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军官与间谍/我控诉 J'accuse (2019 法国片)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20-11-19 06:29:06
去年争议很大的罗曼波兰斯基片,就是在今年凯萨奖缺席却得到最佳导演而引起轩然大波的那部,我终于看了。他好友 Robert Harris的原著英语小说《军官与间谍》An Officer and A Spy谈的是法国 1895-1906年引起两极争议的“德雷佛斯事件”,其中关于反犹主义、排外主义、民族主义、以及军事体制都多所批判。而小说出版后马上发展成剧本展开电影筹拍,用了当年左拉 Emile Zola 著名的报纸社论标题为片名《我控诉》J'accuse。
https://fr.web.img3.acsta.net/pictures/19/09/18/15/43/4685292.jpg
本片针对这篇超有名的左拉社论,还有连串层叠的口白控诉掷地有声、让电影中好多反派角色读报心惊呢!这部电影如波兰斯基一贯地写实、一直很平铺直叙、不怎么多玩花样、就只是组织事件静静呈现、倒是人物间的对戏对话本身就是魅力所在;但它也并不是没有高潮迭起的,反而平静久了高潮一来才令人震撼,而那高潮也就只是很简单的镜头移动或特写聚焦、搭配 Alexandre Desplat的情境配乐加重沈痛控诉的节奏感。话说 Desplat配乐我向来很喜欢一半、却也觉得另一半常庸俗地交差了事,跟波兰斯基的合作呢?算是音画同步高度整合,属于好的那一半。
德雷佛斯事件,是自命“自由平等博爱”立国的法国一次血淋淋现形,让 19 世纪末快速发展歌舞升平蒸蒸日上愈发强大的法国,不得不直视自己其实骨子里仍是个仇外排犹的民族主义国家、甚至仍是个屈从威权无视体制的 ancient regime 国家!尽管大革命已喊完一百二十年、那些建国的原初价值其实都并没落实,而且许多人们尽管嘴上不好意思说、其实潜意识里仍留恋那保守的过去 XD 这事件是个冤案,是取证与审讯程序皆不当下法国军方速判 Dreyfus上尉叛国罪、引起爱国主义者群情激愤、把他终身监禁就想息事宁人,但改革派坚持持续上诉、拖了11年终平反。
话说这事件,由罗曼波兰斯基拍来真令人不禁联想:他是不是把自己比作当代的 Dreyfus?是否觉得自己在美国的性侵官司也是个冤曲?是否觉得他身为犹太人也正在被集体猎巫?是否也完全不愿信任美国司法的体制?是否也认为当代的美国甚至整个西方世界都在两极化地剑拔弩张失去理性中?更关键的、也是全球观众更注意的,是他是否要借此片声称“我没有性侵、是别人干的、但你们已认定了我”呢?这个真相如何谁都不知道,不过我个人认为那也不重要,重点还是看波兰斯基自己拍这片的具体内容诉求了什么,看看这诉求是否有坚守公道的底线。
此片虽是波兰斯基的大导大作,但对我来说和同年另一部德国片《罪人的控诉》的题材与故事构成都是很类似的:两片都有一个坚守专业理性的正义主角、抵抗斯时斯地一整个和稀泥的体制,两片都有大约占 1/3的法庭戏、却有大约占 1/2的田野蒐证戏,两片都基于史实且让主角拜访很多史实人物人、也在这过程中碰很多钉子看见很多人隐藏秘密的焦虑,两片都慢慢抽丝剥茧让整个大时代不公体制与扭曲意识惊悚现形、但两片最后都还是要回到“正义者&受害者”间的道德辩论。所差者,大概就一个是2000前几年的德国、一个是1900前几年的法国,有许多事惊人地相似。
http://www.impawards.com/intl/france/2019/posters/jaccuse_xxlg.jpg
