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她们_艺术是让我们看见真实的谎言

楼主: Izako (Izako)   2020-05-09 00:27:46
雷文防雷资讯页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西班牙画家毕卡索说:“艺术是让我们看见真实的谎言。(Art is a lie that
makes us see the truth.) ”我对于《她们》的感想,约莫能用这句话表达。《她们》
的主要角色给予彼此彻底的尊重与包容,因此每个人都有安全的空间去尝试和发展,跟电
影情节相较,现实便显得冷酷。
  刚看完《她们》的那个周末,我在一个聚会中,跟从小在纽约市长大的朋友提到了这
部电影。对方说虽然电影原著《小妇人》是中学时期的指定阅读教材,她却从未对小说中
的描述感到认同。“里头的角色经常抱怨,但是我小时候被交待做事从来没有讨价还价的
空间!”。另外一位朋友在康乃狄克州长大,对阅读原著倒有很多美好的回忆,嚷着她一
定要趁下映前去看。过了不久,纽约就因为疫情关闭所有能让大众聚集的场所,电影院、
剧院、音乐厅全都无一幸免,《她们》也成了我这段时期最后一部进电影院看的影片。
  这篇观影心得中,我只想聚焦《她们》的情节何以构成了精致美丽的“谎言”,而不
谈电影拍摄的技术细节。首先是March家四姊妹成长的环境既肯认她们的性别会遇见的刻
板印象,例如爱情和结婚是女人最重要的事,又创造了角色之间温和讨论的可能。
  譬如Laurie在求婚被拒之后,没有恼羞成怒,而是沉着气与Jo对谈。
  譬如Amy向她单恋的Laurie解释为何婚姻对她而言,不能只是爱情,更是经济的考量。
  譬如Marmee向Jo坦承她在温和稳重的母亲形象之下,“我几乎每天都在生气。”
  这些台词若发生在真实世界中,大概都会用更激情的方式传达,但是在《她们》里,
角色在诉说自己的情绪时,仍然保持和平的态度。整部片里唯一一个说话武断的人是
Aunt March,但梅姨实在太厉害,让观众讨厌不了她。
  《她们》上映前我先听了导演兼编剧Greta Gerwig在New Yorker Radio Hour上的专
访,她说梅姨在一次午餐中建议她要让观众了解,婚姻为何对于十九世纪的美国女性如此
重要。那时候的女性不能投票,不能拥有财产,如果她们要离开一段婚姻,也没有权力带
走自己的孩子,因此结婚就是十九世纪美国女性生命中最重要的决定。Gerwig受那顿午餐
谈话启发,写出了Amy在画室中对Laurie的演讲。那段演讲大概是整部电影中最明显的新
创作,大家喜欢不喜欢就见仁见智了。
  March家四姊妹个性迥异但又能彼此爱护。Meg向往舞会,在舞会中渴求社交认同到宁
愿放弃自己名字的地步;Jo则总是无所不用其极地表彰自己的独特性,不屑社会框架。
Meg和Jo对于梦想的冲突在Meg临嫁前达到高峰:Jo想要Meg当演员,带Meg远走高飞,而
Meg明知Jo对自己的选择充满批判,却仍希望她能理解不同的梦想,也是梦想。如果Meg和
Jo不是情感特别深厚的手足,而是同班同学,我猜她们更可能成为班上两个对立小团体的
领袖。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都遇过价值观不同的同学,但却很少遇到能那么敞开心胸交流的
对象。
  March家并不穷。他们住在独栋的房屋,有帮佣Hannah,离Laurence家豪宅近到对方
可以观察到March家人的动态,Mr. Laurence还会慷慨地出借马车、赠送满桌佳肴或是邀
请Beth来家里练琴。整部电影中真正穷困的人只有March家在一开始探望的小家庭,但是
March家的女孩却喜欢嫌自己穷。电影同时排除了一切青春期性的暗示,绝不让少女们遭
到非礼。
  有朋友说,《她们》充满了太多左派小清新,让她很出戏。我并非不同意。《她们》
的剧组用尽心力打造出一个美丽的泡沫,让我们见识到在一个绝对安全的环境中,四姊妹
能如何成长,即使是夭折的Beth,也活出了她的一段充实生命。正因为电影和现实相差太
远,我能理解何以有人欣赏不了原著小说或是电影。电影里描写的不是什么失落的美好,
而是太多人从未有幸得到的梦幻环境。《她们》创造了一个谎言,因而我们看见了对立的
真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