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亮/想像台湾的练习册──《台语片的魔力》
https://reurl.cc/odkN1D
近30年来,台湾电影的基调之一就是不断找寻影片、修复与重新论述,台语电影与纪录片
是其中的主轴。
影片代表一种记忆,我们不断地在新出土的影片当中认识台湾,我们也试图赋予这些电影
在过去的文化形构当中的位置,也从此延伸出新的讨论议题,从1990年代的台语电影乃至
相关口述访谈、步入21世纪初期的日治时期纪录片《南进台湾》、2014年更有《危险的青
春》、《三凤震武林》乃至林抟秋经典作品修复版的问世,此外,日治时期纪录片再有《
全台湾》的出版。
有趣的是,随着愈来愈多修复完成的影片出现,更年轻一代的研究者也随之出现,《台语
片的魔力》的作者林奎章就是其中一位。年轻一代研究者如何看待台语电影?我们不妨先
从历史的脉络来看台语电影研究曾有的典范以及近年来的典范移转。
台湾电影的追寻之旅,90年代启程补网
1990年是第一波台语电影研究的起点。
1989年金马奖的策展单位电影图书馆(现为国家电影及视听文化中心)在规划“台语片”
专题时,不但资料匮乏,就连最根本的影片也没有。1990年代开始,电影图书馆成立“台
语片小组”,开始投入台湾电影的追寻之旅,或前进田野访谈昔日的台语电影人、或找寻
台语电影胶卷的下落......。找寻昔日的历史是1990年代台湾社会的时代精神,1990年代
中期开始的“社区总体营造”,以各地方文化中心为单位,透过老照片、口述历史架构一
个教科书没教过的台湾史,台语电影的找寻与此相互辉映。
廖金凤教授2001年出版的《消逝的影像:台语片的电影再现与文化认同》一书,就是奠基
在1990年代基础上的重要作品。这本著作精采之处很多,其中,台语电影当中的符码以及
与台语电影、国语电影背后政治社会意涵的差异是广被讨论之处。不过,笔者以为书中一
段文字深具历史与社会穿透力,是全书的精华,文长300多字,值得反复吟味:
“台语片出现的50和60年代,台湾的社会生活可能是:宁波商人在台北市经营一家绸缎店
;上海的师傅开了一家‘上海老天禄’;国民党警察在学甲的西药房没收了日本唱片;彰
化北上的大学生在东南亚戏院挤著看《六壮士》和《谁来晚餐》;斗六的小男孩在大观戏
院旁卖枝仔冰;桃园的公司厂长迷上美空云雀、小林旭和石原裕次郎;台南的京都帝国大
学毕业生成了台湾驻日官员;屏东水寮的歌仔戏院有人正预告着明天的戏码;云林庙前的
广场放映着《王哥柳哥游台湾》;二水乡成功戏院前的脱衣舞女郎躲避着警察的临检;西
门町中华商场的中学生正在翻阅‘学生之音’的新选辑;台北大光明戏院的新上日片盛况
空前;西门町‘丽宫咖啡馆’里舞客正跳着恰恰或曼波,门外的保镳正结伙斗殴,街角卖
奖券的老兵和擦鞋的小孩,都跑来围观”。
在这段精采的社会想像文字当中(一部分是根据报纸所载的治安事件而来),可以看到几
个关键词:国民党的文化管制、族群、以及台北/非台北的不同文化品味,例如台北的影
院看好莱坞,台语电影在云林的庙前放映、台北中华商场有西洋音乐的唱片,非台北的人
们迷著日本音乐等。
近3年来,年轻一代研究新典范的开展
2017年是台语电影研究另一波转折。
2017年王君琦主编的《百变千幻不思议:台语片的混血与转化》,是19位学者专家集体劳
作的成果,也大致代表年轻一代研究者的研究趋向。相较于2001年廖金凤《消逝的影像》
付梓的时空,16年后的2017年,因为有更多台语电影问世,所以年轻一代的学者也随着理
论的多样而快速发展,翻转出几个有趣的研究主题,一是该书的副标题“混血与转化”就
已点出新的研究方向,年轻一代研究者更为细致地分析台语电影的产制结构、对西方或日
本电影类型的模仿甚至电影中的空间意涵等。二是年轻一代的研究者也赋予性别角色的诠
释更多的讨论,《台南运河殉情记》里的恋爱故事或是台语电影里的“无能男”,都是有
趣的议题。
《百变千幻不思议》出版之后,其中的两位作者也接续出版台语电影的研究作品,有趣的
是,两部作品风格大异其趣。2020年1月,苏致亨先行出版的《毋甘愿的电影史:曾经,
台湾有个好莱坞》以扎实的访谈与史料为基础,堆积出绵密的台语电影史。与之相较,林
