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我要上太空 Sputnik (2014 德国片)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20-08-20 10:34:59
各串流平台上有部德语超英片《隐形少女》,是儿童片专攻的德国导演 Markus Dietrich 作品,他在 friDay 影音上还有部旧片《我要上太空》Sputnik,是他剧情长片处女作,也是他“少儿叙事”练习成果。此片不像《隐形少女》一路欢快轻盈,而有沈重的历史与忧伤的情怀,只是都由几位天真叛逆永不放弃的孩子,相信希望锲而不舍竟阴错阳差创造奇蹟。而且在本片的声称下,俨然是个改变世界的史实奇蹟!足为都市传说令他们津津乐道流芳百世的。话说片名 "Sputnik"是俄文的“卫星”,点出本片梦想太空的儿童心,而它字义指“旅伴”,则点出这儿童梦想的品质。
https://ilarge.lisimg.com/image/7250944/1118full-sputnik-poster.jpg
此片时间背景在 1989 年 11 月 3日、地理背景在柏林东郊的一个集合农村 Malkow (应该是虚构的,因为现实中叫 "Malkow" 的地方都在波兰境内),大致知道一点德国历史的观众,都知道不久将会发生什么大事!不过当下的他们都不知道:主角 Frederike Bode 与她的十岁小友们都生在东德长大至今早已习惯了、他们的父母辈现在三四十岁也是生在东德却压抑已久渐渐崩溃了、他们祖辈有经历过纳粹时代苟活到东德政权的则没想太多夜夜买醉早就看开了、她家 Bode Familie 甚至还是在集体农场开啤酒馆夜夜聚集大家藉酒浇愁一齐看电视的。
话说这时的电视有什么?当然都是些宣传社会主义的国家电视台、也报导外界消息却都描绘为堕落的资本世界、令大人小孩早都看到打哈欠而越看越浑噩... 不过 Frederike与她的孩子帮(或说白一点,两个宠男小跟班)硬是有别的节目可看:说穿了,这时代属于东德的“翻墙”看西德电视台,已经不是稀奇事,甚至已经不是件令人紧张的杀头大事了!他们这些孩子最爱看的是科幻影集 "Raumschiff Interspace",直译起来是有点蠢的“太空船穿越太空号”,看它的船舰与太空装以及指挥系统和手势,摆明就是山寨版 Star Trek《星舰迷航记》XD
https://i.ytimg.com/vi/MTQKiP7KUgQ/maxresdefault.jpg
看来这正是 Markus Dietrich招牌手法:小孩主角一定有她所着迷的流行文化、一定是广大观众可认同的真实世界流行产品,只是可能为了版权问题或广告嫌疑或其他创作考量、他宁可外包做一个全新的山寨版独立呈现。总之,就像《隐形少女》的卢森堡漫画宅少女着迷超英、还真的阴错阳差变成了超英面对超级坏蛋,这部《我要上太空》的东德影集宅少女着迷星舰科幻、则认真地学习科学土法炼钢制造航天载具、学习通讯技术打造电台散播世界大同的福音、这一切就由舅舅 Mike 这位“舰长”带领孩子们煞有其事做起来、热气球还真能载送 Frederike如太空人飞上天?
片头这场小女孩手抓热气球、中途撞树落地被逮的童趣追赶跑跳戏,其实真要说写实应该是九死一生的、东德秘警应该不是来逮反动少女而是来给她收尸呀 XD 的确,在本片铺天盖地描绘场景捕捉气氛的“东德集体农场”世界观底下,人人都像一群社会主义的绵羊,学生像台湾早期的小学一般军训教育分列站好参加朝会呼口号、大人则各司其职各安其位或务农或做小生意支撑小经济、Frederike 的父母也开了酒馆赚了些钱过著还不错的小确幸生活... 唯有年轻气盛的舅舅 Mike 对世界仍抱持好奇、对人生仍抱持梦想、对未来仍抱持希望!
https://www.la-gente-agentur.de/wp-content/uploads/2018/07/sputnik-4.jpg
眼看西德年轻人都在求学创业改变世界、世界年轻人都在云游四海认识世界、那我们已日复一日过四十年毫无改变的东德呢?也许这就是舅舅Mike、外甥女 Frederike、以及两位邻家小宠男一起向往“宇宙,人类的终极边疆”的东德小舰桥梦想吧?在这个许多人已悄悄消失逃到西柏林、不敢向西的也已向东逃到匈牙利与捷克、老师眼见班上学生越来越少仍强自镇定托言社会主义模糊带过的 1989 年秋季,东西两边的政宣战都是在“经济发展”、人们用脚投票投的也是“经济发展”、甚至 Frederike自己爸妈争辩的也是“我们在这稳定赚了不少钱”与“对面更多发展可能”。
说穿了,《星舰迷航记》与本片山寨版西德影集 "Raumschiff Interspace"那“为了认识文明交流文化而出航探索”的情怀根本不存在、不论共产心还是资本心都还是在争辩“发展”这回事,仿佛追求发展才有人生的动力、否则就变一群死气沈沈的听话羔羊(本片也真是有养羊放羊的,寓意不言自明)。但对单纯正直也尚未被炎凉世道磨光的孩子们来说,人生并不是“经济发展”这物质问题,而是家乡、土地、亲情与友情等文化问题,对他们的“舰长”舅舅 Mike 来说则像柯克与毕凯一般醉心异文化融合的大同理想...
