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马克思小姐 Miss Marx (2020 意大利&比利时)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21-08-23 14:36:12
去年在威尼斯影展颇好评、如今到美国烂番茄手上只有 40%的传记片《马克思小姐》Miss Marx ,由意大利导演编导、拍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的小女儿故事、竟找大银幕睽违已久英国女星 Romola Garai 演出、还全片 99%讲英语?这作法是对的,因为卡尔马克思的儿女中,最小的 Eleanor "Tussy" Marx 就是他 1849 搬到伦敦后 1855 才生的,在伦敦过一生根本算个英国人。由于两个姊姊都比 Tussy大十岁左右,因此她在姊姊们成年后就成为父亲钟爱的小女儿、父亲长年撰写的《资本论》可说跟她一起长大、直到父亲过世时都没结婚的她亦得真传成为社会主义改革家!
https://fr.web.img2.acsta.net/pictures/20/09/01/11/38/0635490.jpg
老马的大龄闺女出洞了
本片开场是 1883 马克思去世时、从 Tussy为父亲葬礼致词开始、一路撷取几个特定年份谈到她死去的 1898 年。这样算算看,她死时才 43 岁、她陪伴父亲到了 28 岁,虽然说好听是沐浴父亲学说 28 年、但其实也是照顾父亲到 28 岁、以那时代来说此时还没出嫁已算老处女!开场葬礼致词她提了“爸爸、妈妈、姊姊珍妮”三人,对对年表就知三人是在 1881-1883相继过世的,理应对她来说是一连串沈重打击?但看 Romola Garai 演起这段致词戏,轻松促狭炒热气氛不要太哀戚、甚至当天就看上个男人还准备直接去开趴 XD 难道父母双亡对她是个解脱吗?
看这老小姐老爸一死马上找男人 XD 真令人好奇她饥渴多久了?电影进展下去会不经意地提到她“曾和一位年长男士交心却没有结果”,查查就知那位男士名叫 Prosper-Olivier Lissagaray 是巴黎公社成员和她相差 17 岁,她从 17 岁开始相恋但长年被父亲反对!于是孝顺的 Tussy就这样蹉跎多年和这位男士无疾而终了,当个孝顺女儿照料老母再照料老父、还帮病重的大姐带几年孩子、甚至马克思晚年手稿档案也都顺理成章交付她典藏、她在本片开始的姿态也处处笑脸迎人行礼如仪当个好女儿... 但是否她内心早已蠢蠢欲动、只是沈潜隐忍等著父母快死我终能自由呢?
这种问题问每个女儿都没人会承认、本片 Tussy也是满嘴好听话声称陪伴父母一生能得真传是我的福气、但到了处置已逝大姐的儿子时这张笑脸慢慢撑不住演不下去了:她很疼爱这位外甥、外甥也把她当母亲在敬爱,反之外甥对他自己的生父就不想多说、她对这位生父平常也没啥好话... 但当自己好不容易等到父亲死了马上交个男友后、却一直连哄带骗说尽好听话把外甥往他生父那边推?讲白一点,本姑娘 28 岁一把年纪终于自由了、要把握韶光补修一直被退选的爱情学分、同时还有好多父亲的著作与事业都到我手上了、当然要过(未来人称的)顶客族生活挥洒我人生!
