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孤味:是情不是恩、是缘不是报

楼主: zamkao   2021-02-12 01:56:48
雷文防雷资讯页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孤味》:恩情不分的亲情最苦甜、缘报难解的爱情最酸涩
春节,看了电影《孤味》,有些想说的。
无关于解读这部电影,而是想谈谈这部电影唤起我的记忆,这些记忆跟文化有关,跟家有
关,跟男人和女人有关。
曾经有那么一个时代,人们在恩与情,缘和报之间纠结。解开这个纠结,才能解开人心在
爱恨情仇当中的枷锁。
§你说的恩情,到底是“恩”,还是“情”?
恩和情是两样东西,但对某些人而言,两者混淆在一起。
恩更强调一个人的亏欠,但情强调的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情意。
换言之,恩很容易和外在的伦理教条綑绑,而不是一个人发自内心,对另外一个人的情意

过去,中国的人伦关系,强调恩,而不是情。恩情恩情,情在恩面前,只能当作恩的附庸

因为从古至今,儒家文化仿佛注射在人的基因当中,在一个人意识到他自己之前,他已吮
吸家庭与社会所提供的儒家营养。
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对中国社会的人际网络,提出“差序格局”的描述。
简单来说,中国社会讲求人际之间的亲疏远近,所以才会有“有关系,就没关系”的社会
现象。有些人遇到问题,欠债了、惹麻烦了,第一件事不是找公正第三方,而是找关系。
差序格局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伦)都是不平等的。就像费孝通所说:“伦重在
分别,在《礼记》系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
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
既然有差等,不同角色之间就有不同要遵守的关系分际。这个关系分际,随着我们在一个
社会里成长、生活,会自然的成为我们意识结构的一部分。
费孝通认为,中国强调的是“等差之爱”,相较西方的平等主义,费孝通说:“在我们中
国传统思想里是没有这一套的,因为我们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为中心的
主义。”
这里说的自我主义,并非以自我为优先,而是以自我为关系的中心,讲求亲疏远近。这个
自我是被关系重压之下的我,而不是凡事考虑自己的我。对于关系近的人,他们的请求,
这个我很难拒绝,比如被迫要出钱给弟弟买房的姊姊,或是要给领导送红包的下属。
在你意识到“我为什么过年要回家?”之前,你已经接受了过年要回家,过年要干这干那
的种种习俗、规约和价值观。
房价、物价、教育经费等等,确实让许多年轻人对于结婚生子望而生畏,但除了这些经济
上的压力,差序格局中的上位者,往往用“恩情”来绑架下位者的意志。
有些人不结婚、不生孩子、不照父母的意思选择工作,在他们父母眼里,那就是不孝,就
是大逆不道。这种压力比起经济压力,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时,因为无法满足父母而产生的自责,消解一个人追求自我的乐趣。
在青少年的咨询中,我看过几次这样的现象。来谈者基本放弃学习,因为学习对他们来说
太苦了。可是苦的不是过程,而是父母给他们的目标。
有的孩子确实不大懂得如何学习,但当他尽力从30分考到50分,却发现原来在他考到90分
之前,在他父母眼里都属于“不够好”的孩子。所以经过几次努力,孩子放弃了。
因为每每当他们有了进步,也得不到父母的鼓励,只有一贯的指责,或者有些父母还会讥
讽著说:“你看吧!我就知道你应该照我当初说的那样读书,你早点照我说的读不就好了
吗?”
孔子说的“推己及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自我主义的体现。一个人“要
做好他的角色所应该做的”,然后再去要求别人。
从现代家庭治疗的角度,我们会发现这其实挺可笑的。难道只有父母要求孩子的份,孩子
没有要求父母的权力吗?
但有些人却秉持着这种自我主义,在亲子关系中因为愚孝而自责,在亲密关系中因为兼顾
不了“在外像个淑女,在家像个荡妇”的父权角色而自卑。
谈到这里,可能有人会反驳,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知名的“好朋友”,难道这不是一种平等
主义的体现吗?
