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追拿吉普赛》

楼主: plurrr (ss)   2021-03-29 19:52:15
非院线片,但有些OTT已经上架,应该不难找。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https://reurl.cc/OXDmdX (部落格原文)
罗马尼亚新浪潮导演哈督裘德(Radu Jude) 的扬名国际之作《追拿吉普赛》(Aferim!)
,自己的观影历程反而已经事先看过他的下一部电影长片《罗马尼亚野蛮史》再去回头印
证,导演提出(或说姿态) ,几乎如出一彻,表现出“欧洲的野蛮性”。这个相对于欧洲
的人文主义传统,以西欧为文明中心的“主流”,相对于东欧罗马尼亚的边陲,不被重视
。故十分好奇,裘德最近在柏林影展得金熊奖新片拍得如何?
相对于《罗马尼亚野蛮史》复杂的“展现接口”:戏剧表演、排演、纪录片等等多层形式
框架的交叠部署。《追拿吉普赛》的表现简洁,对比隐藏在电影背后导演蒐集16-18是世
纪“这块土地上”史料的挪用拼贴。电影如同一幅又一幅的古典绘画般,并让角色处在“
动作”之中,大量骑马演戏的场面调度,也是妙招。但由于镜头并无太多切换,也或许刚
好展现导演的嘲讽性:那些关于种族歧视的垃圾话,像是一种较为客观(概念艺术式的)的
注解,相对于著众演员表情镜位产生的戏剧性、人物写实的台词感。
以古讽今的距离感,不合时宜的大放厥词,尽可能“政治不正确”之能事,夸张化的嘲讽
,那些现今是最文明最有文化的欧陆人,在电影中像是尚未开化,以致于惊觉欧洲也有着
如同美国黑暗的黑奴历史般(听说还是最早的奴隶交易纪录),秤重决定价格,用完即丢
的蓄奴文化,而至今吉普赛人依旧在欧洲被视为社会毒瘤。
片中大量比重父子两人的对话,如同生活中爸爸教儿子开车,老爸坐副驾,遇到一个开很
慢的车子,爸爸会咒骂着前面那一台车一定是女生开的,扎某郎(台语)开那么慢这样的对
话气氛。于是《追拿吉普赛》的政治不正确,有一大部分就展现在老爸倚老卖老,贪生怕
死,说著似是而非的扭曲教义,就像是现实中中年主管守着职位死不退休,开会只会打嘴
砲那样。相对电影中的饰演儿子的年轻人,有着单纯和替别人着想的恻隐之心。
哈督裘德的作品往往相当在意如何地“再现”,常常故意显露影像背后的生产过程,如同
《罗马尼亚野蛮史》电影末段广场上处决犹太人表演像是另一种当街示众的展示,这样表
现出公众凝视集体暴力的排练,往往在某种搞笑、轻浮的过程,稀释出更显得荒谬的真实

如同《追拿吉普赛》的末段,公爵执行私刑,在大白天众人聚集的户外阉割吉普赛人的“
再现”企图。而《罗马尼亚野蛮史》的片名直接翻译:“我不在乎我们在历史上被定位成
野蛮人”,似乎也可以当作这部电影的最佳注解。
P.S 若对《罗马尼亚野蛮史》的欧洲野蛮性有兴趣,可参考我之前写的
https://reurl.cc/KxDOKe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