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曾于欧洲影展上映过、现在很多串流平台也有的《女孩说好只打脸》是 2018 荷兰片,其荷兰语片名 Vechtmeisje直译就是“战斗少女”,电影主角就是个 Fight Club 里的拳击女孩。话说荷兰片很会拍小孩,而且喜欢拍小小年纪却自命世故成熟而胡思乱想的小大人心思,譬如去年台湾有上的《小岛来了陌生爸爸》就是这样子。荷兰性观念开放、家庭伦理观开放、人们追求自我享受人生、社会制度很多补救措施、因此年轻夫妻总是分分合合搞出一个个单亲家庭或拼贴家庭...
《小岛》那片就有单亲女儿寻父问题、这部《女孩说好只打脸》则有父母离异问题,主角姐弟俩 Bodil & Dani 看爸妈吵架这么多年早料到这一天了,行尸走肉似地匆匆打包从爸爸的大宅搬到妈妈的集合住宅去。此片的“女孩”主角 Bodil年仅十二三岁,却满脸怒气冲冲仿佛已受够了这狗屁世界,每当离了婚的爸妈又开始隔空喊话大师吵架时,她暗干一声“又来了”就开始数数字求心里平静... 数数字,每一次都不能数到十,因为有某种运动“数到十”就代表放弃,她每次宛如龟息大法封闭自己逃避现实的“数数”,数到最后终有一天要放弃人生吗?
http://fr.web.img5.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10/29/12/13/3344156.jpg
那个有缘的运动,就是“拳击”Boxing,在她初来乍到的这个新社区,则有教授俗称自由搏击的“踢拳”Kickboxing,让怒气冲冲无处发泄的 Bodil一见如故一头栽进去。话说在英美电影中我们看到“拳击”都是谁在练?大概不外是边缘少年、失学少年、帮派少年、或是各种被体制放弃而容易走入歧途的少年,譬如像《绅士追杀令》里那一群 XD 不过在这部片里,社区拳馆什么人都收,十三四岁的中学生一大堆甚至小学生都有,他们也没人是什么小混混或不良少年,他们只不过是住在社会住宅的平凡人家,在荷兰的社会福利下他们生活无虞也受完整教育,只是各有苦闷。
这种占地庞大户数极多的社会住宅,是荷兰招牌现代主义建筑,是可上外国建筑杂志推销荷兰经验的那种!只是真有住过就知,这里尽管物质上可以让人人衣食无虞活得有尊严,但心灵上总充满一股阴郁气氛,同一条走廊一家家看过去净是或落寞潦倒或愤世嫉俗的边缘人... 说穿了 Bodil & Dani 也是边缘一家,妈妈很过动地汲汲营营企图在这找到第二春、弟弟很压抑地练著古典吉他准备报考妈妈安排他考的音乐院,Bodil 自己则是对这莫名奇妙的搬迁流离感到愤愤不平、觉得自己和宠物竹节虫一样是失根的浮萍,爸妈表面争监护抢教养、其实只关心自己人生才不管孩子。
无可讳言,Bodil 一头栽入拳击训练的世界,这“拳击疗愈”针对的就是对爸妈的愤懑,只是到底拳击可以怎么疗愈呢?也分几种不同的取向,本片也让 Bodil按步就班都体验一次。一开始,拳击只是怒气的发泄,别谈什么训练给我个沙包出气就对了!这的确有种野兽的狂暴,狂暴到一个地步拳馆前辈是会刮目相看的;开始训练后,则要慢慢在狂乱中找到一种规律,出拳步伐乃至与沙包的互动找到一种合拍的节奏感,仿佛世界平静了下来;训练渐上轨道后身心要合一,呼吸要调匀,脑子别想太多不如多靠丹田驾驭身体,拳击成了远离荒谬世俗的修心。
https://d1tobl1u8ox4qn.cloudfront.net/2018/07/37ef80d8-15fb-462f-9401-6ac1a741dde7-1920x1080.jpg
