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雷] 强迫症患者看《怪胎》

楼主: angsss (ans)   2020-08-27 23:57:37
我是一位接受治疗的强迫症患者,最显著的症状是洁癖,跟角色很相似,但轻微很多,我
出门不用穿雨衣、戴手套,非疫情时期甚至可以偶尔不戴口罩。
从我的观点来看,陈柏青跟陈静真的很严重,因此很期待电影会如何处理他们与疾病相处
的方式。但电影看完之后,可以感觉到导演其实并不懂强迫症,也没有打算好好讲强迫症
。《怪胎》里的强迫症,很扁平、很符合社会大众对强迫症的想像,但不符合疾病真正的
样貌。
在细谈之前,推荐阅读这篇文章:
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timefortune/76781
《强迫症(OCD)最大的谎言就是它“很有趣”》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就像导演在访谈说的,这部片用强迫症把观众勾进去,看一看才发现“你是要讲这个喔”
这没有问题,但是,既然《怪胎》在宣传时把这个疾病当成卖点,观众多少会带着“可以
透过这部片了解这个疾病”的想法进戏院,在这样的状况下,电影至少要承担一些社会责
任。
既然电影谈了强迫症、演了强迫症,还演得很严重,那怎么还可以不把这个疾病讲对、讲
正确,至少不要误导观众?
既然有人说从陈柏青痊愈之后都是幻想或都是梦,不合理也是接受范围,那以下都只谈第
一幕──陈柏青痊愈之前。
国内外临床使用最频繁的强迫症评估工具“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中的症状检核表,总
共要检核58种症状,“排列整齐”只占“强迫思考”和“强迫行为”的各一项而已。
不只填写检核表,还有其它工作要做。简单来说,诊断是否为强迫症是一个谨慎的过程,
《怪胎》里却仅用“看了这些图片你有多不舒服”如此狭隘的表现带过,就像很多人会在
社群网站上“炫耀”自己“有强迫症,所以家里很整齐”一样,渲染大众对强迫症的刻板
印象。
强迫症真正的痛苦之处,不只是要出门要穿雨衣,不只是洗澡要用刷子刷,不只是看到蟑
螂会逃跑(这不是患者也很多人会吧),不只是这种显而易见的怪异行为。
而是一再的焦虑、怀疑、检查和重复。
如果是陈柏青到陈静家那一场戏,陈柏青很有可能进家门脱口罩前要洗一次手、脱口罩和
雨衣后要洗一次手、脱掉手套后要洗一次手、把包包挂起来要洗一次手、碰陈静的电脑前
要洗一次手。
不是这样就好了。
洗了这么多次之后,患者可能还是会对自己没洗干净,或是又弄脏了,而感到焦虑。
陈静和陈柏青确实不断地在打扫清洁,但他们从来不怀疑和检查,从不怀疑自己“又碰到
脏东西”、“遭受污染”或“没确实清洁”。
(研究显示,八成的强迫症患者会有“检查”的强迫行为,比例高于六成三的“清洗”)
真正的强迫症是琐碎而折磨人的。
既然两人都觉得家门外很脏,出门要穿雨衣戴手套,在捷运站会为了不要触碰到其他人而
放弃搭电扶梯、改走楼梯。那陈静怎么还会穿着容易摆来摆去、触碰到路人或路边垃圾桶
的“伞状宽袖雨衣”?
如果陈静觉得家门外很脏出门要戴手套,利用手套隔绝脏东西,那怎么会让陈柏青穿着手
套碰她的电脑键盘?
如果觉得家门外很脏,为什么还把衣服晒在跟外界空气流通的院子,任由衣物沾染灰尘?
