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杀有赦》少年不良行为背后所发出的,是

楼主: way0963 (卫斯理)   2020-05-11 00:12:52
昨天偶然滑到一部《杀有赦:辛托雅的故事》纪录片,由于过去也从事少年的辅导工作,忍不住被题材吸引。最近很红的台剧《谁是被害者》,剧中女主角晓孟,背景设定也是被收容在少观所的少女。
好读网志版:https://reurl.cc/5lDnD7
以下有雷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本片讲述有关少年犯罪的纪录片,导演Birman花了6年的时间来纪录这个案子。片中主角辛托雅于16岁时因杀害一名嫖客被收容在少年观护所。法官认为其行为对社区恐造成风险,将她从少年法庭移转到刑事法庭审判,遭检方指控一级谋杀、重罪谋杀罪及加重强盗罪,最后被判处终身监禁。服刑15年后,在众人奔走申请以及好莱屋巨星请命之下,此案受到社会关注。后来审酌当时法律背景、案情与其入狱表现,州长允其特赦。

在法庭上辛托雅极力为自己辩护。
事发当时,因为担任“皮条客”的男友逼迫卖淫,她只好在外逗留欲至卖淫地点。一名男子见辛托雅单独在路边闲晃便向她搭讪,并谈妥以一百美元提供性交易。谁知男子在车上不断宣扬自己的名声及风光伟业,在家时还向她展示自己所收藏的枪枝,令辛托雅感到害怕。辛托雅借故睡觉而欲趁对方熟睡时而离开。想不到对方对他毛手毛脚,试图强暴。主观认对方意图取枪之际,她出自于自卫下而先向他的后脑勺开枪。
检方认为辛托雅恶行重大,自卫行为仅单方面的说词,不足解释为何要杀人后并抢夺其财务离去,仍然对她提出严厉的指控。

犯罪当下的心智状态
在法庭上,精神科医师、司法心理学家追溯其家庭史、情绪调节方式,并对其进行心理测验。结果显示他认知的世界充满暴力、攻击性、愤怒、排斥等负面情绪。
他的心境如何酿成这名男子被杀的惨剧?
“他的困境超乎任何人想像”
精神科医师评估性格特征影响了她的行为,例如:情绪不稳定,导致容易感到害怕及偏执,所以导致在当下情境采取激烈的手段。
另外她具有人格障碍。所以精神科医师建议他继续由少年法庭监管,进行完整的心理治疗。
但法官还是决定把他移转到刑事法庭。

犯罪背后的弱势处境
辛托雅的生母16岁时生下他,后因家庭经济因素而出养。而辛托雅也在16岁时犯罪入狱。16岁这个数字似乎告诉我们什么禁忌。
她的生母以及祖母有着相同的遭遇,片中两人亦讲述著自己童年遭受强暴、沈迷毒品、精神疾病、自我伤害、入狱的相似惊人经历。
生母表示:他自己离家是为了摆脱这个循环。
“我像上帝祈祷,我不想步上他们任何人的后尘”
不幸的是,这三代没有人可以打破循环,最终都被这个情节捕获而回到原点。
辛托雅国中开始因害怕回家而开始频繁的逃家、染上毒瘾。最后因为要在外自力更生与皮条客男友同居,却遭受到身体及心理的性虐待,最终被迫卖淫。
祖母开玩笑的说:我希望当时我妈可以割除子宫,那么他们就不会经历这些折磨。
最终陪审团仍认为她的罪行成立。

弱势处境如何影响心智及行为能力?
监禁了5年又11个月,也就是辛托雅22岁时,公益律师在纪录片中对于生母的访谈发现了另一件隐情:也就是生母自我揭露怀孕期间酗酒长达8个月,此举恐导致辛托雅诞生时就罹患了“胎儿酒精症候群”。
“胎儿酒精症候群”指的是因为孕妇长期酗酒会伤害胚胎的发育,将导致胎儿的脑部发展受到阻碍。
“这孩子没有机会,他出生前已经被剥夺了,出生后还是没有办法翻身”
公益律师欲从这个方向协助辛托雅提出判刑后的救济。
经由精神科医师对她进行心理认知功能的评估后,认为她的失能程度等同于轻度智能障碍,也提出研究佐证,罹患酒精胎儿症候群的人犯罪率会高出许多。

更生的意义
在狱中的这段时间,辛托雅唸了大学,28岁的她心态上与16岁时的她已有重大的转变。
“我常反省到自己的行为对于别人的影响 现在我更在乎自己的言行如何波及他人”
“重点是积极和健康的人,维系正面健全的关系。在狱中为自己闯出一片天,才能营造有意义和价值的人生 坐牢迫使人成长”这是更生的意义,她说。
随着时代背景的改变以及法律的改革,辛托雅在2004年被认为是妓女,而在现代则会被视为性侵加害者的牺牲品,被认为是被害者
2017年12月,辛托雅向州长提出假释申请。
2018年5月举行听证会。
听证会上,十年前对她提出控诉的检察官,见证了她的转变,主张释放她。
检察官接受访谈时说:“伸张正义并不是说,某人犯什么罪,必须判刑几年。对他犯罪的背景环境有更多了解后 我认为伸张正义更重要的是达到正确的结果,而非指控违规”这句话对于伸张正义的解读令人印象深刻。
2019年1月州长宣布特赦假释。
获释后,辛托雅致力社会正义改革与受害者发声。。

在辛托雅的故事之后
杀警无罪案后,社会开始关注“行为当下”被告本身的心智状态,引发后续对于司法精神病院的倡议。然而从纪录片中我们也看到行为前端的“家庭史”、“家庭代间传递”、“家庭社经状况”、“教育史”、“社区支持”等影响心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实也同样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许多人除了选择让自己活下去外,并没有太多了选择。大部分的犯罪少年都被多重问题给卡住、动弹不得无法认清方向,束缚的是那么失去了人生的可能性—更不要说追求自我这样的现代潮流用语。
他们所需要的是资源协助而非惩罚。
目前台湾针对少年的处遇仍然以集体隔离的方法为主,并没有依照个案特殊性进行个别化心理治疗、针对家庭进行积极处遇,以及生涯发展的引导。
可惜这部片在台湾没有引起太多讨论,大部分的人也不像辛托雅幸运的拥有公益律师及社会资源、好莱坞巨星协助发声。
事实上,辛托雅并不是个案,台湾有许许多多收容在少年观护所、少年矫正学校的少年,都拥有与辛托雅相同的弱势处境与心智状态,苦待更深一层的理解与协助。
谁是辛托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