我们现代人都知道,女人别因为自己年纪大了就病急乱投医,若带着将就眼光随便找个男人嫁了,只会把自己陷入无尽深渊呀!只可惜那年代 Tussy已算是女性意识顶尖了、也没其他更前瞻者有能力提醒她拉她一把。旁人如家族密友恩格斯叔叔能给的建议、不外就像父亲马克思过去爱提的“这个男人靠不住”云云,她恐怕只觉得又是一次父权规训限制我人生选择?但她恐怕振振有词地心想“叔叔放心”我是新女性、只要爱情不生孩子就没物质的枷锁,尤其两位姊姊早就耳提面命“别进入婚姻”好好冲事业、我未来没有婚嫁只是同居就像叔叔您此生一样呀 XD
https://www.sicilymag.it/wp-content/uploads/2020/10/Miss-Marx2-scaled.jpg
后马克思同道们众生相
总之一个从没谈成过一场恋爱、却又从小跟父亲学习经典读了很多神圣爱情的大龄单身女郎、这爱情说什么就是要定了!然而这段爱情将成为一个不可自拔的漩涡把她一路拖下去... 本片谈 Tussy 1883-1898的十五年生涯,既是一部谈病态关系的爱情片、也是一部谈社会改革的政治片、同时也是一部谈后马克思时期社会主义圈的人物考古片,看似纷杂却精准照着年份来的片片段段大致可分为三线:(1) 事业线,Tussy 去美国在英国考察各种工人阶级状况尤其专攻妇幼福利;(2) 爱情线,Tussy 和同居情人 Edward Aveling 的虐恋;(3) 考古线,许多马克思家族友人的后话。
事业线,深得马克思真传的 Tussy,虽然不像父亲是世界第一理论大师,但她自小耳濡目染对父亲理论十分熟稔,不但生在英国的英语才能能帮父亲翻译资本论、自己也以专业翻译家之姿有固定收入、翻译很多易卜生剧作之余自己也改编一次妇女解放剧《玩偶之家》伦敦版!她一方面继任著父亲与叔叔一生考察的“工人阶级状况”而将田野拓进到美国,另一方面在英国继续考察工厂环境更自开童工与妇女福利的专攻,而且从小学数学比壮年才学数学的父亲更加掌握量化工具,跟工厂谈起人均面积物理环境通风效率等劳工查核都引证历历数字说话,已站在父亲肩膀更上一层!
爱情线,这一路社会主义改革事业,当然都牵着同居情人 Edward Aveling 一起甜蜜奋斗,从本片开场 1883 结识他不久马上接到 1885 美国考察之旅,对 Tussy来说是改革事业前进新大陆,但对 Edward 来说更像是浪漫洒花的蜜月旅行?结果洒的花竟厚著脸皮报公帐 XD 社会主义联盟都瞪大了眼。看来尽管 Tussy继承父亲的马克思主义志业是一场“唯物”奋战,但同居人 Edward 只是满口理想与浪漫其实对物质家计不屑一顾,于是不停铺张花钱把 Tussy遗产与财产一次次败光,晚年甚至败到 Tussy都不知道的地方,但圈内友人声声批判时 Tussy却委曲求全一直捍卫情人。
考古线,从老马 Karl 到小马 Tussy的许多英国社会主义圈亲友也有亮相!他们乍看是来劝 Tussy摆脱烂桃花,但其实他们自己各自晚景也令 Tussy一惊:南非土地正义与女权运动家 Olive Schreiner,年轻和她一起与两个男人波希米亚,没几年已在妻职内被操磨殆尽,别说理论写作了一年连一本书都难读完;二姐夫 Paul Lafargue过去是社会运动家与理论作家,看见年轻奋斗到年长都没改变欧洲,只叹“社会主义已死”其实才没死只是你累了;反倒本来当人妻养小孩的二姐,小孩死了丈夫累了轮到她自己置产开孤儿院做社会事业;不过真刺痛点的还是爸爸与叔叔的除魅:
https://br.web.img3.acsta.net/videothumbnails/20/07/31/19/53/0341297.jpg
马恩两大师的不为人道
父辈线,直指共产主义两大神主牌马克思与恩格斯!马克思就算在本片已死,还是会透过 Tussy的童年回忆视角挖出来 XD 说实话 Tussy偶尔想起的童年回忆中,父亲最常出现的姿态是什么?不外就是自己以旺盛求知欲打破砂锅问到底时,父亲若不想回答就只是叼著雪茄回头笑一笑,这和同样大胡子的恩格斯叔叔和 Tussy讨论问题不想回答时的“转头笑笑”身影似曾相识呀 XD 虽说两老奋斗一生的共产主义理论奠基在“辩证唯物论”,但小女生真的学他们格物到底辩证到底时,他们还是有一堵“到此为止”别再多说的完美高墙,保护的恐怕是德高望重男人绝不能失的面子:
