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是影视相关专业,分享一下个人想法给大家参考。
文章有点长,但字句都是带着遗憾的肺腑之言。
(内文应该没什么雷,至少不会是大家在讨论的重点)
/
先讲结论,IMAX的票价绝对值得。那个画面、音效、跟银子砸出来的实景效果,当成影视
科技博览会都值那个价。
但你看完后会说好看吗...... 我想可能不少人(如我)都会不知道如何开口。
因为对能掌握的事物下判断很简单,但随便对不懂的事物下判断;就显得很脑冲。
所以可能不少人不是因为认同或不认同给出评价,而是因为根本看不太懂所以给不出评价
。
/
如果我们站在“研究”、“讨论”的精神上去看待作品开启的对话,那诺兰唯一的竞争对
手就是他自己,无出其右。
但问题是,这样的目的是电影主要的意图吗?
就我们一直以来的观影经验而言,显然不是。
这些讨论和研究都是“附加价值”,是“戏外”延伸的乐趣。但这些乐趣要建立在很重要
的前提上是 —— 大家喜欢这部电影。
/
当我们真正站在审视“故事”的角度时,它和导演过去的作品相较根本是要被死当的表现
。
(当然实际原因我无从得知,但我想跟他弟弟缺席脱不了关系。)
我们看到李奥纳多跳入最深的梦境、看到马修麦康纳对著录影溃堤,那些情感都是我们能
深深“同理、同情”的。
原因无他,因为剧本有确实的建构这些角色。
我们先看到主角被过去纠缠,或是对“一小时抵七年”感到焦急,而当后果击中主角时我
们可以深切的感受他们面对这些事情的重量。
但同样都是要拯救人类,为什么天能里口口声声说著“世界毁灭”、“第三次世界大战”
,却没有星际效应里一半的让人紧张。
因为说白了,我们根本don’t give a shit.
/
我们不知道主角的背景、不知道他的动机(拯救世界这种‘超人’道德没人能同理)、不
知道他的弱点(让观众同情的关键道具),而且我们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在让人投入
故事前,无论什么后设意义都是白搭)
相较之下,我们对凯特亲近多了。我们看得见她的恐惧、愤怒、跟让她动起来的动机(Ma
x)。
甚至连主要反派都比我们主角有血有肉多了。
我们唯一跟主角相同的就是和他一样,一片空白的进入这个世界。
然而他理解、应用这些世界观设定的速度又把我们扔在后头,留我们一头雾水的尝试跟上
。当剧情推的越后面,我们也只有被推的更遥远。
/
只不过,这样试图“跟上”的效果会营造出另一层错觉,而且是必须搭配画面上完美的执
行才有的 —— “我的老天这好厉害..”的错觉。
飞机都拿来撞、车都那样开了,这执行能力还不够完美吗?
当片中一切的细节都被服服贴贴的呈现出来、一切的情景都极尽可能写实的实现、再搭配
IMAX那作弊的沈浸感,一个可信的世界就在二维的萤幕上被创造了。
但这并不是电影的常态。
因为往往担起这个责任的是主角,是我们融入进主角的视野进而产生这个沈浸感。
但诺兰就...他就用钱把这个世界盖出来了...
我觉得主角在制作访谈中讲到一句话可以很贴切的描述这种疯狂错置:“这根本是一部纪
录片了。”
这个错置会导致一个现象是,大家对这个“世界”很热衷,但却没人在乎主角在想什么。
这也是整部电影让人感到最有违和感、也最抓不到“到底好不好看”的地方。因为我们审
视电影时,从不曾对于投入角色与否这么宽容过。
/
这时可能有人会说:“这是谍报片,不是剧情片,你看错重点了。”
不,这样才是真正的看错重点。
因为故事就是故事,这些类型都是包装的糖衣、只是给角色们发挥的布景。会直击我们心
中的,永远都是我们对剧中角色的感情。(007、金牌特务、不可能的任务等等)
我们从不需要搞懂星际效应最后的多维空间是怎样,或靠全面启动里梦境的原理,来告诉
我们主角是不是倒大楣了、或这些角色在哭什么。
相反的,我们只看到主角横冲直撞在世界各地出任务,做了或被做了一些酷炫的事情,却
从头到尾看不到他到底在想什么、在乎什么。
所以无论危机有多大、使命有多重要,都不会改变他其实只是只比较好看的无头苍蝇而已
。
/
那问题来了,这些别的导演拿来经营角色的地方他拿来干嘛了?
他拿来讲设定了。
这点才是这部片真正的硬伤。
铺天盖地而来的解释对白,没说我还以为我在看TED Talks。
从第一次任务结束、不明所以的实验室、到莫名其妙跳出来的小队长。
大家见面就是装模作样的往主角(也就是无知如观众我们)开始灌专有名词、地名、时间
,资讯炸好炸满。
连不彩蛋的彩蛋人物唯一的出场理由,也是来硬灌资讯。
对比之下,星际效应片中的工程师一张白纸凹折就让人明白黑洞为球体的理由。李奥纳多
散个步、装个逼我们就知道梦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会有什么后果”
剩下的都是将这些规则应用进剧情之内,成为推动故事的工具。
而且最大的重点是,这些解释都会“尽量”被营造的不留痕迹(饰以精巧修饰的对白或桥
段。像是全面启动里,主角问新人她的图腾是什么的桥段。)
因为“解释”,永远都是戏剧中虽必要,却也是最不戏剧的环节。
而无论原因为何,这次诺兰的手段比过去任何一部作品都还要粗糙。这对于观影来说,就
像一道完美烹饪的佳肴,但里面却满是碎蛋壳的让人困惑、失望、又不满。
“别理解它,感受它。”
我想这部片自己也明白它问题出在哪了。
/
最终,我们回头要说这是不是一部好片。
我想成也诺兰、败也诺兰。
他胜在对于故事世界的坚持,建构出了没人造过的恢宏世界;但也跌在对这些细节死守不
放,捏断让我们用情感去感受的空间。
看不懂电影不是观众本身理解能力或知识背景的责任,是导演的责任。
既然后设如全面启动,完美的将电影的本意诗意的比喻了出来 —— 植入一个小小的想
法,让它在心中扩大茁壮。
那我想这次诺兰只造了一场漂亮的梦,但梦醒后,在我们心中却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