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雷] 《牧者》同志与信仰的矛盾

楼主: KevinMoleaf (陆坡)   2020-09-29 18:05:58
图文版请于连结:
https://kevinmoleaf.weebly.com/2599123383332873541335542/1766480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神的子民和追爱世人,在刺骨道路上的牧羊者
电影英文名:The Shepherds
2019年台湾成为同志婚姻合法的国家,除了是一项婚姻自由的里程碑以外,也象征尊重与
认同他人性向让向来保守的华人与东方社会前进一步,也给予同样困境的日韩等地同志与
性平者再次看见一线希望。但同时也看出关于保守派对于男男女女的结婚还是无法苟同,
尤其是披着家长外皮持反对声浪的宗教团体。
纪录片《牧者》是一部从“既是信教者也是同性恋者”的观点去看在2018时同志婚姻尚未
合法,甚至在更久之前以同性恋基督徒为主的同光教会,在这近年来努力在各方宗教与同
运团体越来越对立之中,如何找到其中自我的定位,在信仰与性向中找寻神指引的方向。
宗教信仰与时代演变一直以来都是一项拉扯,它们有着传统的美德和引人向善的基础,甚
至在危难和灾害中有着安慰人心,且强大的动员力。但同时也因为一些食古不化的僵化教
条,而使得部分与时代脱节,例如对于女性的教义和种族对立的各种叙述都可以明显看出
,在经文出现之时的国家制度和社会的结构。
但在如今努力做到人人平等,开放与自由风气的民主社会,经文的解释是否该有所改变?
除了外在人好奇,也是这些宗教信奉者一直以来讨论的热门话题。
圣经就很符合这点,在许多时候圣经上的经典直议之下有点荒谬,但在寓意上又有着启发
性,在更脑洞一点激发了许多艺术与影视创作的灵感,甚至多元的解读性。
其中对于“同性恋”一词,几乎在天主基督信仰中,是个相当不好避而不谈之事,甚至打
从台湾开始探讨同性婚姻之时,就可见基督徒拿着婚姻神圣不可侵犯的旗帜,来表达不满
,而这也使很多人好奇的是:基督徒难道没有同志?或是这些同志基督徒的声音在这个神
爱世人的信仰中失去了他或她的话语权。
《牧者》是一部特别的纪录片,它的特别不是说拍摄的手法与方式有什么过人之处,而是
它拍摄了一个在台湾少被看见的主题:“宗教信仰下的同志”。
电影以同光教会中的牧师或信徒的个人生活或传教信仰的一天为主题,可以看见香港台湾
两边跑的牧师夫妻、不在教会后决心转换跑道面对迷惘的牧师、与同时在教会与工作两边
努力的同运女孩。这部纪录片将他们对于自己是同志或对同志友好,在台湾基督教中少数
且弱势的一面,和他们努力去证实神爱世人不分各种性向与性别努力坚强的一环。
同光教会事在1996年时由一位异性恋女牧师杨雅惠在神学院毕业后创立。同时它也是全台
湾第一间同性恋与多元性向都可包容的基督教会,让同志基督徒可以有自我的安身之处。
但当时宗教保守的社会与氛围,让接受同志的杨雅惠牧师遭受许多艰辛,在2008年离开人
世。她所创立的同光教会,则继续随着时间保持着她神爱世人不分异同的理念,先后有了
第一位出柜同志牧师,也与国内外同志友好教会进行交流,每年同志大游行也会一起走上
街头。
传统基督教派因为宗教立场做出了许多反同言论和集结的声浪,让许许多多原本就处于弱
势的同志团体备感不满,形成越来越多冲突的两方对立。在《牧者》电影中,正处在这段
同婚讨论热烈的过渡期,这也使生为同志同时也是基督徒的同性恋与同性恋友好的同光教
会有着尴尬的局面。
但他们仍以有限的力量努力的发声,试图让同志群体了解基督教中并非少数人那样偏激,
同时也以自身的家庭和经验,试图让不了解同志的信众们看见除了宗教之外这群同性恋者
对于追求爱与平等的一面。
同志与基督教,甚至其他宗教和性向其实都不是绝对的,或许都有那些看不见仍需改善之
处,但当把其中一方往死里打,不是同性恋的胜利,也非基督引人向善通往天堂的道路。
在这同婚通过后的一年回顾在《牧者》纪录片中,对于宗教信仰和性向,甚至见到过往激
烈的教徒穿着白衣摇旗呐喊的过往,如今同婚通过后,没有世界末日、台湾依旧又湿又热
、孩子还是会叫爸爸妈妈。也许前进一步很难,但该放下的也许是那过往对于彼此的成见
和妄想的魔鬼,彼此各踏出那认识的第一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