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凯萨奖最新一任最佳女演员 Anaïs Demoustier找片单,台湾各大串流上有一部《捣蛋鬼苏菲》,居然是台湾也很熟的法国导演 Christophe Honoré 作品!不过这部在台湾没上过院线,也许此片不太符合台湾市场对他作品中特别喜爱的“花都魔幻浪漫爱情”特色吧?从过去《巴黎小情歌》《巴黎小情人》《最爱小情歌》到近来的《喜欢你、爱上你、逃离你》与《恋爱倒带中》好像都是这样子... 而这部《捣蛋鬼苏菲》呢,题材上非常不像我们印象中的 Honoré,它既不当代而是古装、也不在花都巴黎而在乡间大宅、更不是年轻人情欲流动而是小孩子童趣成长。
https://fr.web.img4.acsta.net/pictures/16/02/16/12/45/447557.jpg
此片是儿童片,主角 Sophie 与四大配角都是小孩,戏份都以小孩玩闹为主,纵有大人戏份也是孩童视角,成年女明星如 Anaïs Demoustier, Golshifteh Farahani & Laetitia Dosch都是长辈配角串场罢了。本片有其原著童书,虽然台湾没有中译版、知道的人也不多,但在法国赫赫有名!这是 19 世纪中童书作家塞居尔女伯爵 Comtessede Ségur作品《苏菲的烦恼》Les malheurs de Sophie (1858),细究 "Malheur" 这字恐怕更适合译为“不幸”,电影译名《捣蛋鬼苏菲》也许是生动地指出了主角 Sophie 在前半片的喜剧性格,但故事的黑暗面要到后半才惊人地浮现。
原著童书系列三部曲,设定故事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本片虽没明说时代背景,但片中的大宅乡绅生活尤其是仕女服饰都是满满第二帝国时代风味。此片是女子小人与仆佣的故事,有头有脸的男人基本很少出现,因为生在大宅家庭的 Sophie 从小只是妈妈与仆佣带大,爸爸都在外面出差做生意或壮游,几乎没什么在回家的,就算回家也来去匆匆,往往只是深夜趁 Sophie 睡着才回家、趁 Sophie 起床前就走、妻子求他留下多陪一会儿他也懒得理、于是养成个忧郁症妻子... 没办法,谁叫 Sophie 是个捣蛋鬼总是闯祸很难带,令妈妈总是心力交瘁郁郁寡欢著。
https://www.telerama.fr/sites/tr_master/files/sheet_media/movie/738615.jpg
原著的小孩王国里有四人,Sophie是其中最有冒险性格、探索世界最有好奇心、而与世界互动也最大胆的一个,总是祸事一个接一个闯、挨了骂虽虚心认错但未必会改、就算改了还有更多闯祸推陈出新!她的表哥 Paul 较冷静稳重总给她批评与建议、两位小友 Camille & Madeleine姐妹则是家教良好的模范乖女孩、她每每立志看齐却总看不齐。原著的这四位小友关系完全忠实呈现于电影中,所差者只是照原著闯的祸还要加倍疯狂:一次次掏空娃娃眼溶了娃娃脚、剥光娃娃衣砍了娃娃头、玩死小松鼠醃渍活金鱼、那就开间儿童葬仪社... 所有惊悚配上童趣都成了黑色幽默。
电影后半,则取材自原著第二集《模范小女孩》Les Petites Filles modèles ,电影照原著把后半段视角改为 Camille & Madeleine姐妹的 Fleurville 一家,看着 Sophie 意外丧母后、父亲再娶了后母、父亲不久又病亡、于是 Sophie 变成残暴后母的禁脔,尤其这后母 Mme Fichini格言就是“鞭子是教小孩唯一的工具”!后母偶尔还是会带 Sophie 拜访 Fleurville 一家,小姐妹发现屈于后母淫威的 Sophie 已从过去天兵闯祸变成现在疑神疑鬼又说谎、小姐妹的妈妈也发现 Sophie 这样被后母虐待养大可不成,于是展开“收养大作战”把 Sophie 收回家。
http://fr.web.img3.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6/02/11/11/05/242870.jpg
《苏菲的烦恼》这法国童书已拍过两次电影,分别是 1946 版与 1979 版,那这次 2016 版由 Christophe Honoré 带来什么新风味?我觉得第一是野趣:有别于过去两版 Sophie 总还是穿得像个大家闺秀、身遭簇拥着数不尽的仆佣替她擦屁股,这次大宅依旧但仆佣角色精简化、Sophie则每天光着脚在花园乱跑像个没人管的野孩子、闯起祸也更野性;第二是童趣,有别于过去 Sophie 多少还是古装剧儿童的典雅外型古雅身段惹人怜爱,此片根本让她穿古装演现代小屁孩,儿童日常言语荤腥不忌、极快节奏如儿童心思乱转、闯祸害死的小动物还改用动画处理降低罪恶感 XD
第三,是童心看大人,着重的倒不是原著中第二帝国时代有的家庭出去战争冒险而死亡、而是那时代许多家庭都怀抱“美国梦”去美国投资置产过新生活,而且在这 2016 版中还特别强调了“缺席的父亲”与“忧郁的母亲”这个现代越来越重视的两性处境,都让 Sophie 躲在桌下看在眼底心里闷闷地;第四,则是把原著系列第二集《模范小女孩》的剧情也合并进来,前半片拍完 Sophie 过去父母俱在的顽皮、后半片再来拍 Sophie 父母双亡被恐怖后母 Fichini禁锢的悲惨... 原著是两集且视角与调性各自大不同,那电影合为一集分成前后两半,又有什么用意与什么效果呢?
