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好莱坞强片大撤退,靠独立片商死守撑得住?

楼主: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20-03-30 09:41:23
不断下探新低!全台票房已跌剩4成 好莱坞强片大撤退,靠独立片商死守撑得住戏院?
https://www.storm.mg/article/2460593
吴尚轩
新冠肺炎(武汉肺炎)疫情爆发迄今,已持续近2个月,对于展演、放映活动影响甚钜,台
北21、22日周末院线票房共481.7万,接近2003年SARS时454万低点。除票房屡屡接近谷底
外,更面临好莱坞强档大片纷纷延后档期的空窗期考验,业界评估,真正影响恐于4月发
酵,并延续至暑假,而不少独立片商,此时依然维持发行上映,主要考量便是倘若中小型
电影也撤档,在发行商与戏院之间唇亡齿寒的关系下,戏院恐直接关门大吉。
新冠肺炎疫情1月于中国爆发,欧美地区则在3月迎来高峰,为此好莱坞电影纷纷宣布延后
档期,更波及全球连锁发行通路,如《噤界II》,台湾原订3月19日上映,却在前一周紧
急抽档,原订于3月底上映的《花木兰》也已宣布延期,此外包含《黑寡妇》、《神力女
超人1984》、《007:生死交战》、《玩命关头9》等4至6月强档院线,同样纷纷撤档走避
疫情。
根据台湾经济研究院2018年度电影产业调查资料,台湾电影市场票房,仍以好莱坞片商占
比较高,约为74.82%,前三名的华纳、迪士尼、环球相加,便占49.55%,好莱坞大撤档,
对于台湾院线的损失由此可见一般。
牵猴子整合行销总监王师表示,好莱坞延期完全可以理解,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
他们从农历年开始便不断封城,而如今像是美国戏院龙头AMC也关闭,这些好莱坞电影,
制作金额动辄上亿美金,无法承担现在的风险,而全球院线撤的话,台湾一定也会撤。
“艺术片都快变成商业片” 双喜电影:某程度上是独立片商的机会
尽管疫情对票房的影响越趋严峻,独立片商在此其间,仍不断有新片发行上映,如海鹏影
业的《悲惨世界》、《亲爱的莎玛》依然如期上映,此外排定于4月底的《马丁伊登》、
《抽尸剥茧》也未受影响。海鹏总监姚经玉表示,他并没有因为疫情延档,依然按部就班
做,但鉴于欧美情况,也是担心将来戏院可能会关掉,“大家要想到戏院比你还紧张,戏
院每天都很认真在防疫,希望不要有任何感染。”
姚经玉苦笑,目前艺术片都快变成商业片,机会确实是变大,以前都是片商求戏院,像有
同业的片子,原本只排2家戏院,空缺突然多出来后,马上排到几十家戏院,尽管上了不
保证会卖,但戏院至少不能让映厅里没电影可放,不过对此他也表示,放映厅数变多虽然
开心,真正重要还是观众要进戏院,这阵子除了《刺激1995》外,其他艺术片票房依旧不
尽理想。
“很明显当好莱坞突然撤掉时,独立片商的片就进来了。”双喜电影公关经理林恒青表示
,当美商撤掉后,会有一些空间,某程度上是独立片商的机会,戏院会跟片商找口碑好的
片,像他们3月底上映的《抓住救命稻草的野兽们》,增加了大概1成的影城数,因为目前
市场很难料,每周都在变动,影城的策略可能是增加选择性、多样性,看能不能增加一点
机会。
林恒青认为,疫情对艺术片的影响不会没有,但也因为观众忠诚度较高,缩水幅度相对较
小,尽管过去的票房市占率较低,但如今则因此,成为整个市场中相对核心的一块;他并
指出,此时也看到更多片子出现,像是如艺术片、恐怖片、动画片等等,所谓有“铁粉”
的电影,或是过去较难排到档期的片子,都有机会出现在院线。
好莱坞大片《血卫》也不敌疫情
王师则认为,当然现在大家觉得空间更高、能逆势操作,但覆巢之下无完卵,目前唯一不
同于市场表现的只有国片《女鬼桥》,也是因为从《红衣小女孩》系列、《粽邪》等片以
来,这几年结合在地元素的恐怖片,已经累积出5000万到1亿的基本盘,同时受众多是年
轻人,比较敢进戏院,因此有固定的票房,甚至本周来到5500万,已经逼近去年国片票房
第二名的《第九分局》,也给大家打了强心针。
在疫情中,还有冯迪索主演的《血卫》,以唯一好莱坞娱乐大片之姿开出4900万票房。对
此,王师指出,《血卫》有好莱坞影星,又是专攻年轻男性市场,而受疫情影响最大的,
多是已经有小孩的家庭户观众,“其实目标观众越年轻越抗疫。”
由双喜发行的《血卫》,于3月12日上映,首周末票房突破3000万,确实在低迷时刻给市
场注入信心,然而乐观情况并未持续太久,上映第二周起,随着境外移入确诊案例增加,
台湾18日出现一日新增23例确诊,往后也多为每日增加20例左右,全台票房因此再受重挫