然而,随着 Bodil拳击越练越深,“拳击治疗”面向越来越广、层次也愈加丰富:Bodil 小小年纪面对的挫败愤懑排山倒海多向袭来,既有对父母的怨怼、对学校体制的不齿、对拳馆权威的不平、对社区霸凌的愤恨、煞到拳馆学长的患得患失、与拳馆姐妹的瑜亮情结... 但她以拳击面对的方法,是强身健体找到自信?抵抗霸凌伸张正义?发泄愤怒自我疗愈?还是不动如山静定己心?对社会住宅社区的边缘家庭问题孩子来说,“拳击治疗”可以有很多面向,此片就要让 Bodil一个个阶段来经历。这历程,可能有挫折失败、有奋起超越、有失控暴走、但最后总要回归身心圆满。
说到底,拳击到底是她的逃避、还是她的拥抱呢?本片拳击线之内,一直有潜隐着令她练到面红耳赤时心花怒放的友情与爱情,虽然总是一闪即逝著;本片拳击线之外,则一直有她弟弟 Dani 被逼着学古典吉他其实更想玩 band 的音乐梦,隐然也呼应着 Bodil自己的迷惘:到底我拥抱这运动,是因为这运动真正令我人生与身心焕然一新、抑或我只是不想面对狗屁倒灶的生活?那生活就是她不愿面对的父母,父母各自拥抱自己的美好生活想像、只争着可爱儿女当美好生活的妆点... 最终家庭问题片老梗的“监护权官司”来临了,要出庭发言的 Bodil该对父母说什么话呢?
我很高兴,这部荷兰孩子片没有好莱坞亲情伦理片的心灵鸡汤,没有让主角走这拳击一遭最终只不过是要拯救家庭圆满亲情。反而非常基进地,Bodil 对拳击热爱的就是拳击本身,也许一开始逃避发泄甚至复仇的成分还无可讳言地很重,但随着她一步步在拳击里找到了新社会、建立了新的认同与新的自我、发现了人生一片全新的天空,这孩子与她那不堪回首的家庭已渐行渐远,不知不觉间竟已默默长大提早独立了!拳击少女电影的压轴成年礼,当然就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人生中所有喜欢的讨厌的以及各有恩怨的重要人们,全都会来为你喝采。
http://fr.web.img3.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9/20/16/32/2698919.jpg
记得两年前影展上映《女孩说好只打脸》时,我还以为是个暴走少女 anger management 故事,谁叫这片名取得这么叛逆呢?现在终于看完了,才发现它其实是很正向王道的励志电影:拳击社会可能有其暴力或名利、可能有其强弱与阶级,但此片不着重这一切可能的暗面、而着重拳击对少年男女的各种正向建设,其描绘的拳击艺术是一种潜心的修身、拳击社群则是一种社会边缘不分你我的互助。看看荷兰阴郁的社会住宅、想想底下多少的忧郁与社会问题,如果有一间拳馆在这里帮助大家修补创伤、重建各种自我意识与社会纽带,将能为多少惨绿少年的人生带来新希望?
看一下此片评价,好像影评比较喜欢它的励志故事与动感表现,但一般观众多少对外型这么瘦弱的小女主角也能打拳甚至打进决赛感到不可置信,这点我也无法评判,只能说比赛拼强弱对我来说并没那么重要,健身修心拼人生才是我对运动更重视的价值。我是在 friDay 影音看到这部片的,同类型片单中还有好多荷兰儿童片,去年暑假档的《小岛来了陌生爸爸》也在片单中,再次令我觉得荷兰片好会拍小孩!他们总是认真看待小孩如同看待个独立的大人、正面面对孩子急着想当大人的躁动、也细腻捕捉他们其实天真单纯的心思。推荐喜欢少儿题材的观众欣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RQKKWWROv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