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电影滩头堡金穗奖,为何已成死水一滩?
鼓励新锐电影创作的金穗奖在昨晚(27日)落幕,评审团主席林君阳亲自在颁奖典礼直播
上颁奖,说明得奖理由或者从缺理由。但许多参与直播观赏的入围团队看到一半,大概都
忍不住面面相觑,因为此前只有最佳导演有公布入围者,没想到在典礼上颁发最佳整体演
出、编剧、女演员、男演员等奖项时,竟意外冒出入围者名单与入围片段。
一个奖项在颁奖当下才公布完整入围名单,且入围者事前竟浑然不知自己入围,金穗奖此
举可谓独步全球,大概在影史上也是首见,实在令人惊喜又惊吓。另一创举,则是无视电
影专业分工,首创“最佳音效配乐奖”,将音效与配乐两个不同领域的专业共冶一炉,相
信“最佳摄影剪接”等混合种奖项的出现也是指日可待。
再一奇举,则是让四部影片入围学生组最佳纪录片奖,却在得奖时宣告从缺。主席林君阳
表示入围作品“都少了一点什么”。如果这个项目的入围名单是初选评审的决定,决选评
审看了不满意而决定从缺,那倒是有几分道理。但金穗奖初选评审和决选评审从头到尾都
是同一批人,既然不愿给奖,那一开始又何必让这些作品入围(还选了四部片)?
面对这个争议,主席以自己当年参赛也遇到从缺的遭遇来勉励这些入围者,说当时自己是
“检讨自己还能不能更好”。只是,如此无视奖项评选逻辑的决议,就算提出再多理由都
难以服众。
笔者本文暂不谈作品,先来检讨金穗奖评审制度及策展团队。作为看完本届所有入围作品
的金穗奖忠实影迷,我想先反过来建议没得奖甚至没入围的创作者,无需太急于“检讨自
己”,因金穗奖体制的僵化,已是经年累月下来的问题,甚至危害到参与者的权益。
长年同一批评审连任,导致品味停止流动
犹记2017年我曾在个人粉丝专页“无影无踪”撰写〈2017的金穗与1998的金马——谈金穗
奖隐疾〉一文,引述导演蔡明亮于1998年宣布退出金马奖的公开信。没想到过了三年,我
还得再次以同个例子来凸显金穗奖的荒谬,以下不厌其烦重述一次。
蔡明亮导演当年的作品《河流》(1997)参与金马奖评选时获得了评审不怀好意的评价,
当他隔年以《洞》(1998)再度角逐时,却赫然发现前一年的诸多评审竟然获得连任,遂
发表公开信〈金马奖,对不起了!〉一文宣布退赛。他在文中抨击金马奖评审的连任陋习
,直言道:“难道这几位先生已经变成了评审家吗?”并且措词强烈地说:“电影潮流、
生态、品味日新月异,为什么每一年的金马奖都必须交由相同的几位先生来把关及评鉴,
这是什么意思?”
因蔡导的呼吁,日后金马执委会修改了规章,让评审不能连任。在2013年金马影展的大师
讲堂当中,金马奖执行长闻天祥也说:“.......(评审不得连任)好让品味跟选择更流
动、多元、也不会被某些势力所把持。”
三年前,我曾撰文呼吁金穗奖不要再让评审连任或短时间内重复担任,“让品味跟选择更
流动、多元、也不会被某些势力所把持”。当时共有八位电影界先进在十年内担任至少三
次评审以上,其中三人连任四届之多。此外,被我点名的评审当时也有在该文留言处回复
,因此金穗奖不可能没有看见。
三年后,请让我们现在回头,再来统计看看近五年的评审名单。
2016年(38届):李祐宁、郑文堂、朱全斌、孙松荣、刘蔚然、廖本榕、卢非易
2017年(39届):朱全斌、郑文堂、林君阳、孙松荣、柯智豪、王志钦、曾瀚贤
2018年(40届):叶育萍、王志钦、史惟筑、林君阳、柯贞年、柯智豪、苏珮仪
2019年(41届):李亚梅、李天爵、沈可尚、柯智豪、陈洁瑶、傅天余、黄晧杰
2020年(42届):林君阳、柯智豪、傅天余、黄晧杰、汤升荣、孙松荣、曹源峰
担任至少两次评审者统计如下:
柯智豪(4次),2017,2018,2019,2020
林君阳(3次),2017,2018,2020
孙松荣(3次),2016,2017,2020
傅天余(2次),2019,2020
黄晧杰(2次),2019,2020
王志钦(2次),2017,2018
郑文堂(2次),2016,2017
显然金穗奖依然我行我素,过去多次连任的影人好像也只有郑导一人不再接任。纵观上述
统计,便知光是五年之内,就有七人担任过至少两届评审,且每一个人都至少连任一次。
去年与今年,就有三位评审连任。作曲家柯智豪目前连任四届,导演林君阳在四年内当了
三届评审,这也让我忍不住想请教一句:“尊敬的先生们,请问你们是评审家吗?”主事
部会的长官们以及策展人胡延凯先生,您们为何执迷不悟?