女仆线,直指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历史丑闻,是 1962 年社会史学界爆出但被质疑证据不足而仍争议中的“私生子”事件!事主是先服侍马克思一生直到他过世、再转服侍恩格斯一生直到她自己过世的女仆 Helene Demuth!这位 Helene 在本片开场的老马葬礼时,她与 Tussy平起平坐的姿态看似是社会主义知识份子家庭理想的主仆关系、她过去每晚陪老马下棋今晚则和小马 Tussy下棋又喝酒、甚至抽起看来本来只有老马在抽的雪茄... 这根雪茄到底是在说主仆的“平起平坐”还是在说女性的“终于自由”呢?本片继续往前挖,那她自养一生不多说一句的无父儿子 Frederick:
兄弟线,这位工匠小哥 Frederick,就是恩格斯叔叔名字 Friedrich的英文版,要说这两人毫无关系打死都没人相信 XD 于是 Tussy每次满脸堆笑去拜见恩叔叔、顺便下楼探望女仆好友 Helene Demuth时、都不忘问候一下“Frederick 最近怎样”、谈著谈著就爆气起来“恩叔叔竟不认他养他”、反倒人家母亲 Helene 看她打抱不平自己只是默默不语... 是否 Tussy总是要搞很戏剧化的“打抱不平”都是演给自己看?而 Helene 看她演这么用力也不忍戳破?直到 1895 恩格斯临死前 Tussy终于要去求个“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了,有心理准备但最不愿听到的生父名字竟是...(!)
https://darumaview.it/wp-content/uploads/2020/09/miss-marx-recensione-film-03.jpg
社会主义者的表里不一
本片在此切入幸灾乐祸的庞克摇滚配乐,配着 Romala Garai 哭天喊地仿佛“这不是肯德基”的喜剧演技,我们都知此片有意创造一种高反差:在写实平静的传统古装对戏台词下、在复古考究的时代美术设计下、编导 Susanna Nicchiarelli 硬是不按牌理出牌搞了两种宛如乱入的高反差配乐:一系是 19 世纪古典钢琴曲目的全新配器促狭改编、一系是声嘶力竭快要疯掉的当代庞克摇滚乐,两种配乐的使用时机都在平日行礼如仪水波不兴下、突然有个不堪入目的真相或不为人道的顿悟时,钢琴改编乐的骤下是徬徨不安犹强自抑制、庞克摇滚乐的骤下则濒临崩溃“我受够了”!
这种高反差配乐,查查影评就知反应很两极甚至常被嫌“不知所云”,但也许它要表达的就是种“水波不兴 vs 暗潮汹涌”的表里不一之对比。本片故事里有哪些事情表里不一呢?首先是马恩两老,表面唯物辩证阶级平等精神恋爱完美家庭,其实背地不是不堪入目就是帮粉饰太平,至于哪个是事主哪个帮粉饰就随人解读;其次是社会主义同道男人们,他们振振有辞高谈改革理想,但有人其实对脚踏实地的第一线田野兴趣缺缺、有人则若此生没改革成功就觉浪费了一生、仿佛改革对自己的“功成名就”还比对工人阶级的实质改善更重要 XD 当然表面都要高风亮节啥也不呢说。
比较残酷的倒是 Tussy自己,尤其是她对爱情的非理性执迷,完全悖离她自小习得长大实践的社会主义物质理念:我们是社会主义者站在劳工这一边,结果情人每天铺张奢华完全是资产阶级味、但情人对自己砸钱搞浪漫自己还不也是乐呵呵;我自小学数学比半路学起的老爸还更能量化分析、结果记起帐来总是有块不可说的财务缺口,总推说是“我家那口子对钱没概念”、但他砸钱浪漫有一块不是花在妳身上却又花到哪去了 (!);这烂男人不只花自己钱还出去到处借钱令天怒人怨,但债主们不告诉 Tussy、Tussy 也有默契不多问、保得男人若无其事光鲜回家吃定妳心照不宣?
