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颤栗柏林 Berlin Syndrome (2017 澳洲&法国)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21-07-16 21:47:22
澳洲独立导演凯特萧兰 Cate Shortland 继第一片《我行我爱》以青年导演之姿大放异彩后、第二片《纯真消逝的年代》事隔八年才推出已进入中年、第三片《颤栗柏林》Berlin Syndrome 又隔五年才推出都快五十岁 XD 前两片,萧兰都在拍“少女离家”故事、很爱捕捉离家当下的少女情欲与森林花草、更暗示“离家”之前与“归乡”之后那神秘的“家”之扭曲偏执... 这一回《颤栗柏林》核心议题是类似的、但表现形式与故事着重有所不同了:仍有一个离家的少女、也遇到令她情欲蠢动的少男,但问题家庭不是少女的而是少男的、这次直拍扭曲家庭不为人道的大门后。
三片当中,只有第一片《我行我爱》是萧兰自己写剧本,谈一个没有大政治因素而只有平凡小社区小家庭文化的当代澳洲;第二片《纯真消逝的年代》就是小说改编谈“后纳粹”少年冒险与反思重构了,是既有制作改编好剧本请她加入的,看来她把她的“离家”故事“大地”摄影与“情欲”暗流搭配“政治”背景玩得挺过瘾;第三片《颤栗柏林》也是小说改编的既有制作请来了萧兰,看来她玩过纳粹题材后还要进一步尝试东德铁幕!这回请到的青年女主角是带点危险魅惑与创伤阴影的澳洲女星 Teresa Palmer,但这次更有戏的是德国男主角《超感 8人组》Max Riemelt 。
https://pbs.twimg.com/media/Dt5Lt2EV4AAF1dH.jpg
故事背景:一个有点腼腆害羞但又跃跃欲试的澳洲青年背包客 Clare,她只身来到柏林住进了青年旅馆,尽管柏林是个青年荟萃穷而性感的文化城、青年旅馆更是夜夜笙歌四海一家认识国际青年朋友们,但从细微的演技中我们总看得出 Clare对于真正的日常人际交流并没那么地热衷、反而她对柏林的古城旧书历史艺术更加有兴趣,眼看她总是只身走在街上一颗小单眼捕捉著柏林人们的日常、对 DDR/GDR前东德“共产建筑”更有种浪漫想像到迷恋... 这么一颗文艺少女品味东柏林的孤心,终于在柏林街头邂逅一位浪漫的柏林年轻男子Andi、而且与她对答如流是个英文老师呢。
几次散步约会让 Andi 对 Clare更加认识、也让 Clare对 Andi 愈发着迷 (!)、Clare 也开心地为两人拍了不少照片后,两人这一邂逅终于邂逅到床上去了 XD 在地居住的沧桑男子 Andi 眼中反带着三分漂泊、认为我俩一夜情就一夜情明日终分道扬镳;反倒是作客异乡的背包女子 Clare言语中向往著永恒停驻:“可是我不想离去、留下来多好?”这种床上口惠不实的甜言蜜语通常都是负心汉专利、时代不同了年轻女生也有样学样耍浪漫,谁知这句“留下来多好”仿佛通关咒语般说了就要负责的:Andi得到了自认明确的绿灯、决定就此留下 Clare、竟把公寓上锁软禁她一年!
