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reurl.cc/dGO7bg
FB原文
二战末期,日本终于下定决心要无条件投降后,还故意在对盟军的回复中留了一手“将在
保证天皇制的前提下接受波茨坦宣言”,然后美其名为“忍所不能忍”的“终战”。最后
才在美国也急于终结战争,干脆一起打假球的状况下结束了二战。
批判西方国家中东战争和政策举措的电影作品多如山积,量赛牛毛,关于“大规模毁灭性
武器”的讥笑也听到不想再听,可以说是把英美国家从头到脚都批判了一遍,连小布什总
统都自承希望“历史能放他一马”。
但再多的批判和反省,除了呈现西方国家的侷限和无能之外,影片本身中更透出一种故作
云淡风轻,不关己事的虚伪做作。就像纪录片中学者提及日本的终战诏书中,呈现的心态
一样:
“喔,事情就是这样发展了,不好意思。”
“大规模毁灭性武器”不用等到麦特戴蒙开场时的一次次扑空,和当地居民的吐槽“脑子
坏了才认为在住宅区中间挖坑还以为不会被发现”,大家就知道这个名词就只是个随意编
造出来的借口,重点是认为能够从战争中获取利益的政府和收受假情报,借此博得名声荣
誉的记者容许了这些借口成为了“事实”。在领导和舆论都相信这些“事实”的环境下,
战争就理所当然地开始了,然后就是一连串说谎和圆谎的无尽轮回,直到美国扶持的“民
主政权”和当地民情完全无法配合,内战成为注定结局。
但是剧情中,最让人感到不快的部分不是最直接的恶人:例如逐利的政府和争名的媒体记
者,也不是奉令行事的军人和老早就发觉情报不对,坚持和侯赛因政权人士保持接触甚至是
达成一定妥协的情报人员。而是那个一条腿在两伊战争中被炸断,和麦特戴蒙一起行动,
最后开枪杀了将军的伊拉克百姓弗雷迪:他的存在明面上是控诉侯赛因政权本身的邪恶,但
实际上是电影人为自己国家或所相信价值观体系所作所为的苍白辩护,而且还不自知。
建国思维继承罗马的美国,其帝国思维被杰弗逊改装成了“自由帝国”,而帝国的扩张被
视为仁慈和恩典,改善其他族群的生活才是扩张的最终目标。当年西赛罗甚至声称即便是
非洲人、高卢人、西班牙人等“粗暴野蛮的民族”也有权获得先进优良政府的治理。但换
句话说,也代表了“如果其他族群的统治者无法带给他们‘先进治理’,罗马随时乐意‘
代劳’。”
而美国就用保护民主和人权、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公海自由与航空自由等名义施展其国力
,而设于纽约的,如人权观察组织等一连串NGO就是扩张其帝国精神的新世代梵蒂冈,掌
控著来自四面八方(尤其美国帝国境外)的“侵害人权”信息,并训练着相信此一价值的
人士成为“帝国的传教士”派往全球,巩固了Pax Americana。
虽然今人多忙着和类似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概念划清界线以彰显自己的“多元性”和“
进步”,但其思想和价值观早已深入其基因之中,所以根本没发现自己所信仰的对象根本
就不是真正的美德价值,就只是个随时都可挑战成功甚至被淘汰的时代思维。这种人对于
民主自由的辩护充其量也只是害怕自己通过“自由民主”寻租而得的蛋糕被抢走而已。
看到了最后各方情势陷入混乱,几乎是没有结局的结局,还有弗雷迪几乎就要进入政宣模
式,动不动对侯赛因政权的控诉,我仿佛看到了好莱坞的标志变成了二战末的东京皇居,苍
白无力且心里有鬼地放送著“不好意思,我不打了”的“玉音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