本片受害者 Alfred Dreyfus 由 Louis Carrel 饰演,表现一个奋发向上的有为军官遭到冤狱如何快速苍老,戏份不多却令观众心念;正义英雄则是军情局新任上校局长 Georges Picquart ,由古装绅士风度翩翩的 Jean Dujardin饰演,是整个故事几乎担纲 100% 戏份的单主角,同时也是带着镜头引领观众见识 1895-1899法国军方与社会的说书人。故事以现在为主佐以一点回忆:现在线,是 1895 年 Picquart 新任军情局长上任查案,他查的德国间谍案另有真凶、必须抓到真凶同时平反 Dreyfus;过去线,则是过去 Dreyfus冤案时他当见证人,令他回想之前如何袖手旁观。
局长上任第一课:见识军情局体制有多乱!他们靠的是龙蛇混杂的警察与线人、他们的查案方式像是八卦狗仔、他们查到的资料没有正规呈报机制、他们甚至只有表面服从新局长其实直听上面更大的将军;而他们查到的事情很少认真看待、总是直觉投射成见草草了事、他们对证据的判读与推理也缺乏逻辑、科学方法更不是这些人所能听懂的... 总之,不管有没有 Dreyfus事件,这间军情局都是个病入膏肓的前现代乡民组织 XD 需要他彻底整顿。
局长上任第二课:人说抓到 Dreyfus是本局大功,局长也不多管他冤不冤,只管到底在德国大使馆的通牒案是否真破了?一个法国炮兵专长的通敌间谍真的已抓到?嫌犯范围是有,但长官太早限缩在犹太人 Dreyfus而忽略别人;通敌信件是有,但连结到 Dreyfus太没说服力;真要查起证据,才发现证据已在销毁中只被自己抓到一点点;下令从此证据不能销毁要照程序来,就开始感到所有上司避重就轻、所有下属的消极不配合... 还是只能动员自己人马、要动用局里官僚就要避重就轻神不知鬼不觉顺便采证。
局长上任第三课:这间军情局怎么跟理想的理性中立依法行政完全不一样?为了接触更多被藏起来的证据,须回去拜会前任局长,结果前局长梅毒将死其言也善呀 XD 本局已完全丧失了专业理性与中立、甚至丧失了法国立国的价值,你想追真间谍也没人想理、高层早已自行锁定谁才是匪谍、甚至若大战开打黑名单都已列好马上可逮捕:法国反动者 2500 人、有嫌 100000 外国人、当然还有全部犹太人!只要还升官发财的都会一起堕落、只有将死之人还知道把握机会说真话。
局长上任第四课:重新亲自指挥调查后,很快锁定另有其谍!局长也绝不能像以前随便推理给人扣帽,而是必须设计陷阱诱他现形、最后更是要找到关键证据。只是这证据出来了、比对笔迹明明就是他盯上的 Esterhazy、结果因为军方与笔迹鉴定师坚持一口咬定“笔迹必须是 Dreyfus的”绝不可改变!这里最炫的是 Matthew Almaric饰演的鉴定师,他针对人人喊打的 Dreyfus“笔迹像你就是你、笔迹不像就是你伪造”;但只要把姓名遮住时,他的鉴定专业又都复活了 XD
https://fr.web.img3.acsta.net/pictures/19/11/29/11/33/2371771.jpg
局长上任第五课:局长略施小计套出了鉴定师的鉴定、已罪证确凿就是这位 Esterhazy!谁知当证据呈交给一众军方高官时、人人突然都摸摸鼻子聊天打屁转移话题了起来... 大家有的劝退有的暗示有的威胁有的偷天换日、人同此心统统都要力保 Esterhazy安全下庄!诶诶这可是真间谍耶,就算军方有计画想害 Dreyfus、就算法国人都想看犹太人受罪、咱情报本业抓间谍也不顾了吗?
局长上任第六课:和自己人马上一次法国艺廊,以艺喻案说明“赝品”和“复制品”是不一样的,而高层判 Dreyfus叛国罪靠的就是纯捏造证据、而且军事法庭完全不审真伪也不给抗辩的!军方可以捏造证据给军法官看,但消息来源托言国家机密对外须要保密,这种军事审判根本军方说了算 XD 有罪定谳后军方下令快速销毁证据,但闲散情报局办事不牢留了一点证据被主角发现、突然间令整个军方高层非常焦虑。
局长上任第七课:主角要找真凶、要还 Dreyfus清白;高层却只想息事宁人,不想要扩大丑闻。当主角指证历历说真凶是 Esterhazy,在证据面前没人会明言否认,只会旁敲侧击暗示他罢手。为什么高层都这么怕?他们真的很恨 Dreyfus或很爱 Esterhazy?其实那都是小事,说穿了就是下不了面子、怕我们堂皇荣耀的法国军方很难堪。话说不长眼睛的主角你又为什么在意这么坚持?就只是为了个像猫狗般毫不重要的犹太人?
