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地下社会》-哀悼时间的仪式

楼主: plurrr (ss)   2021-06-27 18:26:14
OTT上已经是数位的修复版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https://reurl.cc/83XWby 刊登于方格子上的图文版网址
大学时代认识的库斯杜力卡(Emir Kusturica)号称“最会得奖的导演”。从处女长片开
始的六部电影。囊括了两座金棕梠、一个坎城最佳导演、两个威尼斯银狮、一座柏林影展
银熊。他最著名“魔幻写实”风格称号,巴赫汀式的狂欢,人类与动物并列出笼、众生喧
哗的华丽场景。在今日时过境迁,重新再看更具怀旧意味的库斯杜力卡的《地下社会》(
Underground)。
像是把饱受战乱的巴尔干岛,在断瓦残垣的废墟华丽欢乐的转换。本片重要的概念:躲藏
在地下的微缩世界。那个被时间遗弃,或是说忘却了时间,如电影《再见列宁》处再某种
的过时,往往在时代更迭中还活在旧时代的人们。或是像是我妈,从小就生长在没有电力
环境的年代。国小毕业就不再升学要照顾家里,至今还不曾拥有过自己的智慧型手机,与
人沟通总是要打家里电话那样的“永恒”。却不知道子女已经透过通讯软件,早就跟老爸
沟通好事情。
新旧的错乱感,建立在地面之隔,好比许多科幻电影,都市下水道的另一个世界。在《地
下社会》里面地下地下世界出现许多怀旧的机械物件装置,想到俄罗斯艺术家,浓厚的东
欧破烂贫穷风格的装置作品。
导演身为塞尔维亚人描述前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勒,遭到纳粹德国疯狂轰炸 空袭,并
利用历史画面作为桥接,剧中身为共产党员的两位主角逃难过程与演员女主角之间的爱恨
纠结,一切看起来过于欢乐、繁复的场面,不见得可以就电影本身感受角色情感。对我而
言反倒是美术场景、物件等等空间影像建构出像是贫穷的巴洛克美学。
相对于知道巴尔干半岛颠沛流离的历史之后去感受电影中的隐喻,兄弟与女主角三角关系
,在共产党掌权之后,明显地上共产领导与地下反抗军,暗喻著巴尔干半岛复杂不清的族
群关系,曾是同一个南斯拉夫的分裂与其后来频繁的内战,于是有了接近结尾:“兄弟相
残是最大的罪过”这样的台词。
《地下社会》如庞大的史诗般,从1914年开展,到90年代初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内战结
束,此片也因为得奖之后政治正确的争议跟批评,像是西欧国家对东欧历史很悲惨的怜悯
,导演以悲剧转化成狂喜荒谬的喜剧形式,却忽略了电影以塞尔维亚为中心的叙事背景,
只字未提南斯拉夫解体后内部民族资源不对等的战争暴力。
在历经共产党政令宣传的年代,《地下社会》解构意味浓厚的,拍摄剧情片场景遇到了真
实已经被认定死去的抗纳粹英雄从地下社会跑出来,又弄假成真的,在已经不再革命的年
代,达成一场游击行动。
电影结构上并没有完全遵循着主线,而是有几个旁支错节的小支线了利用同一个角色,在
不同年代中演变,或者成为另一种身分相互对照。使得《地下社会》大历史描述的企图,
像是一再重复历史本身的平行宇宙。如同片尾又回到片头的家族聚会平静的永恒时空,艺
术形式提供了不同时差的幻觉,哀悼时间的仪式。
作者: singlesingle (時間之翼)   2021-06-27 21:24:00
全片有5个小时又20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