https://daskinoprogramm.de/wp-content/uploads/2016/10/sputnik-filmbild5.jpg
结果没想到,这天 Mike 果然像个舰长一般“跳船”申请到移民西柏林、当晚就出发!只是这一去西柏林就是“围墙两边、跨墙者死、再也回不来”,宛如舰长跳船身陷异星再也回不到企业号,令身为大副的 Frederike心里好着急!这着急很单纯地与大人在意的“经济发展”或“自由民主”通通无关,就只是“舰长离开我们”与“再也见不到舅舅”的友情与亲情。于是,仿照企业号的一贯救援手法、也基于他们这群孩子多年的科学知识与工程练习,他们决心利用通讯设备打造一个“传送器”、如同企业号把舰长传送回来一般、也把身陷西柏林的舅舅 Mike 给传送回来!
本片就在这大人看来很天真可爱、但孩子超认真势在必得的“传送器”制作中精彩展开了:Frederike 不但要当轮机长画设计图、还要从大副升舰长领导其他孩子们、孩子中有抓耙仔她还要使点政治小手腕、男孩们对她争风吃醋她还要整饬军纪,然后他们对外要采买材料、货源要分散低调不动声色、面对东德特警关切要虚与委蛇、材料不够要趁月黑风高偷过来、父母老师的关切需要敷衍更不在话下。有趣的是,本片取景捷克拍摄的这集体农场,里面一切东德末日的点滴与眉角、一切东德臣民或顺从或叛逆或浑噩或激越的常民心态,都在这神秘的“传送器”工程中流露出来。
https://assets.mubicdn.net/images/film/114527/image-w1280.jpg
而到了他们当下还浑然不觉、我们回顾历史却已千呼万唤的 1989 年 11 月 9日,这个传送器终于完工准备运作的傍晚,大人们一如往常地打开电视竟看着一堆人跑到柏林围墙前开派对、孩子们翻墙监看西柏林频道竟发现“舅舅 Mike 果然在这里”、已拦截当地卫兵的对讲机频道准备把舅舅传回来时,谁想到对讲机那头传来了历史一刻的声音“请示长官,该不该开枪?”小孩们当然乐得回答“一律停火、全面放行、让大家把社会主义传播到西方”!结果围墙关卡就此失守一去不返、东德大人也都乐得跑去西柏林一夜游!
倒是孩子们出来看大人都不见了、转头看他们竟都出现在电视上的柏林围墙前?还很慌张“糟糕传送器出错、把我们大人都传到西边了”,等大人们夜游结束开车回来,他们更喜出望外“原来,我们传送器造成大震波、震倒柏林围墙了”?当然柏林围墙是一截截慢慢推倒、一砖一瓦慢慢拆除的,孩子们只是沾沾自喜自嗨一下;但史实的柏林围墙倒塌前夕,的确是有第一线守卫请示上级被谕令放行、整个肃杀的死亡防线被松懈开放、这才让两德青年们放下恐惧一涌而上、使柏林围墙这历史壁垒一去不复返。有没有可能真有群玩无线电的孩子,拦截对话下达指令改变了历史?
https://themovierat.files.wordpress.com/2014/04/121113-2076.jpg
话说本片这些小孩主角们,他们煞有其事模仿企业号的“传送器”真有什么科学基础吗?说穿了只是半吊子胡乱做做,毕竟舅舅 Mike 带他们这群小孩学习科学制作道具的岁月,也不过就是有别于东德肃杀的军事化小学、给东德古板的社会主义教育增添一点想像、给坐困东德围城终老一生哪都不能去的东德孩子打开一扇世界之窗,毕竟我们此生既然“海边只能去波罗的海、陆上只能去图林根森林”,那何不干脆“搭个火箭上太空、这总没围墙了吧”?这当然是本片片名《我要上太空》那虚幻梦想。但,虚幻梦想本就不是拿来当饭吃、而是拿来打开孩子视野突破心理围墙的。
说不定,心的围墙打开了、分裂国家的实体围墙也有一天会被推倒呢?本片编导 Markus Dietrich第一部长片作品,努力描摹接近小孩的内心、拍出小孩真正打从心底的梦想与愤懑,也试着架构起孩子眼光下天真却纯粹的世界观、以及孩子干预世界的自由心灵与机智动员。看他 2014 年的《我想上太空》与 2018 年的《隐形少女》看得出其独特戏路已渐渐成形,这立足孩子伸张孩子也发挥孩子光芒的电影取向还可以拍更多片型!此片的主角是拍摄时年方十岁的 Flora Li Thiemann,如今也是亭亭玉立的 18 岁德国美少女了!我是上 friDay 影音看这部的,谨推荐会员欣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4uBd_mRxE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