奎章年底出版的《台语片的魔力》则从时间空间、类型、剧情元素等面向出发,找出110
个台湾电影关键词,并以词条解释的方式,引领读者进入台语电影的世界,尤其书中有很
多当年台语电影的广告、剧照甚至当年电影公司的商标,图文并茂地让人走入台语电影的
年代。
学术文章多是研究者阅读大量文献后,透过概念将很多细节去芜存菁锤炼出一篇精要的文
章。《台语片的魔力》反其道而行,作者不惧繁琐的细节,反而细心地将之分类并给予解
释,从词条解释当中,可知作者是将已阅读过的大量学术文献咀嚼消化,转化成适合大众
阅读的语言。简言之,这是一本解读台语电影手册。在笔者看来,当文化部、国家电影及
视听文化中心大力进行影片修复甚至在网络上便得以看到部分影片时,其目标不外乎希望
作为历史记忆的台语电影,能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看到。在此情形下,《台语片的魔力
》这种词条解释的书籍,正符合这个需求。
在阅读中想像,在阅读后探问
《台语片的魔力》这本书还可以进阶使用。
这本书的有趣之处,就在于作者好像制作了一个台语电影的拼图,每个词条都是一块块的
拼图,看起来琐碎,但却能同时带有基本阅读与进阶阅读的功能,在基本阅读部分,读者
看到台语电影的有趣或不懂之处时可以查找相关词条,进阶阅读则可以是自我的社会想像
力的练习册。想想本文开头引述廖金凤极具社会想像力的文字,面对这一块块的拼图,对
于过去的台湾,你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或想像?
在想像台湾这个游戏里,笔者试着从《台语片的魔力》词条里拼出几个参考图型,首先是
“冷战”的再思考。一般的冷战定义,就是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Harry S. Truman)
提出极权威胁国际和平与美国安全的杜鲁门主义,因此而形成美国所代表的资本主义与苏
联为代表的共产主义之间的对抗,直到1989年柏林围墙倒塌、1991年苏联解体告终。
对台湾来说,在这个冷战大棋盘里就是以“自由中国”的反共姿态自居,与美国同一阵营
,不过,1970年代面临一连串的正当性危机,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森(Richard Nixon)
访中、同一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判断美国将和中国建交,于是与台湾断交。整个局势的
变化,与国民党政权来台湾之后意识形态的重构、与周边国家的关联都有直接影响。
国民党政权的意识形态有反共、中国化等几个主要支柱。台语电影的内容也因此受到影响
,例如2020年修复完成的《泰山与宝藏》(1965)当中,主题是昔日南洋当兵的台湾人目
睹宝藏,战后他们的后代来到故地寻宝。目睹宝藏的台湾人显然是因日治时期的战争动员
到南洋当兵,然而,在电影叙事的说明里,却是因为“抗日”所以到南洋当兵!可以想见
,1949年开始,原来日治时期受战争动员的本省人与有着抗日经验的外省人共居台湾,国
民党政权开始透过高压的方式描述其抗日故事,电影也是其中一环。
1946年屠光启根据陈铨剧本“野玫瑰”所拍的《天字第一号》,18年之后张英导演将之拍
为同名台语电影。屠光启版的《天字第一号》是在抗战结束的时空背景下,演绎国民政府
的地下谍报人员如何与日本政权的协力者周旋的故事,这部带着谍战外加爱情元素的作品
在当时轰动一时。张英版的《天字第一号》内容大致与屠光启版相同,导演张英与编剧杜
云之都是外省出身。
可以看到,万山不许一溪奔的意识形态控制。不过,其间也有一些可持续探讨的问题,比
方说1965年张英的台语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根据中国1947年蔡楚生与郑君里的同
名电影改拍,电影主题是透过一对夫妇的际遇表述抗日与安于逸乐、贫与富等对照表现一
个中国不同世界的生活情景,上映之际,大为轰动,甚至点燃民心向左翼靠拢的现象。为
什么一部当年讽刺时政的电影在言论紧控,尤其提防左翼言论的年代里可以卷土重来?
