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版请于连结:
https://kevinmoleaf.weebly.com/2599123383332873541335542/4339865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水泥是父亲身上的气味,也是掩埋生死的崩坏
电影原名:Taste of Cement
战争带来的是一切苦痛与日常的崩坏,在经过二十世纪的乱世后,看起来世界获得了安逸
,但却有着大大小小的苦痛,不管是暴政屠杀、自由抗争或宗教政权杀戮,战争带来的依
旧只有不幸与没有尽头的哀愁。
2017年的以叙利亚战争为主题的纪录电影《水泥的滋味》,不直接描写这场国家内战,而
是以因为战争而必须避走他乡的叙利亚建筑工人来侧写这场战争中人民的苦通和哀伤。而
这也是在这场战火中最容易被人遗忘的底层工人的日常,导演不借由访谈专家或询问工人
对于家的感受,而是用侧写日常与一位年轻建筑工读起它所思念同样也是工人父亲身上的
水泥味,作为整部电影的核心。
经历过那么多历史伤痛好不容易迎来平和,却只是因为我们并不是在远处正受到战乱之
苦的人民的自以为。
叙利亚内战是从2011年开始至今都未停止一场将尽快十年的战争,这场战争之源可以追溯
到1970年甚至更早的专制极权跟宗教矛盾,但在现今几年反而因为美国与俄罗斯等多国干
预叙利亚内战,变成了一场国际角力与没完没了看不到尽头的战事,在国家将变成了焦土
后,许多人民只得逃往多国寻求安逸,而也有不少人被迫离乡工作试图让家乡妻儿可以温
饱。
《水泥的滋味》是一部相当具有导演特色的纪录电影,它抛弃了许多直接描写战争与战事
的叙利亚国内,而反之描写因国家内战被迫到邻近它国工作,底层工人的生命故事。不透
过访谈与工人对话,或是写实的拍出这群移工对家人的想念与害怕,转而用许多写意与画
面带出讽刺次与矛盾感,还有哀伤。
例如工人早上在大楼上头工作可以暸望一整片漂亮的沙滩大海与车水马龙的城市,但在夜
里却得回到地下室的集体住居,在阴暗的角落开盏小灯借由手机观看家乡的状况。
电影拍摄的是一群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工作的叙利亚移工,他们每天的生活都是跟着自
己建造的这栋大楼,将它盖起、灌上水泥、一层一层的完工。他们有如被困在一栋栋自己
建造的大楼之中,看它国自己双手盖起的大楼,然后看着自己国家那过去经手的大楼一栋
栋因为砲弹而倒下。
他们承受着不知砲弹会不会落在自己家人头上每天夜里身心苦痛焦虑与折磨,但却依旧只
能活在大厦之中,那些工地的噪音就像是随时提醒著家乡那无法终结的恶梦。
《水泥的滋味》透过一位建筑工叙述它对于童年父亲从外地工地回来的回忆,他记得父亲
回来家中会有股建筑工地的水泥味,当开战以后父亲离开到国外工作,总是等著一天战争
结束,他可以在回国盖起那些被摧毁的楼房。
但随着回忆的自叙,这场漫漫长远的战争,留下了更多死亡和伤痛。当建筑工也踏上工作
之路时,仿佛看见父亲的宿命又继续在自己的身上延续下去。当年那外国所述的画面,如
今他也真实的看见父亲所有的那一幕。
导演在画面上利用建起与崩坏的对造影片,还有各种影片合成手法营造出战事在这群叙利
亚移工身上的变化,没有战争美丽的他国,工人们正着手盖起这城市的建筑,但当回过神
来反而手机与电视上国家的新闻才是他们的现实。
在声音上导演使用许多静与无声和大声突兀的声响反复来营造出一种焦虑不安感,彼此间
都有着连贯与联想,甚至在最后用建筑工的回忆做为最后一幕,但实际上观众透过画面和
声音都知道,这场战争还没结束。
战争是无情的,水泥的滋味是父亲归来的回忆、也是现在养家工人工作的味道,但偶尔一
声巨响这个气味就成为压在自己身上或挚爱之人上头,一种与死亡相邻的气味。
《水泥的滋味》电影中没有传统纪录片中用不断与人物对话和旁白叙述去完整,而是透过
工地各种特殊与独特的拍摄手法,对比出战争和移工心里那股躁动的宁静。随着战事叙利
亚政府与反对派即便有更多国家出来也只是使两方矛盾越拉越大,新仇旧恨国际角力,水
泥的味道最终成了一团染了血的滥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