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观图文版:
https://cyclops1987.pixnet.net/blog/post/69485570
脸书专页:
https://www.facebook.com/lonerofshadow/
最近《双瞳》上了Netflix,这部20年前的电影在新世代的网络上又掀起了一波话题,大
家这才赫然发现,原来《双瞳》的地位在台湾影史上依然特殊的难以动摇。这段时间,台
湾电影看似起飞了,又沉寂了。我们只能看着人家《与神同行》、《尸速列车》、《寄生
上流》一部接一部的拍出来,而不论是电影工业化还是资金预算,感觉乡民们争吵的问题
始终摆在那里,从来没有获得真正的解决。
而《缉魂》的前半氛围,着实令我想到《双瞳》。蓝灰色的冷色调、抑郁沉重的气氛,更
别说将科学办案以及宗教民俗融合在一起的招牌特色。而技术层面,也从第一颗镜头就令
人惊喜不已。在台湾电影中难得一见的近未来科幻设定,不论是远景都市那种竟然可以弥
漫Cyberpunk气息的画面,还是近距离的电脑、手机、平板乃至于大型显示萤幕画面,都
处理的煞有介事,让片中出现的台北,变的像是好莱坞电影中某个我们听过看过但并不熟
知的某个城市,仿佛最熟悉的亲人一夕之间成为了陌生人,也让这个主轴本该是“爱”的
电影,自始至终都疏离的令人毛骨悚然。
虽说是有些毛骨悚然,但本片最大的惊悚元素差不多在一开始就出尽了。比较可惜,或说
比较不符期待的是,即便后半有一小部分勉强扣回一些神秘,但民俗宗教元素其实只有楔
子破题和误导的作用,悬疑的空间并不多,大致上在中途就可以用科学,或说,科幻的方
式,将整个阴谋推动的原理说完,而且比起《双瞳》撼动人心的连续杀人案和大屠杀,《
缉魂》的格局相对小了很多,甚至可以说这只是一出有点类似八点档豪门争夺公司遗产的
戏码。
虽然骨干偏弱,但故事赋予的血肉还是厚实丰富的。我们可以看到科幻的元素,虽然意识
交换或复制上传的哽,如今也不是什么太新鲜的玩意。我们更可以看到人物为感情而行动
的执著,每一位角色的选择都充满戏剧张力。而这些张力,某程度上削弱了所谓的“犯罪
”或“查案”等比较硬派的要素,让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冷硬的风格,在后半转折再转折的
时候,变的哀伤且温柔。即便出发点都是为了“爱”,但这些角色的爱,有时候却是令人
窒息的,这种“执念”,依旧令人感到一丝寒意,搞不清楚谁才是真正的反派,也导致了
最后意外,却也不意外的结局。
在铺陈结局的过程,其实也犯了“讲太白”的毛病。相信比较敏感的观众,基本上在中段
就有许多线索可以猜到李燕这名角色到底是怎么回事,而万博士的告解和人物之间的秘密
恋情其实也无须演的巨细靡遗。结尾时序倒错的蒙太奇虽然有略为不合理的地方,但戏剧
效果不错。不过配合起整段结局的铺陈,应该是可以做到更诗意、更含蓄、更凄美的感觉
。而贯穿全场的办案或司法审判过程当然也有部分吐槽点,但相信这些都是为了戏剧效果
或故事进行的目的,所做的一些妥协吧。
张震那要死不活的口条,配上他这次的癌症重症病患身分,意外的合适。导演程伟豪这份
使用说明书可说功不可没。而来自中国的充裕资金,导演也完全没有浪费掉,不仅各方面
都堪称制作精良,演员们也都发挥出了相当巨大的能量,就连看起来一脸花瓶样的孙安可
都可以演出性格和口音上的转换。
虽然可能还是不能成为这个时代的《双瞳》,以这部电影的结局来说,本来有点期待梁文
超可以成为未来发展续集的“轮椅神探”类型角色的希望也破灭了。但这部《缉魂》的确
可以算是好看没话说,甚至超越了程伟豪上一部也不错的《目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