼亚民众的野蛮已经是他美学化的契机(
注1),特别喜欢本片第一段(伪)纪录片形式的影像的颗粒噪声与随性和游移感,路人
演员的事件虽然是刻意安排的,却也蛮自然的融合在写实的背景跟真的路人中,如此看来
是随机偶发的状态。
第二段当代录像的呈现方式,罗马尼亚民族主义关键字用类似抖音或是IG限动的一视同仁
的民主感浏览,无非会想到Zizek(齐泽克)可能会说,民族主义是最淫荡的色情片,这
类描述在群众暴力与私密影片之间的政治性连结。但如果只是在符号、意义和意识形态中
打转,觉得是有点old school的东西了。
第三段喜剧剧场感是熟悉的裘德(Radu Jude)作品喜欢在电影中安插对话,甚至是喇赛的
辩证方式,政治立场如《罗马尼亚野蛮史》思想进步的自由派女导演与保守的民族主义的
群众之间的对峙,而真相往往不是越辨越明,只是越描越黑。垃圾话连发,最后崩毁,这
些都符合裘德(Radu Jude)作品的姿态,只是在《追拿吉普赛》与《罗马尼亚野蛮史》我
在意的是他再现的历史框架,而本片是导演对于,一位老师上传自拍影片而遭到解职的新
闻事件产生好奇。再现的是事件本身,与其中现代网络资讯生活的表现;乃至于第三段回
到导演最喜欢的,知识分子与一般民众对于在各项社会议题中显露出的“罗马尼亚性格”
,如总是三不五时提到迫害吉普赛人,与犹太人屠杀等等跟当代社会议题的关联性。但依
照剧情,最终必须给出:老师是否要被迫离职的答案。所以电影中好像也只能提供三段结
局,如此有点理所当然的处理方式。
“我们不在乎,我们就是我们。”套用在韩粉身上也可以成立的罗马尼牙民众,群众力量
的敢曝(Camp)(注2),有趣的是在于像是《罗马尼亚野蛮史》为了准备再现历史剧场
的那些素人临演,《倒楣性爱和疯狂A片》依旧遍布著临演感,包含第二段采用部分网络
(迷因)影片的真正临演,意味着从如何再现真实的民众,到真正碰触真实的罗马尼亚之
间,导演在只有一个萤幕的电影场域选择了三种不同形式来依序呈现,如同电影介绍中导
演透露他觉得艺术性有时候在于是画作过程中的素描,而不是最后画作本身。不过我只是
在想如果电影变成美术馆那种多频道录像展示的方式,会不会更好。
注1.
关于“野蛮”的部分,有兴趣者,请见笔者之前写的《罗马尼亚野蛮史》的观后想
法,就不在本文赘述。(连结如下https://blog.xuite.net/notfind/wretch/585726043

注2.
关于Camp 这个词,可见网络文章
https://edumovie.culture.tw/activities_info.php?id=467,这里的“群众力量的Camp
”跟酷儿文化较无关联,只是看到本片展现的罗马尼亚群众样貌自然想到这个词,藉予运
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