局长上任第八课:“别再理 Dreyfus,这是命令”,没办法军中就是这样治理的,所有体制法令最终都只放好看,说到底一切还是长官最大叫你往东你别想往西!民族主义与军事统治的国家,托言爱国的命令永远是最大,可以妆点一切在上高层无理无据的难堪;而在下的基层也已完全内化这 ancient regime 老王国逻辑:“他们是统治者,我执行命令;他们叫我杀人我就杀,我杀了可能会痛心,但不是我的问题,这就是军队”根本平庸邪恶只差汉纳鄂兰来书写 XD 只是主角也帅气回应“这是你的军队,不是我的”。
局长上任第九课:你还敢查?高层也没脸正面拒绝你,那就直接扣留证据让你碰不到、把你阻绝于所有查案的资源、给你安插很多任务一再调职让你很忙。不但主角行踪被跟监、主角信件被拦截,军方还自己扭曲证据破坏调查、再把扭曲证据的责任栽赃给主角,明著对主角人格追杀把他私生活抖出来公审、暗里直接派人把主角家给抄了。就算 Esterhazy渐渐罪证确凿军方渐无法否认,也一定要把他咬成 Dreyfus的同谋;宣称有证据但又称机密不能拿出,其实根本以权势凭空捏造。
https://fr.web.img6.acsta.net/pictures/19/09/18/15/43/4671252.jpg
局长卸任第一课:在军方已走投无路,找上 Vincent Perez饰演的律师 LeBlanc,他唯一建议是“诉诸公众”不能傻傻倚赖体制,这才发现体制外的民间与政界改革派人士可多了:有下议院议员、有未来总理克里蒙梭、有 Dreyfus的哥哥、有出版商 Charpentier、最后最重量级的当然是大文豪 Emile Zola !热血镜头达至高潮当然要阅读左拉光明报社论《我控诉》J'accuse... !而且本片这一路阻碍调查的每人都要一镜接近镜头冒着冷汗读一段、仿佛正义女神已经盯上你们准备正法吧!
局长卸任第二课:舆论压力终于逼得政府重审 Dreyfus案,开始上纲成庭内的军方面子保卫战、以及庭外的左右暴民社会战!“左拉去死”与“犹太人去死”、乃至烧稻草人烧书报烧出版社通通上演了,更糟的是己方律师当街被小贼枪杀、是不是军方买凶谁也不敢说!庭内的军方则展现空前团结不停心战喊话、诉求我们军方保家卫国劳苦功高怎能受侮辱、受军方保护还来骂军方多不知感恩、要真不信我们军方那我们都辞职让法国被占领好了 XD 以威权与爱国号召民粹的军方什么都说得出口、独独理性的证据与推理就死也谈不出口。
局长卸任第三课:这是最苦涩的一课,因为军方死也不认错的偏执孤心要化作具体代表对决主角了!这代表,就是他上任局长时一路随侍的副官、那位“高层叫我做什么就做什么、即使杀人也只会怜悯而不会内疚”的副官。副官也许不是恶人、只是打从心底出卖性命也要捍卫军方的荣誉,说谎说到底终被拆穿时仍绝不抗辩或认错、只靠“决斗”老方法以荣誉和稀泥、决斗赢不了荣誉挂不住、终究只能自杀而死假装没人看见以保个颜面。原来“颜面”对法国军方如此致命地重要?主角领会了、也谅解了、此后遇到再多决斗挑战都能心平气和了。
局长卸任第四课:随着民间法律的介入、随着民间政客的监督、随着民间左派知识份子的运动,主角终于知道真理终会得到伸张、军方斗得越激烈越表示他们已然是困兽,我们但怀信心与耐心坚持走下去、这封闭极权的军方终究会被改革的。军方最后一招是类似“认罪协商”的赦免,采高姿态赦免 Dreyfus让他回家序天伦,你仍有罪但我们开恩饶你快快识相接受吧;但主角理性已战胜激情、信心已战胜恐惧、是非已战胜算计,建议 Dreyfus“与其早回家却有罪、不如晚几年回家却清白”,毕竟平反的改革善果已在眼前了。
局长卸任第五课:又七年官司,政党轮替已到 1906 年,Dreyfus 胜诉平反复职成少校、主角查案平反有功高升了将军,但改革并未完成仍要努力:Dreyfus 基进问起“你离职七年年资都补足、我冤狱十一年却只补一点?我应升中校却仍是少校、仍然因为法国排犹吗?”这还真把主角问倒了。到最终,主角仍是在玩一个政治游戏救出该救的人还他人生与清白、但 Dreyfus更加基进地追求一切体制伦理应该怎样就该怎样。也许,尽管 Dreyfus的身体是受害者,但他的心理才是永不妥协的进步化身吧?想想就算到了 2020 的法国,难道不仍处处需要批判质疑 "J'accuse" 吗?