这里我们可以参考《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里面那些结交朋友的英雄豪杰,他们
结交朋友的下一件事干啥?干的就是大家一起当“拜把兄弟”。
连《梁祝》里,在梁山泊知道祝英台是女儿身之前,他们也因为同学之间感情好,也要当
拜把兄弟。
电影《投名状》更是把这种朋友变成兄长的关系写得淋漓尽致,三个拜把里面的三弟把二
嫂杀了,因为二嫂跟大哥有染,二嫂触犯了他们兄弟三人的誓言。
兄弟,就有兄长该干的,弟弟该干的,不同的道德责任和分工。
回到今天,有些人交朋友也是一声声的“哥”、“弟”、“姊”、“妹”这样的称呼。
这是中国的人际格局特殊之处,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不可能是绝对平等的,人有私心,
人与人的关系是从内而外、从深到浅,层层递减。这个观点合乎人性,更能和现实处境相
结合。
差序格局的文化埋藏在我们的意识之中,代代相传。然而,这种差序格局的观念随着中西
文化的交会与冲突,逐渐的随世代有了改变。
这种改变使我们跳脱亲疏远近的视野,更能清晰的去看待一个个“人”,而不是一个个关
系中的“称谓”。
电影中,林秀英象征的时代,差序格局的意识深深烙印在她的心中。年轻的时候,老公多
次出轨、逃家,林秀英还是一次次接纳老公回家。即使老公明白要跟她离婚,她依旧说:
“做夫妻就是一辈子的事。”
听到老公晚年女友谈到他死前十几年,每年都有回台南拜妈祖,林秀英想的也是怎么老公
没回“家”。
对于某些年轻世代,林秀英的付出可能是匪夷所思的一件事,为什么要这样接受一个不断
伤害自己的男人。
从平等主义的角度,年轻人看到的是“一个男人伤害一个女人”,但在旧社会,那是“一
位先生伤害他的妻子”。
“伟大妻子”的幽灵,在电影中不时出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林秀英来到二女儿家中,
和三个女儿面质的桥段。
林秀英要大女儿为她多年来做牛做马说声“谢谢”,大女儿说“谢谢”,但话锋一转,接
著请妈妈不要把女儿们当成爸,要她们代替抛家弃女的爸爸跟她说抱歉。
前面二女儿也提到,妈妈给人的压力很大,每当妈妈好心要帮忙。事情就不再是帮忙那么
简单,妈妈会付出一切,这时候受到帮助的人如果做得不好,就好像做错事一样。
当父母以英雄自居,孩子们就成了只能仰望英雄的凡人。当爱只能让人仰望,双方都无法
轻松,双方都在上下而非平等的关系中各自奔波。
等差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都在伦理道德之下,在考虑个人之前,伦理道德优先被考虑。
除了个人的爱,在当时社会赋予人的价值体系,夫妻关系并不是平等的,夫唱妇随、嫁鸡
随鸡的观点仍是主流,想要跟主流价值对抗,那并不是容易的一件事。
李海燕(史丹佛大学汉语与比较文学系教授)的著作《心灵革命》(Revolution of the
Heart)对中国人的爱情观做了系谱学的研究,当中有一段谈到比起私人情爱,在某个历
史阶段,更强调关系中的英雄主义。
“贞节牌坊”就是这个英雄主义的产物,奖励一个从父、从夫、从子的女性,奖励她的付
出,奖励她的牺牲,就好像这是一个失去丈夫的女人最好的,也应该去实践的选择。
林秀英多年来信奉著扭曲的英雄主义,她认为自己在“妻子”和“女儿”这两个角色里,
都彻底失败了。先生成天外遇,自己是“失败的”妻子;自己又因为偷父亲的印章,气死
了父亲。
最终她能够实现的人伦角色,至少在她能理解的层面,就剩下“母亲”。所以她紧紧抓住
这个舞台,穷尽一切去付出。
林秀英多年没有离婚,她等的如果只是一声抱歉,可能她早就放下了。但她内心对于“一
位好妻子”的道德教条始终綑绑着她,这是她的侷限性,但不是她的错。因为每个时代都
有其伦理道德的侷限性,站在后见之明的角度加以批判,未免过份轻松了。
所以去指责林秀英愚蠢,我想未免脱离了当时的时代背景。谁知道在那种社会价值观体系
下长大的我们,能否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最后林秀英何以能走出来?
我想关键在于,她和先生的最后情人蔡美林会面。
§你口中的是“报”,还是“缘”?
林秀英和蔡美林,她们是陈伯昌的原配和最后的情人。
林秀英在电影里,屡屡谈到“报”,蔡美林谈的则是“缘”。
这两个概念非常不同,却经常被搞混。
所谓的报,一般民众的观念来自民间佛教(非佛学)的因果报应观,所谓“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我记得多年前我爷爷中风卧病在床,当时曾经请过一位看护,家里人看看护很辛苦,所以
不时会给看护买点东西慰问。
结果有次看护说:“不辛苦,我这是在消业障。”这句话把我两位姑姑气得够呛。
就这位看护的民间佛教观,她等于是在受苦,但她通过受苦来消除作恶得来的业。换句话
说,我爷爷成了她眼中修行的炼狱。
报应观和等差格局的人伦观,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当等差格局强调“什么角色就该干什么”,但当你反思:“为什么我是在下位的角色,你
是在上的角色?”
