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我们的青春,在台湾Our Youth in Taiwan

楼主: ueiwei (盲羊)   2020-10-01 16:11:27
《我们的青春,在台湾》(Our Youth in Taiwan)上映的时候在我脸书上有许多的讨论
,但大概是当时没很想要看这样题材的东西,就没有进院线看,只是爬了爬文章,想说等
租片或串流。
后来,它得了当年金马纪录片大奖,引起轩然大波,又在脸书上看到一大堆讨论。有些文
章我看了,有些我没看,但热闹的讨论是让我这个没看过电影的人,对这部片的内容已经
有许多印象。加入catchplay+会员之后,就把这片收入待看,可直到昨天看完《幸福定格
》,才忽然有动力点开这片来看。
《我们的青春,在台湾》确实如我所知道的那样,由导演傅榆、支持台独青年陈为廷和在
台湾读书的陆生蔡博艺三视角组成,记录的时间长达五年(从2012-2017年),敍事事上
分成几段:地方社会运动、串连型的学生运动、反服贸行动,到太阳花学运可以说是一个
高潮和转折,接下来陈为廷和蔡博艺都有意从体制外的反抗倡议转向体制内的改革(参与
选举),但两边都失败,以致于一路追随他们身影的导演傅榆,必须回到自身的视角,重
新梳理这一整段旅的意义。
只是看结构的话,其实就像此前阅读文章那样,觉得这部片保存了同世代人一部分的集体
记忆,并透过导演自述去问:民主是什么?社会运动的意义何在?但真正看完约两个小时
的长片,才能真感受到这片所以引人讨论的原因:它的真摰。
一开始导演的声音,她说的话和视角,都令我有些尴尬和出戏,但随着故事推进(他们一
起出发去中国和香港、太阳花运动时候对不同立场的观察、蔡博艺陆生身份引起的问题到
陈为廷因性骚扰退选的事件等),却渐渐可以从她的位置去听和看,可以理解她为什么要
成为这部片的第三视角。
因为唯有如此,《我们的青春,在台湾》才不会成为一部失了焦点的纪录片。它不是导演
预先想的那种“记录社会运动如何产生影响”的纪录片,它也不是“陈为廷和蔡博艺”的
传记式纪录片,它是关于“一个民主启蒙”(导演自己,也是同世代许多人共同经历)的
纪录片。
就像电影里拍下太阳花运动期间立法院内的小政府,就像太阳花运动后陈为廷像流星一样
一闪而逝的影响力,像蔡博艺在淡江大学与网络上受到的各种质疑(有体制上的、有民族
主义上的),像当时马政府和立法院长王金平对太阳花学运的回应,也像当时所有到场与
在家关注的群众...。民主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小群人的事,有时候不公平不正义
可以藏在其中,有时候民族主义带来的歧视可以藏在其中,激情是一时的,而激情消退后
的现实是残忍的。民主是“每一个人”亲身经历才能理解的事,其中包含了大量迷网和失
望,但就像电影最后傅榆与陈为廷、蔡博艺的对话一样,最终你会会理解到“不要把希望
放在特定的人身上”,因为人是会不断前进和改变的,而“民主”是一个体制,它可能好
、可能坏,能让人有希望、也时常令人生气。
虽然晚了点,但还好看了这部电影。虽然看完也写不出什么厉害的文章(印象中有许多人
都写出厉害的文章了),但还好没有因为知道太多而错过。推荐给所有人。
***
这里是我的乐园:
http://tzuyang1222.blogspot.com/2020/10/our-youth-in-taiwan.html
FB:
https://www.facebook.com/ueiwei/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