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 小丑

楼主: chesterhe (chesterhe)   2021-06-13 18:03:52
雷文防雷资讯页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小丑这部片若非搭著蝙蝠侠的名号,并非是多特别及引人省思的剧情
描绘一位心地善良、想带给大众欢乐的精神病患者
在社会制度不友善及人们的不理解下,是如何困难地于社会中像正常人般生活
最后在一连串压力及创伤事件,走向报复所有伤害自己的人的结局
并在当时社会氛围下,莫名地成为了一个反体制的英雄
不可否认Phoenix演技非常到位,但若非凭借小丑的话题性与知名度
演出这样普通的剧本真的足够拿下金球奖、奥斯卡的最佳男主角奖吗
而虽然是很普通的剧本,但我想还是有一些可反思的看点:
精神病患所意识到的社会处境
片中小丑在日记本写到"精神病最难受的是,被期待表现出正常的样子"
我想这句话不在于表达"表现正常对精神病人是很困难"的意涵
而是精神病人因为被期待表现正常,充分意识到"自己被整个社会所遗弃"
就像你本来是开朗外向的个性,但假如社会告诉你应该表现含蓄内向
否则你将不被社会所接受、甚至惩罚,这是对自我何等的沉重打击?
你要如何面对社会上的人对你的看待,及假装成别人生活着?
小丑的命定
小丑乍看之下是因为经历了一连串事件与选择下,一步步走向无可挽救的黑暗
以现代人常讲的话会认为他就是草莓族,承受不了压力就乱伤人
但忽略了每个人对一件事的感受力的不同,就像看电影有些人无感
有些人却痛哭流涕,这么说并非想合理化他的伤人行为
而是说明小丑也许由于基因及生长环境,造就的偏执、敏感及脆弱
就已基本注定了必定会走向与社会撕裂的结局,不是因为遭陷害被开除、发现悲惨身世等
而是他所做的事通常逾越社会的标准,而被社会嘲笑与惩罚
这些都在他敏感的神经中被无限制放大甚至扭曲,最后爆发采取自伤或伤人的弥补行为
如果要说是否不一样的可能我想就是爱与支持,不管是亲情或爱情
他在母亲死前,以及幻想与女友生活时,除了因被爆打杀了地铁三人外
心境上并未像后期如此极端与放纵,而仍能保持在某程度的秩序
也许是在生活不顺下仍有一个休憩的处所,又或者为爱人控制自我
但显然小丑并非运气那么好的人
小丑与体制冲突下的虚无感与自我解放
在某些理论中,精神病患这个词,被认为是是优势族群先对弱势族群冠以标签
并透过社会制度加以排除的操作,因为精神病患会扰乱整优势族群所建立起的秩序
因此疗养院是当时社会上隔离这些精神病患最好的方式
但就如小丑所说,喜剧好不好笑是主观的
而同样的道理,人生中什么是好或坏也是主观的
人们终其一生被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影响贯穿一生
被告知应该开朗乐观、不应生气低落、遵守秩序、赚钱成就第一等
许多人为著这些不属于自己的期待,不快乐的生活着
但大部分人即便不做自己,按照社会秩序下,仍然能够享受一定的权利
不管是娱乐、社交等,从而获得不同程度上与他人的连结、生理或心理满足
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存在感,但精神病患者有的几乎只有自己的症状而已
所以小丑才会表明一直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直到母亲过世与女友消失后
开始选择完全遵循自己内心感受,自在地跳舞著
大众与体制冲突下的压抑与偶像崇拜
小丑对社工说“你从来没有认真听我说话,你只关心你要的问题”
呈现了当自我与社会体制有差异时的状况,也就是当你在体制内按照秩序生活时
人们有共同的概念与语言去沟通,而这些沟通的目的在于达成社会所设定的目标
如赚钱、工作成就、家庭等,但当你面临的是极度个人的内心情感时
例如情感的创伤、自我的迷失、受到歧视等,人们依旧以体制的价值观、处理模式
去试图将这些个人性的东西化约成体制内的事物
例如你应该客观理性分析,选择怎么做才能够得到什么、避免失去什么
至于你为什么如此感受及如何面对这样的感受,体制内的人们并不关心
以致于人们普遍只能压抑自己内心那些,不属于体制内的东西
假装自己是体制内的正常人去生活着,小丑在失去母亲及女友后
认为自己没什么可以失去的,所以选择不压抑,忠实于自我的情感、想法
也鼓舞了那些因害怕失去、遭受攻击,而选择压抑的人们
就现代社会来说,民众特别容易崇敬"满嘴脏话"与所谓"讲真话"的反体制人
如柯P、馆长之流,所以许多人从小丑身上看到自己
不是看到自己同小丑一样,都有病态及反体制心理
而是每个人必定都存有不容于体制,而属于非常个人性的东西
而这些往往不允许在体制内与人交流的,否则可能被贴上异常的标签或遭惩罚
例如内心的创伤、性癖、天真浪漫的情感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