报应观赶紧补充:“那是因为你之前坏事做多了,所以你现在在下位。只要你好好干好下
位者该干的,可能这辈子(或下辈子),你也能在上位。”
两者很好的让一个人接受他的宿命,接受被既有的道德归约摆布。
可是“缘”不同于报,报的起点是“结果”:你做坏事,所以结果是你要受苦。
“缘”强调的是“开始”,《清平山堂话本‧董永遇仙传》有段话“有缘千里来相会,无
缘对面不相逢?”
陈伯昌逃离台南老家,在台北遇到蔡美林,两人在一起十几年,最后是她给陈伯昌送的终

蔡美林对林秀英说,这都是缘。确实蔡美林碰到陈伯昌,两人的见面有缘,但后面怎么相
处,那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当林秀英对蔡美林表示抱歉,因为她多年来不愿意跟陈伯昌离婚,导致蔡美林没有名
分。
但蔡美林回应,如果不是林秀英和陈伯昌种种纠葛,她也不会遇到陈伯昌。
蔡美林总是强调“相遇之初”,而林秀英则总是谈“受苦之果”。两种不同信仰的人生观
,带来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
强调缘,或许可以让一个人更加珍惜相遇,而不是纠结在结果。这和伴侣咨商的道理很像
,伴侣咨商中,咨商师经常会请面谈的夫妻回溯早先恋爱的过往,回忆当初为什么在一起
,以及曾经对对方的欣赏、喜欢、爱等感受。
回溯不见得能挽回感情,这也不是咨商的目的,但至少通过这场回溯,可以做为双方认清
当前关系是否还能走下去的参考。如果双方发现真的是回不去了,那么分开也不是一件坏
事。
很多人分不开或分得很糟糕,就在于他们对过往没有充分的认识,所以他们活在他们自己
架构的回忆和角色里。
就像拒绝跟林秀英大女儿离婚的先生,他沉浸在自己“浪女拯救者”的幻想里。
蔡美林的出现,可能帮助林秀英认清了缘和报的差异。她回头去看开始,慢慢理解过程和
结果中,有很多事情并不是她的错,不是她哪里不好,所以老公才跑掉。
她当初爱的陈伯昌,那一段美好的回忆确实存在过,这是缘。但陈伯昌的渣,对她和家人
造成的伤害,并不是她的报应。她尽力了。
当一个人看重缘,恐怕才能肯定自己的尽力,走出“一切都是我的错”,把结果都往身上
揽的自责,并用报应来合理化自己的自责。
§三个女儿:每个人都是个体
电影中,三个女儿偏向爸爸的立场,让她们和母亲的关系一度紧张。
尤其是小女儿,在林秀英眼中简直吃里扒外。这个角色也受到观众比较多的抨击,认为她
不孝顺。
对此,我想先谈谈美剧《绝命毒师》。
《绝命毒师》讲述的是:男主原本是个平庸的中学老师,因为罹患癌症,于是他为了家庭
铤而走险,用他的化学知识干起制毒行当。没想到越做越火,中间因为各种原因,逐渐黑
化,从数学老师变成毒枭、杀人凶手。
中间好多次,面对同伙、家人和自己,他的说法都是“我这么多做都是为了这个家”。
但到了最后一季尾声,当他要去救徒弟的时候,他跟妻子见了最后一面。妻子告诉男主,
不要再说你是为了这个家。
这时男主第一次承认:“我是为了我自己。”
男主从来都不想过平庸的生活,他年轻的时候跟朋友一起创业,没想到这时女友怀孕(后
来的太太),于是他用几千块美金把股份卖给朋友,找了能够餬口的教师工作。
多年后,当年的公司已经上市,朋友成了富翁,享有权力和金钱。男主却一贫如洗,连医
药费都负担不起。
在制毒过程中,男主的黑化,不过是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成为一个行业的老大,
他人眼中的尊重和重视的对象,而且他干的是他真正擅长的事情,从事化学制造与研发,
而不是忍受学校里小屁孩的轻视。
所以女儿们爱她、同情她,却无法真正和她站在一起,因为母亲自己背上的重担太沉重了
,在她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被迫一起承担。
其影响就是大女儿根本不敢真正进入一段关系,因为真正的关系需要双方敞开自我,那意
味着暴露自己的弱点,有很大的机会被伤害。
我想对大女儿来说,最可怕的恶梦就是变得跟母亲一样,用一辈子去偿还对父亲的亏欠,
对先生的爱恨,求取著一位死者和一位失踪者对她说:“谢谢”和“对不起”。
这种持续半生的伤害,我看了都怕。毕竟如果我亏欠一个活生生的人,我好歹知道有天我
能还得起,但如果我亏欠的是脑里的梦魇,我要怎么还?
