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七武士

楼主: modem   2020-04-04 19:08:28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七武士是很多人公认的黑泽明入门电影,虽然片长长达3小时半,但叙事和人物都非常饱
满。以那个年代来说,动作场景拍得很精彩。看完以后许多情节和人物依然不断在脑海中
出现,值得反复咀嚼。
故事其实很简单,一个农村不堪山贼的骚扰,决定请武士来帮忙保卫家园。时值战国时代
,许多效忠君主的武士成为浪人,这些农民便以白米饭为酬劳,雇用七个流浪武士。
既然有七个主要人物,角色塑造就很重要。七武士各有特色和象征,也有历史上的真实人
物做为原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勘兵卫、菊千代和胜次郎。非常喜欢志村乔演的武士首
领勘兵卫,沈著稳重的形象跟酩酊天使里叼著烟的颓废医生有如天壤之别。他的出场戏绝
对是这部片的经典桥段,在众人喧哗中,农民还搞不清楚发生什么事,就看到一个老僧入
定、正在剃头的武士,假扮僧人杀了歹徒后也不居功,平和地离开。勘兵卫的气质透过这
场戏完美地展现出来。他从头到尾都笑咪咪的,温和又谦逊,会像长辈一样告诉胜次郎身
为一个浪人武士的命运;也会铁汉柔情地抱着农村的婴儿哄;在胜次郎有战功时不吝鼓励
他,最有风骨和领导风范的武士当之无愧,真的帅翻了!
和沈稳持重的勘兵卫比起来,三船敏郎的菊千代简直像个过动儿,整部片看他跳来跳去,
十足狂躁期模样。他是个冒牌武士,农民出身,还拿别人的家谱来冒充菊千代,其他人亦
有意无意调侃他。但毕竟是三船敏郎的角色,菊千代是七个武士中层次最丰富、形象最饱
满的一个。起初像个骗吃骗喝的痞子,后来逐渐揭露他的身世和理想性。在武士进到农村
后,双方起猜忌之心时,都是由菊千代化解,关键时刻也是他用超然的角度成为农民和武
士之间的桥梁,他一大段独白所道出的农民心声更加深了整个故事的厚度。
胜次郎是我私心偏好,年纪最轻,被勘兵卫说还是个孩子,代表青春和未来。在这样一个
以战乱时代的贫困和战斗为背景的电影,因为有胜次郎才有盛开的花和爱情。虽然经历了
战役、爱情和死亡,但他的成长只有一半,胜次郎会留下还是继续上路,电影没有明确答
案。
其实《七武士》是累积《武士的一天》和《日本剑豪列传》两个剧本而成,写作过程非常
非常辛苦。但编剧桥本忍说,在《七武士》之后,他找到了自己的尺和圆规,成为一个编
剧的职人。最有意思的是,当时黑泽明希望以德弗札克的“新世界交响曲”作为剧本架构
,“开场像第一乐章,农民烦恼像第二乐章的黑人灵魂歌曲,前半段轻松的场面像轻快明
亮的第三乐章,而最后的决战当然就是气势磅礴的第四乐章。”虽然剧本架构达到这个要
求,但黑泽明(或早坂文雄)在电影里的音乐却用得很节制,多在文戏出现,最后的决战
场面几乎没有配乐。
《七武士》最后,虽然打了胜仗,武士们却伤亡惨重;对照农民恢复平静的生活,开心
的边唱歌边插秧。勘兵卫有感而发,“这又是一次败仗,赢的不是武士,而是农民。”
战国时代的动荡,使得武士们成为浪人,为求温饱还得受农民雇用。彼时剑术再高超的武
士已抵不过洋枪,这些新式武器随便就能轻取性命。
很多影评认为,黑泽明的武士片不只是时代剧,更多的是借用古代的隐喻对战后日本进行
批评。对照当时的环境,这部电影所呈现的失序、混乱且黑暗的时代,如何去对抗或毁灭
一个英雄,正是黑泽明所面对的1950年代日本社会。

先影迷后编剧:https://reurl.cc/E7n79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