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金马奖入围名单公布后
最让人感到惊喜及好奇的作品莫过于仅入围最佳导演一项的作品 罗卓瑶《花果飘零》
此次也是罗卓瑶第五次入围金马奖最佳导演 前四次分别为
1990年《爱在他乡的季节》
1993年《秋月》
1996年《浮生》
2009年《如梦》
据入围记者会后金马执委会执行长 闻天祥 描述此作品的说法
(转自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https://bit.ly/3oAuAU2)
“《花果飘零》仅入围导演奖项,而此片是用非常低本的方式拍摄,涵盖澳洲、澳门、香
港等地,罗卓瑶用非常诗意的方式,讲述历史、现实,其抒情风格带有独特形式,在今年
的参赛作品中独树一格。但《花果飘零》在制作上的某些限制,在技术性的项目较为吃亏
,不过全片展现出的导演能力与视野,深受评审肯定与佩服。”
而我也查了一下此片的相关资料 几乎可以说非常神秘
仅在一篇新加玻杂志的2017年专访上有看到罗卓瑶讲述关于这部作品的说法
http://21gmag.com/zh-hant/clara-law/ (仅撷取关于《花果飘零》的内容)
…要拍那样的电影,愈来愈难。我在一个电影辉煌年代长大,现在已不同于当年。因为影
坛已经被美国片殖民化,现在的好电影和以前让我看了很满足的很不一样。大概会愈来愈
难找投资商,要申请辅助金也要看哪个国家。我们刚移居澳洲时,还可能得到一些支持,
现在根本不可能。但与此同时,科技让我们可以用很少钱很少人完成一件事。我可以证明
,因为我们刚完成了一部电影。
我和方令正…他是我的伴侣,也是我的监制、编剧,现在还成为我的摄影师。我们自己带
摄影器材,带着很小很小的剧组,完成了一部长片。在澳门和香港拍摄,回到澳洲在家里
弄了个studio,从零开始到完成,用非常少的钱,但凭借很多很多活力和热情。现在已经
可以这样了,这是年轻一代电影人可以思考和尝试的。
谈谈完成《花果飘零》的过程。
《花果飘零》 其实来自一位中国哲学家一篇在60年代写的文章,他说华人遍布全世界,
就像花果飘零。香港发生雨伞运动时我们不在香港,但我们感受到年轻世代的绝望、热情
和那团火,这不是关于那场运动,而是我们都在挣扎,就是这样的过程让我们意识到作为
人类对自由和民主的追求。这是人权和自由,人类最基本的需要。这不只是华人,全世界
到处都在发生。
我们知道不可能找得到有钱而且有心要做的人投资,又觉得科技已经发展到我们其实可以
拿着很小的摄像机,没有打灯也可以捕捉到美丽的影像。 这是一场我们觉得成功的实验
。我来新加坡之前刚完成,比我一般上拍电影的时间更长,但我觉得值得。从资料蒐集到
实践到最后成品,对我来说是一个学习过程。尤其我不是技术方面的人,Eddie解决了很
多这方面的问题。下一部电影如果找不到资金,我们还是可以继续这么做。没问题的,别
担心,没有阻止得了我们。
电影发行方面呢?
这是我们现在要克服的终极障碍,我们已经克服了那么多障碍,这是最后关卡。希望可以
参加电影节,再从那里开始。电影会有自己的生命的,虽然我们不知道会怎样,但它总会
找到自己的道路。
《花果飘零》回到很原始像学生一样拍电影的状态。现在在体力、精力上肯定不及从前,
怎么支撑?
很奇怪的,拍的时候就忘记了。我对自己也感到很意外。我那么习惯正常的制作,比如你
会有导演椅,有大monitor,有很多人帮你。我们拍《花》的时候,在香港只有我和方令
正,还有他的老友记在制作上帮我们协调一些事情,非常简单。只有个助手,但他有时来
不了;有位收音,他有时也来不了,哈哈!我没有椅子坐也没有人递水给我,但我可以站
著拍6小时。
当你有这样的意志力,当你想去做的时候,它就会发生。当然之后你可能‘死咁滞啦’,
但是在那个时候你就是一直继续 ,没问题的。
回到墨尔本之后,我们在自己的studio继续做,很多时候做到晚上10点也不肯去吃饭,没
有人踢我们走嘛,做到大家说不可以了,这样下去会死的!后来改了一点点,但起码做到
9点多才去吃饭,第二天又继续做。
照专访内容来看 此部的剧组人员非常之少
罗卓瑶为导演 也可能身兼编剧
而其伴侣方令正(香港知名导演 执导作品包括《唐朝豪放女》《川岛芳子》)
为此部监制、编剧、摄影师
而专访内容提到的此部作品的原型应为中国哲学家唐君毅于1974年的著作
《说中华民族之花果飘零》
影迷想一睹为快此部的内容 大概也要等金马官方放上此部的预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