二女儿也受了影响,但因为年纪,所以影响稍微小一点。她用和先生分居两地工作的“合
理”借口,去保护自己和先生保持在一种稳定恬淡的状态。
可是这种恬淡带着害怕被伤害的自我保护,实际上二女儿很敏感,当她在台南家里看到先
生书架有本年轻人读的爱情小说,她马上质问这是谁的书。
当先生找她好好坐下来谈,二女儿第一个想到的念头是“妳是不是要跟我离婚?”宛如惊
弓之鸟。
小女儿受到的影响最小,因为她没有跟两位姊姊一样,陪母亲抓奸,看母亲受苦和崩溃,
她对父亲的印象相对简单,所以她能用比较纯净的方式去思考眼前的事态。
在小女儿看来,爸爸既然还是家人,他就应该得到家人的对待。所以她选择用爸爸喜欢的
方式,去送爸爸一程。她没有想到,这是对妈妈的背叛。毕竟在林秀英看来,陈伯昌死掉
是报应,她也曾用此刺激大女儿,要她别再胡搞,免得遭受报应。
反过来,自己亲手抚养长大的小女儿,竟然跟自己唱反调。林秀英自认没有做错,她自认
不该有此回报。
可是,小女儿错了吗?
可能错了,但对照家中其他女性,小女儿最重感情,也因此她离伦理教条下的恩最远,也
没有笼罩在报的阴影下。所以她最自由,尽管可能在某些层面来说,她“错”了。
这就是自由的代价,自由就是即使处在一个等差格局的人伦社会,你仍旧选择听从你自己
内心的声音。
当然随着社会发展,听从自己内心声音的人越来越多了。他们可能成为父母眼中的逆子,
某些长辈眼中的另类,但唯有这样的人,才能打破强调报的宿命论。
就像很多时候,哪有什么“和解”和“放下”。一味强调做人就是要懂得放下,懂得和解
,不过是另一种道德绑架。
有时候,自由的意义需要通过明知故犯加以充实。
有些观众无法认同小女儿的立场,甚至像林秀英的弟弟一样,无法接受陈伯昌这个渣男竟
得善终。
我可以明白这类剧情对某些人造成的错愕感,觉得这样的剧情三观不正。
但三观很正的电影,那叫宣教片。用书来形容,那叫鸡汤。
我想反问观众,现实中的渣男都得到报应了?你从小到大遇到的每个坏人有多少死了,还
是大多活得好好的?
假如某部电影让林秀英大仇得报,陈伯昌跟小三死得悽惨,这部电影可以满足观众的复仇
欲望。
但现实中,要是你碰到那些破事,可能你会发现,纠结在报应这个期待,就像接受沉默成
本,无奈活着才是最有实现可能的选择。
比如当我们看林秀英到七老八十才签下离婚证书,是!她没有打破“做夫妻是一辈子的事
”的誓言,这个誓言是她自己给自己的,她信守,但她没有办法要求别人也这么做。
但如果她早点反悔,让自己失信,或许她的后半辈子会活得更宽广,有更多选择。
§结语:做自己不一定要抱歉
我喜欢《孤味》这部电影,因为导演许承杰基本把故事说得够清楚。
虽然有几处,感觉到对李安、是枝裕和等导演有点致敬的味道。做为一位新锐导演,会受
到优秀前辈的影响很正常。
有些导演不愿磨出自己的风格,为刻意凸显自我而出奇,导致故事说不好,这反而令人遗
憾。
尤其观影和撰写这篇心得时,人在异乡。
我的童年在高雄度过,大学在台北读书,多数时间跟家人在南投长大,电影里一幕幕的熟
悉场景,伴随温醇的台语歌,对我来说既勾起乡愁,又抚平了乡愁。
想到当初来异乡奋斗是我的选择,也许有天我会离开,但那是反悔吗?是我没有毅力的表
现吗?
也许是,也许不是。何时该勇敢的犯错,而不是顽固的坚持,这大概是活着最大的难题之
一。
这道难题谁绕得开呢?
我想,能绕开的叫故事,绕不开的叫人生。
网志好读版:http://blog.udn.com/linengreen/156353755
作者: treasuredady (缺血爸爸)   2021-02-12 19:30:00
比看电影还精彩 这篇太猛了我也喜欢缘跟报的剖析 高低立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