也许这已沦入一种我们当代都不陌生的“嫁鸡随鸡”情结,虽然 Tussy不是婚姻而是同居,但也与这位一切注重光鲜表面从来碰不到深度现实的 Edward Aveling 绑在一起再也分不开:Edward花天酒地到处借钱无底线、吃定即使负债累累圈内友人看在 Tussy面上还是会继续借;Edward会耍消失两个月没消息、回来后若无其事谈情说笑吃定 Tussy不多问;Edward会不听劝告一直菸酒伤害自己身体、但他知道身体受多少伤都有 Tussy会默默照顾;Edward在外养了女人已多年还是用 Tussy的钱在养、但吃定小三需要钱不会去找她、也吃定她爱我顾我不会去挖掘...
https://www.kino-teatr.ru/movie/kadr/146343/1018332.jpg
女权先锋竟碰上烂桃花
说到底,这一切烂男人对担待女人的“吃定”是基于什么本钱呢?以一般“嫁鸡随鸡”女人来说是现实的经济问题,女人没收入就只能跟定男人求存活;但对都是自己在赚钱还给情人花的 1890s女权先锋 Tussy来说,也许她苦苦巴著不放的还是个“浪漫爱情”:是那她从小就被爸爸留在身边当助理又当女佣、照顾爸爸妈妈与亡姊幼子都没自己生活、连唯一一场曾经可能的恋爱都被爸爸横加阻挠下、等爸爸终于死了觉得自己终于自由后、老小姐走出家门第一眼看见就紧紧抓住死不放手的“偏执爱情”!我都年纪一把了,此生就这男人了,难道还要面对现实毅然割舍吗?
“面对现实”是马克思主义者秉持唯物史观的最重要精神脊骨,绝不像老马年轻时对战的“乌托邦社会主义”那般高谈阔论净打高空,但看本片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情人 Edward Aveling 谈起社会理想其实就是那个样 XD 谁知知性学术上最得老马真传亦脚踏实地贡献改革的 Tussy、转头自己家庭人生竟变成了“不敢面对”现实的感性小女人?难道正如她改编《玩偶之家》所写的台词“不过就是从一个男人手中交给另一个男人”般、不过就是从马克思的父亲牢笼转进了 Edward Aveling 的同居人牢笼?
真要说牢笼,物质上没人能够强迫自有事业的 Tussy,但这是个令她乖乖走入的心理牢笼。而这读了再多书赚了再多钱都仍对男人唯唯诺诺的屈从讨好,恐怕还来自一个女孩的童年成长人格养成,等电影接近尾声 Tussy才会百般不愿地嗫嚅道来:“自小父亲说什么、我就应什么,尽管他让我畅所欲言,但我不喜欢说出令他不肯定的话,不想看见他皱起的眉头”而恐怕更想看见他欣慰的微笑。这“欣慰的微笑”,本片在回忆中给了马克思一个镜头、在现在线给了恩格斯一个镜头,仿佛“女儿乖乖”或“贤姪乖乖”摸摸妳的头,令 Tussy的务实理性与自主声音全部缩回去。
本片 Tussy先愤怒于恩格斯叔叔的形象壁垒、再痛心于马克思爸爸的形象崩溃、接着眼看社会主义圈内男人一个个双手一摊、工厂改革一堆男人高谈阔论却消极行动;最后面对自己情人只重表面毫无踏实、背后做多少烂事回家都云淡风轻、不但都拿自己钱去花天酒地、还吃定自己委曲求全话到口上都会默默缩回去?这样明知真理却不愿面对的自我压抑、女性经济独立事业独立了仍难逃那心理制约,最后什么才能解放 Tussy摆脱这“口嫌体正直”让分裂的意识归一?也许,还要本片最后一管从来不碰的鸦片烟、一剂犒赏自己的用药、与一曲“我受够了”的狂舞吧?