http://fr.web.img6.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6/02/16/12/45/266299.jpg
我想,这也许正是 Honoré版要传达的儿童之复杂,那是喜剧与悲剧并陈、欢乐与忧郁共生、捣乱与冒险是一体两面、而野性童年造就健壮成长的“野孩子”启示。看原著童书,若光看第一集,我们恐怕都会认为 Sophie 真是个“捣蛋鬼”,然后我们就在她如何向表哥与两位模范小女孩学习的历程中,欣慰地看她蒙蒙懂懂的成长;而看原著第二集,我们恐怕都会觉得她好可怜、好不容易学好了却被扭曲的后母教养、看起来过去的成长都被压抑下来陷入新的扭曲成为说谎的孩子、必须要“模范小女孩”Fleurville这家出手搭救她、算是我们健康富裕家庭能做的 charity job?
但,也许 Sophie 这角色的整体故事,原著 Comtesse de Ségur 都有意地放长线铺陈在不同故事之间了?那 Honoré就来穿针引线把两集并在一起,让电影前半段的“野孩子”生活中不只强调大人努力驯服的闯祸野性、而更强调野孩子性格中正向的“冒险心”与“好奇心”,并透过看见忧郁的大人世界来暗示她这野性童年将使她更独立强壮;电影后半段,还真不久后人事已全非,Sophie已成为后母禁锢下仰人鼻息的家暴孩子,但受暴孩子要如何坚守独立的心面对暴力、表面逢迎讨好保护己身又不失己心、却能静静沈潜等待黎明?那也许是自小的独立自由野性教育之贡献。
http://fr.web.img6.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6/02/11/11/05/244433.jpg
此片最后苦尽甘来, Honoré电影不能免俗的魔幻魅力,当然就在他那不拍手痒的歌舞剧!他的电影不论片型如何,总是非音乐剧即准音乐剧,总要让忧郁的心在音符中飞扬起来;在这部《捣蛋鬼苏菲》中则是要 Sophie 带着小孩们雨中歌舞笨手笨脚淋一身湿,也要伸张那威武不屈的孩子心:“雷声比不过我的喊叫、天气寒冷我不穿毛衣、下大雪我在阳台尝雪、艳阳高照我不戴帽子、夜里月明我出来唱歌、狂风暴雨我黄昏跳舞... 每当不幸发生时,我都决定勇敢面对!”这首片尾唱跳的 "Tout tombe",原声带还安排了法国歌手“大苏菲”La Grande Sophie 为小苏菲领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rKUAG-Q80o
话说法国童书史上,这位 Comtesse de Ségur 以《苏菲的烦恼》系列为首的新童书著作,在当时直接打破了法国童话始祖 Perrault 以降的健康童话正典,以自身童年处境直谈乡绅社会的忧郁黑暗、大人世界的规训惩罚、以及孩子世界的野性自主,如果说当时主流的童话是来教化儿童当乖宝宝的、她的童书反而是来解放儿童当野孩子呢!难怪今日她的童书仍一次次被翻画成绘本与卡通历久不衰。这回 2016 年电影《捣蛋鬼苏菲》,由 Honoré把他惯拍巴黎年轻人爱情的自由奔放与心灵起舞,都转化成了狂野童心的顶天立地!推荐 Honoré影迷与带孩子的家长观众们欣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jp_YSArA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