https://de.web.img3.acsta.net/pictures/16/12/07/18/28/500727.jpg
于是本片片名 "Berlin Syndrome"“柏林症候群”的联想呼之欲出了:如同“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一般,被歹徒绑架的肉票总是会在绝望之下转而认同绑票犯,是否在这柏林软禁故事里被禁锢的 Clare也会在绝望下启动保护机制去认同恐怖情人 Andi 呢?本片是有很多时时刻刻暗示著这理所当然的“症候群”想像,不过看女主角 Clare时而亲爱时而敌对时而迷茫时而清楚时而迷恋时而抽离的演技,我们也可以知道“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理论并非放诸四海皆准、个别主角仍能有其主体性并不受理论化约,她自有其复杂的存活经验、更有自我发展的处世姿态。
但慢慢看下来,本片与其说谈肉票女子的柏林版“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不如说更多在谈绑票男子身为东柏林人自有创伤的“柏林症候群”,或著说普世可通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只是个引子引领肉票看见绑票犯的心理背景、而在地化的“柏林症候群”或其他症候群则要进一步爬梳其历史与社会脉络!当然,再多历史社会大叙事,进入萧兰片都会浓缩投射在一个小家庭,于是以狼男欺负孤女的“绑票惊悚”期待来看本片会有点出人意料:这狼男不但眉清目秀是个循规蹈矩的社会男、他反社会的黑暗面本片也不猎奇而充满关怀、甚至他原乡戏份还比女主生存戏份多很多:
https://de.web.img2.acsta.net/pictures/17/04/03/15/00/252568.jpg
这 Andi 除了住在一栋渺无人烟的东柏林衰败社区半废弃大楼以“金屋绑娇”外,其实允文允武知书达礼手作实干,是德国某种典型一切靠自己的 handy man;这“靠自己”的身段令他在任教的中学尽管彬彬有礼受同事欢迎也受学生崇拜、但多少有点清冷内向不太参加社交派对与晚餐邀约,日常也不太加入言不及义的聊天打屁、每次有人要约他总是“我晚上有事”一副有女友在家等他... 的确是有关个笼中鸟女友等他喂食啦 XD 但吊诡的是,萧兰电影的“性”冲动这次是女大于男,是 Clare对 Andi 在露出真面目前后各一次激情、但 Andi 绑美人在家不逞兽欲只是拍拍照。
反而,萧兰给 Andi 拍的情欲时刻,都在那间男孩做重训女孩做体操宛如东德的中学里,尤其一次日耳曼少女如 007片头般的曼妙曲线上下翻滚令他看得都痴了... 这痴迷也被学生看到、当代德国女学生还追回老师家里单刀直入“你哈不哈我”XD 但 Andi 断然否认了,他显然哈德国少女但如洁癖般绝不碰。他会碰的都是来旅游的观光客,澳洲妹 Clare是一个、Clare 从家里的指甲头发照片等痕迹发现以前还有别人、Andi与父亲的聊天也承认之前有个加拿大女子、他派对搭讪的下个目标是个法国妹、而且一幕带 Clare难得外出的森林之旅强烈暗示他会杀女弃尸再猎下一个!
https://de.web.img2.acsta.net/pictures/16/12/07/18/28/498226.jpg
看来 Andi 对异性的情欲地图分成了两系:一系是真正的爱慕与渴望、渴望的是日耳曼女子、但压抑渴望绝不碰;另一系是从外国来玩柏林的过客、他不怎么渴望但要禁锢占有外写个 "meine"、他会先悉心照顾个半年到一年、然后恐怕会杀死他们作为惩罚再换下一个?这又令人好奇了:到底这些“外国观光客”女子是哪里惹到了他?又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事?值得他这样仿佛扳回一城般禁锢下来施展权力、仿佛豢养宠物般嘘寒问暖无微不至、不当性奴性欲缺缺反而当洋娃娃拍个不停、甚至仿佛有深仇大恨般最后要以杀人弃尸结束这孽缘?
也许还要回头看他与老父对戏展现的“家庭”样貌了,是个落寞沧桑的“前东德家庭”遗族:在东德时代 Andi 童年时、向往自由的母亲抛夫弃子离开了、剩老父拉拔懵然不解的 Andi 相依为命;如今后共产时代这家仍留在柏林、母亲想联络 Andi 但他已不屑回应、仿佛仍留在一个理想的东德童年家庭回忆从没走出来。如今已没人记得东德理想与认同、东德建筑已成异国怀旧的摄影、此时还有个蜻蜓点水的观光女子如 Clare来单眼拍照口口声声“喜欢东德建筑”“向往东德理想”还迷恋东德男子甚至妄言“想要留下来”... 妳们这些流动女人知道“留下来”的重量吗?
