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恕删。
这部电影每过一阵子就会有人拿出来问类似的问题。
我想要分享一些从西方文化切入的看法与观点,让更多有兴趣的人去理解、
甚至看懂绝大多数美国电影背后的文化脉络。
一、基督教文化
美国新移民主要是以新教徒(包含清教徒在内)为主,如果以比较粗略的观点来说,
新教徒跟天主教徒最大的不同是强调个人得救、剥夺了教会人士垄断上帝话语权与权威,
(虽然起义者路德与加尔文并未真的完全想把基督教拉到这条路上来)
任何虔信上帝者都应该可以自行与上帝产生连结,
这是美国文化中对权威极度不信任、与个人主义的思想脉络背景。
二、超验主义
超验主义可以说是上述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产物,而且可以说是美国特色的哲学,
代表人物是梭罗与爱默生。
如果你有看过梭罗的瓦尔登湖,你就会发现主体是人与大自然的相处,
大自然本质就是上帝的一部分、融入大自然也就是直接与上帝产生连结,
在这边我不打算太过深入讨论细节,
但离开美东后,你可以发现主要的生活模式就是美国的乡村与田园生活,
就像梭罗书中描述那样。
(美东一般来说都相对较有旧大陆的包袱)。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特别钟爱(怀念?)西部片与牛仔文化。
三、杀母的文化
刚刚说了,新教的本质是剥夺权威主导权,强调个人(得救)主义。
所以在他们的文化中有一种害怕被权威摆布的恐惧感。
(脱离殖民母国独立其实这样看来不算是个意外)
任何对他们构成威胁的强力对手,都容易变成他们的假想敌。
而相对的、他们也不太容易相信其他人,包含那些对他们好的人。
因为他们潜在认为那些无条件对你好的人其实是想束缚你、弱化你、让你离不开他们。
这里面包含自己的父母。
他们很害怕在温柔乡中丧失自我(反映在他们极端强调自我与独立)。
故欧美文化的心里逻辑是相当不同的。
举例来说,在台湾若是未婚、跟父母住在同一个城市,但却没住在一起,
多半会被问:“为什么不住一起?”或是联想到与父母可能关系不好。
但在欧美,这个心里逻辑是完全相反的,上述的情形绝对不会有人觉得奇怪或多问。
这不是一个单纯“因为我要独立、所以我要搬出去”这种多一层的思考方式,
而是根本没多想:在他们那、成年搬出去、与在台湾没事不会搬出去,
都是一种社会脉络下的无意识行为。
基于这种文化思维本质,你会发现美国人每一代都在反对上一代,
(相对的,台湾年轻人虽然会反对上一代,但成年后多半都变成自己当初讨厌的大人)
70年代的左青、嘻皮,这些战后出生的小孩,本质上是反抗父母辈的保守、建制、理性。
(哦对啊,看你们满口仁义与利益干的好事:二战、越战、韩战)
如果不论年代的话,你会发现这部电影里面就出现了这样的情节:
父母社会地位不错、家境不差、但光鲜亮丽的背后是父母失和与家暴,
对于这样文化背景的小孩来说,会反建制不会是太难想像的结果。
以这样文化背景来看,你会发现这部电影的元素都交代差不多了。
上述三个主体文化背景我不打算在这边扯太多(每个主题都可以当硕士论文了…)
背后的复杂性也很高,例如这三个脉络基本上又像是同一个。
还有不见得总是宗教形塑文化、有时候更像是文化去诠释宗教。
(例如欧美对佛教的兴趣大多在空无的哲学观、冥想的实践、反而不崇拜偶像)
还有美国的矛盾心理:既渴望融入田园生活但又不断征服田野、开拓西部荒地。
(既渴望有人爱但又害怕温柔乡?)
这在杰克伦敦的书中有很好的诠释。
剩下的如果有兴趣的话,我会推荐这三本书: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孙隆基:杀母的文化
武志红:巨婴国
理解东西方本质文化差异,也同时能够帮助理解欧美电影的文化背景与思考脉络。
(题外话,孙老师看起来也是电影爱好者,常常在书中引用电影片段解释)。
对我来说,电影没有所谓的真的看得懂看不懂,只有诠释。
电影中的任何元素,不论是有意或无意,都会透露导演、编剧的有意识与无意识观点,
举例来说,有人在原文下回复西恩潘可能是想强调最终要跟父母和解。
我其实不太能认同,因为这更像是我们从东亚的角度下去解释。
如果真要说的话,我会认为这像是跟自己和解,
因为,像那位荒野少年最终为了反对(建制?父母?)而反对的话,
那他本质就回到“盲目坚守一个价值观”-就像他的父母。
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一如尼采所说。
最后,我自己看过原著,想稍微做一些平反。
原著作者最终有做更深入的调查,
事实上更可能是这位少年并没有误食有毒植物、而他也吃了正确可以维生的植物,
虽然这两种植物外观极其相同,但他似乎早就注意到了,也避开了。
(依他所有研读过的资料与做过的功课上的记载)
问题在于,没人知道这种植物事实上在某些条件下仍然可能产生极低的毒性,
而这对当时体力下降的他来说会造成更明显的影响。
以上,希望这些观点能给予不同的乐趣。观影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