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阿依达的救援行动》,战争底下的人性。

楼主: a122239 (Sharp)   2021-05-07 11:50:39
部落格版:https://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405346147
位于欧洲南部巴尔干半岛西部的波士尼亚与赫塞哥维纳境内由波波士尼亚克族、克罗埃西
亚族以及塞尔维亚族组成,原为组成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六个社会主义共和国
之一,后于1992年2月中在遭到塞尔维亚族人抵制的情况下,就是否脱离南斯拉夫独立一
事进行投票,结果显示共占境内高达62.8%的波士尼亚克族与克罗地亚族支持独立,最
后波士尼亚与赫塞哥维纳于半个月后不顾塞尔维亚人议员用缺席表达抵制的情况下宣布独
立,这样的结果加深了境内各民族间的对立关系。同年4月欧洲共同体承认其独立的同时
,境内五个塞尔维亚族人自治区宣布成立塞族共和国,然此举无疑是惹怒了波士尼亚与赫
塞哥维纳政府,在派兵进行镇压塞族共和国之时,境内两大种族亦攻击了驻扎在境内的南
斯拉夫人民军,接着南斯拉夫人民军派机反击,冲突越演越烈直接酿成了波士尼亚内战。
1994年波士尼亚内战仍未结束,波士尼亚克族与克罗地亚族决议共组联邦对抗塞尔维亚
族,在造成共计高达20万人死亡、超过200万人流离失所之后的1995年11月21日双方于巴
黎签署《岱顿协定》结束战争,并且将波士尼亚与赫塞哥维纳分为波士尼亚与赫塞哥维纳
联邦与塞族共和国两个政治实体,双方各自统灵一半的国土,拥有自己的首都、政府、总
统、议会等,虽然双方原本都有属于自己的军队,但在2005年底双方决定合并军队,直接
隶属于国家层级的波士尼亚与赫塞哥维纳国防部。而在这样的历史之中,却有一段鲜为人
知的种族大屠杀发生在塞族共和国东部的城镇“雪布尼查(Srebrenica)”里,在短短数
日里塞族共和国屠杀近8400多位波士尼亚克族男性,其中从大人到小孩都有。
雪布尼查尽管位在塞族共和国内,可人口组成却是波士尼亚克族多于塞尔维亚族,所以在
1993年联合国便将雪布尼查画为安全区,由联合国维和部队保护。但在1995年7月11日,
塞尔维亚族军队却无视联合国杀进了雪布尼查,约5万名的波士尼亚克族成为难民,本以
为能获得联合国保护的他们却孤立无援,吊诡的是雪布尼查虽为安全区,然当塞尔维亚族
军队攻进雪布尼查时,这里只有约600名荷兰士兵驻守,且荷兰军队为了换回被塞族军队
绑走的14名士兵,协商交出本该由他们庇护的5千名雪布尼查居民,而其中有2千名男性被
塞尔维亚族军队挑中处决,此外,多达3万名的波士尼亚克族妇女与儿童被强制驱离雪布
尼查,数千名女性遭到塞尔维亚族军队官兵蹂躏...,这些残无人道的血腥暴力却被塞尔
维亚族军队认为是“种族净化”,而1995年发生在雪布尼查的事便被称为“雪布尼查大屠
杀”。
后来塞族共和国于2004年成发布报告承认屠杀波士尼亚克族,2016年联合国“前南斯拉夫
国际刑事法庭”(ICTY)判处当年波士尼亚内战塞族政治领袖卡拉季奇40年无期徒刑,隔
年亦判处执行屠杀任务的指挥官姆拉迪奇无期徒刑。然2018年塞族共和国议会却表决废除
2004年的调查报告,总统多狄克直指报告数据充满错误,死亡人数被过度夸大,认为该报
告是遭到国际施压而出,且数据内容没有纳入塞尔维亚族死亡人数本就不公允,虽然他没
有要否认已经发生的屠杀罪行,却不认为这是场被世界解读成的“种族灭绝事件”,觉得
不应该过于偏袒哪方,唯有以无偏见的公正立场来重启调查才有助于双方走向和解。
《阿依达的救援行动》正是以雪布尼查大屠杀为故事背景, 观众透过电影重现得以认识
这场以为很久远、其实不过是25年前的大屠杀事件。如同剧情中观众所能看见的,雪布尼
查尽管受到联合国的保护,但实际上联合国却没有尽其职责,任凭居住在此的居民与驻扎
在此的军队求助无缘,只能在充满未知的恐惧下等待,当日后世界都在指责联合国当时对
雪布尼查的冷漠时,导演洁丝米拉兹巴尼奇并没有跟着一起责备联合国,她仅是将发生于
此的真实呈现给观众,或许她也明白再多的事后检讨都已于事无补,所以她选择做的,是
将镜头尽可能的对准民众,将他们身处在烽火硝烟里的模样清楚拍下,时而远时而近,画
面里满是民众害怕却又满怀希望等待救援的脸,许多本来想逃进林子里的人都深信来到管
制区会更安全,即使被莫名阻挡在外进不来也是,至少在这里他们有军人、有联合国的保