https://de.web.img3.acsta.net/pictures/17/02/13/10/51/203676.jpg
于是在小尺度的东德童年与大尺度的东德政权都已倾颓时,Andi俨然是在手工打造一个不复返的小乌托邦!这里有说她“想要留下”就真留下永不离去的女子、有我这对她嘘寒问暖无微不至的丈夫、脆弱时还能当儿子挨进母亲的怀抱、然后逢年过节都要过好过满仿佛这梦想家庭是真的!这里是个迷你的东德乌托邦由国家供你吃住顾你人生、只换你心甘情愿认份留下来;然而,这里也是个迷你的东德反乌托邦,你只要心有二致意志不坚了、要心猿意马向往外界了、甚至已处心积虑想方设法穿越“围墙”时,国家随时可终止你福利甚至终止你人生!
然而这迷你东德的威权家长自命公道:我本只跟妳秀秀东德理想对妳放放电、是妳主动着迷开口要留下,那么正如 1961 围墙设立前就已留着没走的人们、妳选择留下就负起责任留好留满不要太不满 (!)。在 Andi 对 Clare的相处中尽管无微不至充满疼爱、但细细思索这情怀亦充满愤恨的投射!妳们无忧无虑的西方观光客随性来柏林、妳们随处拍照凝视化约我们的生活、妳们朗朗上口一堆肤浅的东柏林符号就侃侃而谈、看到人们生活的东德老照片便宜买下、看到人家变卖的东德古玩收为己有、看到东德美男浪漫一夜无须负责、甚至甜言蜜语“我想留下来”随口承诺不要钱?
https://pics.filmaffinity.com/Berlin_Syndrome-616795196-large.jpg
凯特萧兰第三片《颤栗柏林》虽然没像前两片以少女的“离家”检讨其家庭养成与规训,却创造了一个虚拟家庭直指两种家庭观乃至人生观与政治观的冲突:在这虚拟家庭扮演父亲的Andi人生观是固著的、家庭观是恒定的、政治观是人人各安其位互助合作的共产乌托邦,但这乌托邦难以避免地偏执于集体理想而禁锢个人;在这虚拟家庭扮演母亲的 Clare人生观是流动的、家庭观是变化的、政治观是资本主义自由世界This is a free country、我有权利随兴所致想干嘛就干嘛!但这个人自由的乌托强调权利却忽略义务、强调欲望却忽视责任,个人自由伤害了别人却不自知。
当然只要说声 This is a free country 这些西方资本天之骄子就能趴趴走,始乱终弃伤了人心抛了家庭都是神圣的自由,甚至空降地方走马看花消费地方记忆凝视地方生活,不但也是神圣自由而且还贡献观光经济应该感谢我 XD 真没想到凯特萧兰继两部“少女离家”电影后、第三部竟拍成了“少女观光”电影还更惊悚呢!这惊悚的“柏林症候群”一面是“铁幕禁锢症候群”猎捕女性当笼中鸟变成绑票犯、另一面是“观光凝视症候群”对地方消费凝视云淡风轻不负责!当然以现世法律看来本片仍是正反派对立黑白分明的,但理直气壮当正派的人难道不用进一步思索检讨吗?
https://de.web.img2.acsta.net/pictures/16/12/07/18/28/499633.jpg
至于本片主轴的“绑票”与“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呢?当然还是有点症候群征兆、但女子不会只是崇拜猎食权威而自有生存之道,至于这生存斗争是成是败是死是活呢?那就请有兴趣的观众上 myVideo或 friDay 等串流平台一探究竟了。本片有《英雄教育》德国美男 Max Riemelt、有《猎杀第四行者》澳洲美女 Teresa Palmer,还有绑票情节中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是我很爱的德国少女演员 Emma Bading,看过 Netflix架上的德国 YA 片《坏坏魔鬼女》后真觉得她是德国最迷人丑女!凯特萧兰三片谈“家庭”的扭曲越谈越精彩,不知台湾院线正热映中的第四片又将怎么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8tpKbrN9Uo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