对此,林恒青便表示,《血卫》的主力观众是18至34岁族群,但年轻人的观影意愿,在这
段期间受到很大影响,尽管他们对票房的预估已经因疫情下修到7成,但第二周后,全台
票房掉到剩余6成,“还是遇到悬崖式崩落。”
根据国影中心统计全台票房资料,近一个月来,全台累积票房销售金额为1亿3746万6856
,相较去年同期3亿612万2296,仅余约4成。
而根据台北票房观测站资料,全台本月20到22日的周末票房共2102.6万,创2016年官方公
布全台票房以来新低;21、22日台北周末票房,前五名相加仅305.8万,去年同期前五名
相加则为1672万。
OTT因疫情成长 海鹏总监:不见得对电影有利
车库娱乐创办人张心望则认为,疫情影响的恐怖之处在于,恐怕会带动消费者行为模式的
转变,一旦大家习惯不去一个地方,要再让他习惯去是很难的,“所以一个影城装修2、3
个月完,才要那么努力宣传。”
张心望认为,如果未来消费惯产生巨大变化,那要处理的就不光是病毒的问题,“如果今
天大家都习惯宅在家里面,以后他出来的机会就变低了”,目前没有大片,如果连中型的
片子也没有,电影院就完了,片商跟戏院唇亡齿寒,所以他们还是上片支持戏院。
Catchplay公关暨编辑总监韩盈盈则表示,大家都说因为疫情让OTT大赚,但应该是说,疫
情改变了消费习惯,像民众可能不去餐厅,同样状态也在OTT上发生, Catchplay在2月成
长了3倍的付费会员,除了疫情改变消费习惯,内容也是重要因素,台湾有Netflix、
myVideo、Friday等各式OTT,成长比例还是要取决于内容。
不过,对于OTT的成长,姚经玉则持疑,表示长期来说确实会增加,“但是真的增加吗?
”恐怕大部分收益还是落在Netflix,另一个就是盗版会受益,现在是很多人以前片都没
看,现在开始有空可以看。
对于艺术片、独立电影在OTT的表现,姚经玉也指出,艺术片通常不是Netflix或MOD会第
一时间收购的,其实看艺术片的观众,都很清楚离开戏院后,可能这部戏就再也看不见了
,所以因此相对跌幅比较少一点。
王师则表示,目前OTT的成长,不见得对电影有利,因为OTT时代的主流不是电影,是戏剧
,像这阵子即使疫情严重,网络上讨论度高的,还是像《爱的的破降》、《梨泰院Class
》等等。
电影制作连带受影响停摆 片商陷两难
欧美疫情持续,不仅冲击院线生态,内容产制也大受影响,目前包括漫威喊停旗下所有拍
摄计画、Netflix暂停美加地区拍摄,《骇客任务4》、《阿凡达》续集等电影也纷纷停机
,此外不少后期制作公司,也因防疫而停摆,面对川普预告美国疫情恐延续到8月,业界
也担忧,即便接下来台湾状况好转,未来也恐出现大片空窗期。
便有业界人士认为,假若如此,对于连锁戏院损伤当然大,但这些戏院相对有财团支撑,
而独立戏院、社区戏院受到的冲击可能更大,现在每家影城都在减少厅数、缩短营业时间
,有些戏院恐怕熬不过这一波。
林恒青则认为,欧美影视产业停摆后,会让片商的步调“慢下来”,上映、采买都可能延
后,整个环境会趋缓,“拍片时程、后制期、明星宣传期都要大调整 ”,而独立片商影
响比较小,其实台湾发行片量本来就是供过于求,独立片商手上可能还有等著消化的片,
所以不会突然断流。
张心望则指出,假若疫情持续,未来百分之百会出现空窗期,下半年大家手上片子发完之
后就会出现,“不只我们,OTT、戏院都会有空窗期,只是什么时候空、空多久没人晓得
。”他表示这是两难状况,面对未来可能的空窗,此时片发少一点是保命做法,但如果不
上片的话,片商跟戏院是相互依赖的,“发得少就是大家一起进地狱,片商也不用做了。

张心望并谈到,现在最痛苦不是要不要上映,反倒是宣传,“不打广告没人知道,打了赔
更多,所以做什么都很痛苦。”他并解释,目前策略是改以电视、捷运广告为主,都是可
以快速调整的类型,如果用户外大型看板,很可能突然要下档,整个版位全都没用了。
片照样上映 片商怨无法申请文化部纾困补助
鉴于疫情对于艺文产业的冲击,文化部也已祭出15亿纾困、振兴预算,补助因疫情造成冲
击,所衍生的人员薪酬,以及展演映活动取消或延期的制作成本、场地与设备租金等营运
费用。
然而,有独立片商表示,文化部所有的纾困方案中,并没有发行商可以申请的部分,当然
没明说不能给,但是对于片子照样上映的发行商来说,恐怕都申请不到,因为他们不但没
延期或取消,反而是有更多上映机会。
该片商感叹,纾困补助戏院可以申请、延期上映可以申请,但照常上映的片子,因为每支
电影状况都不一样,因此无法比较同期收益来评估,现在的补助办法,反而是在鼓励大家
改档期,不然上映就会被疫情正冲,如果片商要保护自己,干脆就全部撤档,现在是顾及
电影院才会一起撑下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