https://fr.web.img4.acsta.net/pictures/19/11/29/11/33/2339015.jpg
我看整片下来是看得热血沸腾觉得精彩连连,喜欢它非常商业片取向的法庭与办案切入点,尚杜贾当演上校局长 Georges Picquart 这主角个就很像一位现代警匪片或法律片的正义斗士:他风度翩翩、他刚正不阿、他坚守原则、他卷起袖管、他思考灵活、他略施小计、他择善固执、他无畏强权、他温柔深情、他身手矫健... 一部现代警匪片的跟监办案放饵钓鱼与警匪追逐、以及一部现代法庭片的慷慨陈词针锋相对与小虾米斗大鲸鱼,这片统统都没少!只不过它发生在 1895-1899的法国而已、本片那得奖等级的服装与制作设计栩栩如生重现了那富丽繁华却自尊自大的风情。
一部法庭剧,控辩两方的攻防还是其次,往往更引人关切的是它投射出的社会意识:到底在这个社会里,人们认为什么是有罪的、什么是美善的?人们希望保护什么人、相应地又希望惩罚什么人?而从这些个人投射到群体,人们希望这个国家走向什么方向、而相应地要把国家的剑指向哪方?这一切,拿“德雷佛斯事件”来谈真是一场历史认证过的惊天大戏!以法国法庭剧题材来说应是戏剧化第一名!只是呢,此事件有点太黑白分明、军方捏造证据坏得太明显、Dreyfus 又清白完美坚持无罪毫无缺陷,是个“国家机器”压迫“完美受害者”的故事,说穿了争议很小。
就题材来说,相比之下我还更喜欢同年法国推出的另一部法庭片《戴着脚镣的女孩》,那虽是个青年导演拍摄的法庭小品谈个小案子、但女主角行事作风充满争议绝非 Dreyfus这种“完美受害者”,反而给我们更多模糊空间去挑战主角与观众的理性:这人看起来就不是个好人、这人许多行为言论也很争议、这人也不是没做过其他坏事情... 但,这些外围的形象与过去、足以成为“间接证据”去证明他真有犯眼前这个案子吗?这样的法庭推理与陪审风向真的 OK 吗?
谈回罗曼波兰斯基,他拍“Dreyfus 事件”为电影真有要为自己明志吗?有要以 Alfred Dreyfus 比喻自己受害处境吗?我想那差得远了 XD 本片主角 Dreyfus是意志坚定价值清楚无畏强权的,他勇敢面对司法且监禁外岛受尽冤屈从不改其志,他面对体制不公仍坚持说自己该说的话等待迟来的公道,而关心他更关心法国公道的改革者也绝不会放着体制的腐败不管... 这“完美受害者”身段,真的是波兰斯基的写照吗?如果是的话,他拍完片要不要就去面对司法还他清白呢?
https://fr.web.img3.acsta.net/pictures/19/11/29/11/33/2279743.jpg
大家都知道不会,于是波兰斯基的法庭永远开不成、场外的两派对立也永难落幕,话说尚杜贾当接拍《我控诉》的时间和他与 Adele Haenel 合作的《鹿皮奇谭》刚好衔接得紧紧地 XD 如果不想太多,《我控诉》是部格局宏大、节奏紧凑、演出生动、叙事写实、制作精美的历史法庭警匪片,可以投射我们当代对一切极右排外的忧心、与对国家机器压迫良民的愤恨,而且这故事看似人物众多情节复杂、其实它的正义辩论简单清楚宛如童话 XD 这种片,我就称它正义爽片了,看得还真爽。推荐喜爱尚杜贾当与法国大叔的观众欣赏,法国中年男星一字排开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cRpwG6Nl8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