护。
只是无奈的是,他们直到协商结束、塞族军队派遣巴士来将聚集在此的雪布尼查居民分批
、分男女载走,都还不晓得迎接自己的是什么,只能一昧的顺从指令,这是他们身为平民
的本分,如同军人的工作是保护百姓一样,他们可能从没想过踏上的巴士会前往哪里,因
为他们只要相信就好,因为这是他们唯一能做的事,相信有人会带领他们远离战火、远离
死亡,这样的深信不疑似也成了动荡时代下四处鸣起的悲歌,在每个峰火烧过的地方留下
痕迹,导演洁丝米拉兹巴尼奇强劲的叙事力道,让给予观众的感受与震撼变得更为深刻清
晰。
《阿依达的救援行动》好看的最大原因,是它有着一位充满血肉、时刻夹在为难里矛盾的
主角阿依达。她既是一位联合国指派的翻译员,也是一个雪尼布查居民,她代表着军方与
民众对话,也替民众传递想法,她做为翻译员其安全受到保障,却对每个向她求助的邻居
无能为力,站在中间纵观全局的她反而是最痛苦的那个人。阿依达大可像军方一样只顾安
抚民众、或者如民众原地等候消息甚至对军方发怒气就好,她其实只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可是身上所流淌著的血液让阿依达没办法袖手旁观,然而结果却是无能为力,她并没有
办法多替同胞做什么,仅仅能够将好听话翻译给所有人听,那种明明已经知道结果不会太
好却还要欺瞒众人使阿依达感到矛盾不已。
与此同时,阿依达她还是一位妻子、一名母亲,多了这两种身分使她的立场变得更加复杂
,若单纯被隔绝在管制区外的,是认识却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再多不舍或许也是咬牙就过
了,但现在情况却不同,陷入危险的是她的丈夫与儿子,再怎样她都要想办法确保他们的
安全,她可以接受军方对民众的处置,却无法看到丈夫与儿子受到同样遭遇,于是她能边
无视其他人对她的求救边向军方请求至少救下丈夫与儿子,观众眼里看见的阿依达是自私
的,或许也会对她的举动与任性要求感到厌恶,可是我们都没办法去苛责她,因为她也是
人。大爱对她太难也不需要,爱自己在乎的人都来不及了,何以有时间去理会他人?从牵
扯到丈夫与儿子开始后的自私,反让《阿依达的救援行动》多了人性,不是那种逼人落泪
的狗血颂扬,而是会使人屏息颤抖的写实描写。
当波士尼亚克族与克罗地亚族决议共组联邦、后来塞尔维亚族自组塞族共和国的那时后
起,其实整个波士尼亚与赫塞哥维纳就已经回不去了。如国家发展那样,在《阿依达的救
援行动》很多时候让观众清楚看见了那道将共同生活在这块土地的种族分隔开来的分界线
,即使原来是住在隔壁的邻居、一起上学的同学、儿时一同玩耍的同伴,自此后关系就是
依线为界的“这边”与“那边”,再没有理解彼此的可能,当阿依达在管制区见到过去曾
是她的学生、今已是随着塞族军队参与这场战争的军人时,她随着对方的问候寒暄两句,
可身体不由自主的往管制区内移动,她很清楚知道和对方已无办法假装没事般的重温往日
时光,她与他之间跟着这个国家的分裂早已分处两个世界,管制区禁止不被允许的人进入
的栅栏,是双方分隔、保障彼此也是互不侵犯的象征。
时间推进,雪布尼查大屠杀多年后,许多人回到这片正从残破慢慢复苏的土地,其中包括
重回学校教书的阿依达。口中嚷着“我已经一无所有”强悍要回一家曾住过的房子的她,
与终于见到丈夫与儿子们尸骨崩溃落泪的她,都是观众从未看到过的阿依达,坚强又脆弱
的模样好像雪布尼查这个地方,被留下来的她们与雪布尼查都在疗伤,就算伤口好了仍然
有道伤疤在那里提醒她们,曾发生在这里、她们身上的悲伤经历。电影的最后,是地方小
学的学生表演,台上的孩子们是未来,台下的大人们是过去,有加害者、有被害者、有参
与历史的他们,仇恨彼此的他们此时此刻都坐在台下,看着台上一团和气的表演,镜头里
面的脸都是五味杂陈,过去办不到的和解或许得仰赖孩子们替他们完成。
我并不是很喜欢看战争片或是历史片,因为多数都很沉闷,不过《阿依达的救援行动》却
让我目不转睛,几乎很难找到能够喘口气的空间,明明对于战事的描写不多,都是在看阿
依达穿梭在管制区内、忙碌奔走于民众与军方、丈夫与儿子多方之间仅仅这样而已,但这
“仅仅这样而已”已然足以、也足够让观众感受战争、体会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顺道一说
,饰演阿依达的雅丝娜杜里契奇的表演十足强大,特别好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