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国片怎么拍才能突破海角七号的五亿天花板

楼主: octobird (遗憾)   2021-02-23 17:17:29
※ 引述《ejeanstone (存中街米达麦亚)》之铭言:
: 海角七号,2008年,五亿三千万
: 就当时空背景不同,海角七号放到今天还能卖成这样吗?
: 搞个虚拟英雄台湾队长?搭配台湾酷炫的动画特效团队?
: 来个台版铁达尼?找个台湾第一帅哥第一美女来场生死恋?
: 集合最强台湾演员卡司阵容,再拼个火烧岛?
: 卖统独的鬼神片?卖在地的黑帮片?卖写实的市井片?
: 现在的国片,真给你无预算上限的话
: 要怎么拍才能卖破这个天花板呢?
其实你文章写到预算无上限的意思就是干话而已
真这样拍一定亏钱
中国、美国是全世界前两大电影市场
你电影要是被中国政治因素挡下来
被美国人因为口味不符的原因,票房黯然
你预算无上限电影不就亏到脱裤走了?
直接用隔壁韩国当条件设定比较准
台湾人口是韩国的2分之1
北北基桃人口也约是首尔首都圈的2分之1
韩国电影制作商、发行商、戏院可以同集团,没有反托拉斯法疑虑
台湾雷同,制作商、发行商、戏院没有反托拉斯法的问题
不会遇到美国拍电影的不能兼营戏院之问题
韩国单靠国内市场,制作预算极限是3亿台币
如果台湾依此标准,制作预算极限是1.5亿元台币
韩国电影票价平均是200元起跳
台湾电影平均票价跟韩国相差无几
差别是韩国物价比台湾高昂,至少两倍起跳
因此看电影在韩国当地是非常便宜的选择
其结果造就韩国电影入场人数指标是500万人次、1000万人次
这意味着电影能够回本的指标
如果类比到台湾,入场人次可以订在250万人次、500万人次
海角七号5.3亿票房,本人不清楚当年电影票价格
如果200元到250元的话
进场人次约在212万人次~265万人次左右
因此可以推论本片或有达标
韩国在1999年就推出了突破当时韩国观影人次纪录的《鱼》
共621万人次观赏过
七年后,《骇人怪物》上映,观赏人次翻倍
达到1300万人次
遗憾的是台湾12年来没人能破海角七号纪录,达成进场人次翻倍的成就
除了韩国有相对便宜电影票之外
韩国1960年代中期就有萤幕配额制度
大规模开放洋片在韩国上映是很晚期的事情
即使是1997金融风暴后,韩国至少还有10年保证本地电影放映的银幕配额制度
但台湾电影在1990年代虽然屡获果外影展大奖
但本国人早就琵琶别抱,一堆人跑去看港片
而且因应WTO谈判结果,最终全面开放洋片来台放映
1997年香港回归、金融风暴、2003年SARS重创香港
中国市场广大,电影预算不断上升,但是没分级制度、只有政治审查制度,
香港电影人北上制造符合中国口味的电影
远远优于制造符合台湾、香港分级制度跟本地观众品味的电影
连本来会投资国片、逼迫演员拍片的黑道也西进中国去了
其结果就是设备落后、场地狭小的台湾中小型戏院死一片,
连带国片也没地方播映,
直到这几年本土连锁戏院崛起,影厅数量才再次增加
当初海角七号上映能拿5.3亿元票房
以及后续几部国片在特定档期尝到甜头
关键除了海角上映时遇到的台风
其实是当年网络盗版已经开始重创好莱坞电影利益
那几年好莱坞片商在大规模调整电影类型、
减少中小型成本电影制作、还有全球同步上映的机制
而价格合理、能被广大制片商、戏院接受的IMAX数位拍摄、播映设备
其实是2008年后慢慢推出的
此前只有像台中科博馆太空剧场等少数博物馆能负担的起这类设备
2009年的阿凡达电影上映,也获得非凡成功
往后几年任何好莱坞电影都要被弄成3D版才行
之后又出现什么杜比ATMOS、4D电影之类的华丽声光效果体验
都是为了借由提高电影票价,来遏止首轮片进场人次下滑的利益损失
这就是好莱坞大成本、重开机、续集、超级英雄、科幻奇幻动作大场面电影增加的原因
等到好莱坞电影片商站稳脚步又持续强势主导国内上映档期、宰制影厅数量
本来就积弱不振、明显炒短线的国片自然得再次让位于洋片
2020年因为肺炎缘故
乍看之下台湾电影又回光返照
但是因故延期到今年甚至后年上映的洋片
并没有让好莱坞片的铁杆观众全面转移到国片上
电影院总票房依然是萎缩的
去年一堆人喊国片回春,观众对国片信心增加
甚至还有人拿来类比、想像银幕配额制度在台湾实行的样貌
某部分来说也是自我欺骗
你想想看,本来每年国人出国旅游总支出8千亿元
2020年后不能出国,2021年也一样不能出国
国人至少省下的1.6兆元
反映在电影院这类娱乐支出也只有凤毛麟角而已
这样的国片市场真的有回春?还是只是海市蜃楼罢了?
如果用韩国情况类比台湾的话
你起码要超过10年洋片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上映院线、或是被极少量的影厅放映
而且各大电影剧组的竞争心态不能总是炒短线,浪费观众支持
还有生产大量娱乐类型片,而非小众艺术片
在台湾电影预算极限是1.5亿元的前提下
制作出一长串收支打平、乃至于回本的电影
像我前面提到《鱼》到《骇人怪物》入场人次翻倍
起码就花了7年的时间才达成
这7年时间,韩国本地搞不好都拍了至少500部电影来寻求观众支持了
所以整个重建观众信心,进而入场的关键
绝不是压注某个特定类型的电影,
而且一直拍同类型观众会腻、拍片的剧组也会腻吧?
你如果要国片冲破天花板,这根其实是马拉松等级,要花费近十年才有成果的挑战
很不幸的是海角七号上映后12年没人挑战成功
与其押宝神人拯救国片票房,
还不如问国内最大宗、最常上戏院光顾的好莱坞片信众们
为何他们看了好莱坞烂片千百回
依然会选择买票支持好莱坞片才对吧
观众对你没信任,根本免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