https://www.fest.rs/upload/images/zoom/gospodjica_marks_03.jpg
独立女性仍陷心理牢笼
欣赏这部《马克思小姐》,我不禁联想到了另外两部片:第一部当然是前几年德法合拍找德国演员演的《马克思:时代青年》,那片可是拍热血的社会主义叛逆青年,手牵手踏上共产主义理论实践的旅程开花结果,全片可说是一部让广大观众入口即化的共产主义 ABC,而且最后还用鲍伯迪伦电影将小马遗绪继续带进二十世纪世界烽火呢!相较之下,《马克思小姐》既是站在前人肩膀上延续描绘了更多共产主义实践、却又描绘了这些共产主义先驱们在理论外的实践盲点,不但他们的平等正义与诚实理想不及于自己家户、甚至他们的“唯物辩证”精神亦表里不一无法身体力行。
我想到的第二片,则是同为英国片同样有英国甜心主演的渣男片《名媛教育》,当年的风流渣男 Peter Sarsgaard和这片的文艺渣男 Patrick Kennedy青春俊美风度翩翩不分轩轾,总令女人纵有才气实力又自命独立自主仍然不爱上也难 XD 只是当年那片以小三为主视角、如今这片倒以正宫为主视角了(就且算没婚约但有同居的 Tussy是个“正宫”罢)。两片同样有个令当代观众疑惑的“为什么不离开他”问题,两相比较下《名》片还有个女人没收入只能“嫁鸡随鸡”的简单解,而《马》片女人有工作有财产是女权先锋竟也陷同样悲剧?那恐怕就是更根深蒂固的心理难关了。
默默又想到第三片,看似不相干的超级英雄类型《黑寡妇》:女人明明已经有实力有拳头可以抵抗宰制我的父权了,为什么拳头挥到一半还是硬生生地缩回去?仿佛在脑中已被植入“芯片”般一看到男性就被“制约”?谈回《马克思小姐》那令人唏嘘的结局,这结局毕竟是有史实基础的,史实 Tussy就是在这年 1898 知道丈夫拿自己钱在外外遇多年后,才派女仆去买了毒药回来再送回收据时偷偷自杀;而本片给她死亡史实上外加的,竟是一管史实未必有的鸦片烟、一场终于面对心底压抑心声的狂舞、与一件自主迎接人生大事的大花衣服与自信笑容?也许这就是编导的温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tiRmoQEi6A
唯物主义者别纠结面子
《马克思小姐》尽管偶有打破第四道墙为观众上一点共产主义 ABC,但那与其说是教育观众学习共产主义有多棒、还不如说是让观众听听其言观观其行看他们自己实践了多少。本片毫无疑问是部女权电影,这里的男人不论是正直还是狡猾、不论是诚实还是说谎、不论在公领域有多大贡献,在他们私领域里对他们来说光鲜荣耀的“面子”都比脚踏实地的里子更重要。这“面子”问题造成了种种失落与崩溃、在物质上或交棒女人或倚赖女人,但新女性接手的物质照顾是自我实践还是心理牢笼?女人含辛茹苦的浪漫大爱是否也是种“面子”、欺瞒的却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看此片,看着我年少时就追看的英伦玫瑰 Romola Garai ,在大银幕沈寂多年人近中年都在转战导演了,还能主演一部她所关切的女性处境电影,还表现精彩多变令人又笑又泪!不过跟着她也一起步入中年维系家庭的我,倒也默默回想了自己与周遭的“面子”情结:我们其实都知道问题在哪、但不论为了个人颜面还是为了集体和谐、甚至为了维持一种歌舞升平的乐观表象、竟能总是眼睁睁回避问题彼此心照不宣?在谈这主题叙事的同时,此片关于 Eleanor "Tussy" Marx 的历史事实竟也惊人地精准考究,有主轴故事亦处处历史人物的彩蛋,关心马克思的观众值得瞧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FZ59n5lILQ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