还有很多细节,板上也有文章有提到,就不赘述了。
同样以洁癖为主要症状的我,会避免去任何肮脏、拥挤、有很多垃圾的地方。我会记住家
附近街道的倒垃圾时间,出门或回家时间都得避开垃圾车和倒垃圾的人潮,哪怕是已经倒
完垃圾的人,我也很害怕。如果不小心遇到了,我会躲进路边的便利商店,无论是十分钟
还是半个小时,我都等,一定等到垃圾车离开、人潮完全散去为止。
我只要看到那些对我来说代表肮脏的东西就会非常焦虑,更不用说身处其中。而且我知道
,如果不小心碰到了,或“我以为我碰到了”,我就不得不、无法控制地花大把的时间清
洗。
《怪胎》没演出来的是,陈柏青和陈静去完垃圾场,不只是被蟑螂爬到脚上、大叫一声引
人发笑就结束了,他们回家后可能要花三到四个小时,洗两到三次澡,清洗所有曾暴露在
垃圾场的东西,清洗所有洗澡前不小心碰到的家用品、门把、电灯开关。
在小吃店吃到头发也不是把面吐出来就结束了,他们可能在回家的路上都不能吞口水,回
到家后要刷好几次牙、用漱口水漱好几次口。
强迫症的表现非常多种,导演选择了最简单、好表现的那几种,却没有认真去了解这些表
现背后的脉络。
《怪胎》中的患者没有表现出“不断地强迫思考和焦虑”,他们的生活只要遵守自己的
SOP,看起来就相当自在,这是我认为本片诠释强迫症非常扁平的原因。
这个疾病不是只是很在意整洁、很在意整齐、很怕脏这么简单而已,
它是因为引起焦虑的想法/冲动/影像(觉得脏)不断出现,为了消除焦虑而不得不
做出仪式行为(检查、清洗),却因为反复的仪式行为,失去自由时间、精力和意志,所
以持续导致痛苦的疾病。
也就是“不做很痛苦,做了更痛苦”。
我很好奇,导演开拍前有至少跟一位病患、病患家属,或精神科医师好好聊过吗?剧中疾
病带给角色的痛苦,跟现实实在相距太远了(尤以他们的程度来说)。
《怪胎》并没有要忽略强迫症的痛苦,这件事透过陈静说他“受不了就自杀”可以得知,
但只有角色“讲台词”而已,当痛苦是用“讲”的,观众无法深刻感受到他有多痛苦、痛
苦到愿意以自杀做人生的结尾,也无法理解他的负面情绪是从何而来。
陈静和陈柏青明明有太多地方可以透过这个疾病表现点什么、演点什么,但他们仅仅是躺
在床上说“你不觉得很不公平吗”、“我会自杀”。
就这样。
强迫症最终只是导演塑造本片“可爱奇怪又奇幻”风格的手段,不是这样不可以,当然可
以。并非讲疾病就一定要很悲情,我也是被诙谐有趣的预告片所吸引进戏院的,只是《怪
胎》绝对可以讲得更多。
电影可以可爱,但强迫症并不可爱。
或者,想要塑造电影风格的话,将主角设定为个性龟毛、偏执的人也可以,为什么一定要
消费强迫症呢?如果这部戏想要透过强迫症表达的,是“热恋时互相吸引的特质”,绝对
有比消费强迫症更好的办法,偷吃步地直接拿疾病当背景,未免也太便宜行事了。
如果导演真的认为强迫症可以拿来比喻爱情,一定要用,那是不是至少不要加深大众对强
迫症的误解?
有人说强迫症“是引子”、“是包装”、“只是设定”、“是象征”、“只是寓言故事”
。事实上哪一部电影不是由各种设定堆叠起来的,为什么偏偏“强迫症”这个设定可以没
讲好、不符合,却被原谅?因为它看起来很可爱?很有趣?很怪?
前面有人说“板上一堆患者拍手叫好”,所以想发文说点什么。
其实再更前面明明有一篇文明确提出片中对强迫症的描述和现实有落差,结果被底下嘘“
吹毛求疵,无病呻吟”,看了真的很委屈。
我真的无意要吹毛求疵或放大检视,而是本来大众对强迫症的理解就不高(经常看到社群
网站上有人误把强迫症当成一种炫耀),再加上本片重重的误导,会让观众对这项疾病产
生更多的误解。
强迫症是痛苦指数相当高的疾病,也很容易共病忧郁症。
社会大众与亲朋好友对患者的同理与支持,对强迫症的治疗非常非常重要,一知半解会让
患者更痛苦。
本文专业知识相关的内容皆引用自:汤华盛、黄政昌(2005):薛西佛斯也疯狂:强迫症
的认识与治疗。
作者: youknowwho02 (喔耶??)   2020-08-28 01:04:00
由于对OCD有些了解,观影时也感觉疾病在这里处理得有点太轻盈,甚至设计成笑点,观众被逗笑的时候其实会有点不舒服...
作者: sharline1013 (Sharline)   2020-08-28 15:54:00
看起来他们连普通洁癖都称不上,外出手套碰电脑我事后肯定要用酒精好好擦一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