官民不同调的台日电影合作
其次,是官方、民间在与日本的电影合作之中相当不同调。战后国民党政权强势植入抗日
情感,经典代表是1952年开始的小学课本课文〈伟大的领袖 蒋总统〉,内容是蒋介石读
陆军军官学校时,日本教官拿着泥土说,这块泥土好比中国,里面有四万万个微生物。蒋
介石气愤不过,反问教官,日本人口五千万,是否也有五千万个微生物住在泥土里?一时
之间,日本教官只有羞愧不已,没想到中国有蒋介石这样的人才!有趣的是,战后到1972
年之间,台湾与日本仍是冷战棋盘上的盟友。
一件有趣的事或可当作国语电影与台语电影的对照。1952年日本脱离联合国总司令部的统
治、恢复独立之后,随着经济的重新起步,电影也重新回复活力,带着青春叛逆气息的石
原裕次郎是战后的大明星。1963年中影与日活合作拍摄《金门湾风云》,正是由石原裕次
郎主演,电影中他担任日本医生,因缘际会到了台湾,见证了八二三砲战。真正的重点在
于日方与台湾对结局各有坚持,日方希望结尾是女主角王莫愁所饰的角色因战争死亡,石
原裕次郎抱着女主角暗喻反战,但台湾方面则是希望石原裕次郎所饰的医生死亡,王莫愁
所饰的角色与国军成婚。两种不同结局,双方各有坚持,其结果就是中影与日方再无合作
。
相较之下,同时期台语电影与日本的合作却不在少数,例如女星白兰出演日本导演深作欣
二的《银翼大决斗》、演员石军出演日本导演汤浅浪男的《怀念的人》、《难忘的大路》
等。除此之外,笔者非常喜爱的导演林抟秋,其作品《错恋》(1960)与《六个嫌疑犯》
(1965)都是根据日本小说改编,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曾留学日本而且其间流连日本的电
影与戏剧,所以电影当中的日本风格自然流露。
1972年日本与台湾断交之后,台湾禁止日本电影进口,直到1984年恢复进口。这一个时空
点当中,台语电影也进入低潮期,民间的台日电影合作不复见。这个年代取而代之的是中
影1970年代为回应台日断交,一连串的抗日题材政治宣传电影,诸如《英烈千秋》(1976
)、《梅花》(1976)、《笕桥英烈传》(1977)等。12年的时间日本电影禁止进口,这
在今天听来不可思议!不过,值得探问的问题也因此而生,原来习惯日本大众文化的群体
怎么办?尤其是日治时期出生的日语世代,他们找寻新的替代品或是舍弃原来的文化品味
?这段历史还存在一些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
农村女性的人生黑白/彩色对照
第三,1960年代国语电影与台语电影的主题与宗旨之间的差异也非常有趣。1963年开始,
时任中影总经理的龚弘开始推动“健康写实主义”,《蚵女》(1963)与《养鸭人家》(
1965)为其中的经典之作,两者都以农村年轻女性为背景,内容都强调了农渔业的现代化
以及光明的未来。
然而却也在这样的年代里,台语电影里却充斥着苦情戏,小孩寻亲、青年男女从南部到北
部发展,但在都会里没有幸福的生活,只有失落甚至绝望破碎的心回故乡等。很有象征性
的对照是1964年《台北发的早车》,电影中白兰所饰的秀兰,跟《蚵女》的阿兰与《养鸭
人家》里的小月都是农村年轻女性,但命运却大不同,秀兰只身前往台北发展,却沦为舞
女。这种与健康写实背道而驰的苦情意味着什么?在政府主导的现代化光明叙事之外,另
辟蹊径从民间观点带出城乡移动的别样观点?
1960年代共同的主题:美国
附带一提,尽管1960年代台语电影与国语电影的主题与宗旨有种种不同,但有一点却是相
同──美国想像。1970年的《家在台北》,描述的就是一群留美台湾学生回台之后,发现
台湾正在发展机会正好,于是决心留在台北的故事。在这里,美国想像就是留学生。无独
有偶,1965年的台语电影《难忘的车站》里,男主角也是赴美留学。此外,1964年的台语
电影《金色夜叉》影片似乎已不可得,不过,从文夏所唱的主题曲歌词当中,可以得知大
致的剧情,这部作品根据同名日本经典名作改编,与原作相同,都是金钱与爱情之间的角
色的故事。原作里女主角阿宫之父原本许诺阿宫与间贯一成婚,不料,富二代富山唯继出
现,阿宫之父转变心意,准备出资让间贯一到欧洲留学,如此女儿阿宫与富山唯继可以顺
利成婚。这一段,在文夏的歌词里可以听到本土化的转化──出资到美国留学。
如果时间在更往前推也非常有趣,台语电影兴盛之际,演员或歌星随片登台带动热潮所在
多有。不过,这可能不是战后才开始的模式,跟电影修复同步,日治时期的报刊也在修复
当中,根据2015年出版的复刻版的《台湾新民报》,1933年5月13日3版刊登了一则广告,
永乐座将放映上海电影《忏悔》,纯纯将登台演唱主题曲。纯纯是台湾第一代流行音乐歌
手,可以看见,随片登台的形式可能自日治时期就已开始。
前面是笔者翻阅《台语片的魔力》时,在其中的日据时期、间谍片、陶君帆、白兰与石军
等词条当中得来的联想。总而言之,《台语片的魔力》可以是一本进入台语电影世界的导
读,也可以是想像台湾的练习册,这里有丰富的线索让你的历史、社会想像力驰骋,接下
来,就换你用这些词条来拼出你所认为的台湾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