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雷] 《打烊时刻》台北的凌晨三点钟

楼主: KevinMoleaf (陆坡)   2020-08-19 18:11:49
图文版请参考连结:
https://kevinmoleaf.weebly.com/2599123383332873541335542/2190670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在深夜的都市里,夜晚依旧还年轻
电影英文名:Closing Time
大家都有晚上依旧清醒的经验,不管是因为熬夜苦读、工作关系、还是夜深人静有些事情
涌上心头,半夜睡不着觉,还是较少人会把心情哼成歌,而是独自享受或接受这夜晚袭来
的寂寥,不平静的夜,众人皆睡我独醒好似原本的世界在这一刻魔幻了起来。
《打烊时刻》是一位来台,被台湾着迷的瑞士导演所拍摄的台北深夜纪录片,她记录著台
北士林社子岛那一小角落、那个片刻、还有几个日常随即而过的小故事,默默地以旁观者
的视角,来记录台北的夜晚、凌晨到天亮,让人看见这短短夜晚时间里的台北纪实。
比起国外晚上只有酒吧夜店,亚洲地区夜间选择像是多了不少,台湾有着卖消夜的小摊贩
、开过十二点的夜市、二十四小时不打烊的便利商店等等在夜晚依旧服务与工作的人群,
就像是这个城市不因夜晚而睡去,依然热闹。
在各个城市与地方不同的情况下,台湾的夜晚似乎比起国外更加热闹,迷幻且让人好奇,
如同纪录片开始所言:因为太常在晚上工作,都忘记自己有影子了。展现出在日落时刻出
没的不仅是黑夜,还有着在晚间生活的人。
《打烊时刻》是一部小品的纪录片,来台拍摄的瑞士导演并没有太多资金与时间,全片是
以拍摄的十四小时去做剪接,从夜晚拍摄到日出,诠释台北夜里各式各样的多元性,有时
晚上平静的毫无人烟只有路边的野狗漫步在马路上,而突然一台机车而过打破整个夜晚的
寂静。
有时候下起了吵杂的滂沱大雨,打在各式各样的铁皮版上,而在这样风雨交加的夜晚,依
旧有人车出现在路上缓慢的朝着目的地前进,展现出夜晚多样性的韵味。
这部电影以导演意外迷路光顾的清粥小菜店面为全片的主轴,在高架桥下一间不起眼的亮
起招牌的小摊贩,郭老板与他妻子每天在这里开店服务晚上工作的人们,来来去去许多人
,跑晚班的出租车司机、经营夹娃娃机的年轻情侣、隔壁认识的熟客、刺青师傅与他的客
人,
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在镜头下谈论著日常,填满这小店里的每一个夜晚。而随时间越
接近早晨,这些夜晚的顾客都慢慢消失,一天又回到日出那一刻,周而复始。
这部纪录片虽然是以外国人的角度拍摄,但并没有过多寻找“很台湾”的镜头,而是以台
北的夜晚为主轴,拍摄出台北晚上日常,并且在架设镜头时让被拍摄者习惯被拍摄,捕抓
出自然日常的一面,并进阶带出里面人物故事。
这些故事并没有连贯性,彼此人物关系也不大,他们只是来消费消夜的顾客,而每位顾客
的行业,也在片中被拍摄出来,但不深加琢磨,反而展现出影片的神祕感和艺术性,也让
整个故事并不是单一而是更多元的台北夜晚。
有趣的是《打烊时刻》的电影导演过去都是以超16毫米拍摄,而这拍摄的习惯意外的跟台
湾过去新浪潮时期,侯孝贤、杨德昌等导演的作品调性很相似,在后续看过这些台湾导演
的电影,《打烊时刻》的瑞士导演也感到惊喜,
同样慢节奏与长镜头交错,特写聚焦于微小事物日常世界的故事性,还有同俗与在地化,
这些文化意涵也让导演被这样电影手法所吸引。而在这部纪录片同样除了记录与日常拍摄
,也在最后几幕出现魔幻与写意的拍摄手法作为收尾。
电影中的最后几十分钟,脱离了原本单纯拍摄日常的方式,脱离台北市区的夜晚换到清晨
山区,并且在浪潮和古道间带出另一种台湾魔幻的风格,导演尝试以真正的“打烊时刻”
将这部台湾电影收尾。
日复一日,不管是晚上或白天一天工作结束不代表店铺打烊,而是下一次营业开始。《打
烊时刻》利用各种构图与音效去串流出一个属于台北独特的夜晚故事,同时也告知每个夜
晚都是明天的开始,一切都还未结束,也不知何时结束,直到摆脱日常例行公事的枷锁那
一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