这几年开出来的评审名单都很“漂亮”,是台湾电影业界颇具盛名、富有公信力与专业能
力的人物。可以想见金穗奖(由国家电影中心承办)或者主办单位文化部影视局的考量,
但一再让同样的评审重复担任,对鼓励新锐创作的金穗奖而言,绝非好事。长久下来,不
免会形塑出入围作品或得奖作品的模样(特定类型、议题、形式),甚至让渴望金穗肯定
的学生导演尝试去迎合那些标准,而这正是鼓励多元的金穗奖,最不应该走的方向。
缺乏新血注入,逐渐“老化”的评审团
此外,作为国内新锐导演的滩头堡,金穗奖的评审团也有老化问题,摊开本届评审名单,
评审平均年龄超过40岁。就连艺术圣殿坎城影展,都在去年让年仅20岁的演员艾儿.芬妮
(Elle Fanning)担任评审,请问金穗奖有什么包袱放不下?金穗奖时常强调“产业接轨
”,如果要谈产业,那么更应该正视台湾电影市场主要消费观众群年龄,是落在20至40岁
的事实。
近年来,金穗评审纳入如曾瀚贤和汤升荣等业界制片、监制,让他们接触创作者,对产业
发展而言是有利无弊,且有年长的、资深的电影工作者在评选时提供专业意见也有其必要
;但名单绝不该如此不均衡,忽视年轻人的意见。唯有纳入更多年轻的创作者、评论者,
汲取新生代观点,方才能与新时代接轨。若再不注入新血,金穗奖只会变成一摊不再流动
的死水。
事实上,评审劳苦功高,需要观赏上百部作品,相信酬劳肯定也不成比例。本文本意并非
要谴责这些专业的评审,毕竟问题的根本不出在他们身上(虽然我会强烈建议以上评审明
年不要再追求连任),而是金穗奖的便宜行事、不思进取的僵化体制。
初选决选也是同一批人?粗糙的评选机制
金穗奖或许也意识到要有所改变,于是在今年便推出一项变革,即增设最佳导演一项。本
届评审团主席林君阳在会前记者会上声称,赛制的改变会鼓励到更多优秀的年轻导演。
不过这个奖项的设立,却引发新的争议。首先,光是性别比便已经先令人觉得尴尬。本届
有25位女导演作品入围,占近乎一半名额,然而一般组与学生组共十个名额的最佳导演奖
,竟只有两位女导演入围;有许多女性导演杰出之作的一般作品类,则无一位女性入围。
不过这题先按下不表,打算来谈谈其他面向。
有别于台北电影奖与金马奖都会进行分阶段的评审评选,金穗奖的初选评审与决选评审却
皆是同一批人。换言之,初选既然已经选出了大名单,却又硬要挑出五个最佳导演入围者
,等同于直接吐露了评审团的偏好,让其他没有入围最佳导演的作品在颁奖之前,就察觉
到自己即将沦为陪榜地位。最终得奖名单验证了我的说法,24个奖项中有13个奖颁给最佳
导演的入围作品,包括两个单元的最佳剧情片以及一般作品类的首奖。
一般而言,重视产业面向的电影奖项安排个人单项的入围名单,目的是为了让媒体容易聚
焦,确保得奖者能在场领奖,同时也给予入围者一个荣誉肯定。金穗奖要走新锐台湾电影
的奥斯卡,企图心可嘉,那理应在事前多多推广,增加入围者能见度,包括媒体尤其关注
的最佳演员奖。但今年金穗奖却选择隐藏入围名单,使之成为典礼当下的惊喜,着实让人
感到错愕。
另外,之所以不要期待评审在决选阶段改变原先的偏好,也是有迹可循。因为金穗奖评审
显然不同于金马奖决选评审,不需要被强制在评选之前,集中再看一次自己已看过的片。
从本届入围名单的公布时间便能读出端倪,今年入围名单是在1月初公布,这代表评审团
是在去年12月底左右观赏完所有入围作品,且评审应该是使用家用电视或电脑审片(本届
评审团主席林君阳稍早在一篇液晶电视业配文中即证实此事)。这群评审12月看完之后,
金穗奖显然并没有集中他们在影展期间透过大银幕重新欣赏这些作品,也不可能硬性规定
他们必须要在家重看一次入围作品(就算规定了也无法验证评审有没有做到)。
那么,这代表评审很有可能在3月底时,是带着三个月前的小萤幕回忆来进行决选,评选
品质的低落可想而知。这将会对创作者造成公平性的损害,加上每个评审家里的放映设备
不同,所能呈现的效果便可能形成落差,细腻地处理影像、声音以达到理想放映规格的作
品,没有办法占得任何好处。事实上,经过三个月后,评审很可能只记得剧情,而不记得
细节。
因此倘若要改革,也建议金穗奖必须要落实进行分阶段的评选,并且至少必须确保决选评
审能够在电影院当中观赏作品,以保证所有作品能够获得对等的讨论机会。这个要求乍听
起来对金穗奖或许是莫大负担,但这才能够真正让参赛者感到公平、获取充分的尊重,提
高奖项含金量。
策展品质低落,与高额奖金毫不相衬
金穗奖今年已届龄42岁,它曾经有过辉煌历史,连大导演李安早期都曾受惠金穗奖鼓舞,
但这个理应德高望重的奖项,却显得为老不尊。除了上述诸多令人诟病外,还有太多沈疴
之处。
例如,在全球影展都已经线上化的时代,金穗奖竟然还在要求报名团队须缴交实体的“光
盘片”;例如,金穗奖向报名团队收取预告片却没有上传,有兴趣的观众在网络上根本搜
不到;又例如,映后座谈主持人竟不识金穗奖最佳男主角得主吴宏修。
一而再,再而三的奇闻,让金穗奖早已失去创作者之间真正的尊重,逐渐沦为“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的存在。丰厚的奖金鼓励显然是大家报名参赛的主要动机之一,但能从中获
得多少荣誉感便令人怀疑。
提到奖金,金穗奖奖金确实在国内影展鹤立鸡群。两个首奖加起来就有80万元,金马奖最
佳剧情片也就50万元,显见金穗的资源其实相当可观,但其策奖、策展的品质却远远低于
金马,与如此高的奖金毫不相衬。来年若能考虑将资源重新调整,以更高的预算雇用更专
业的团队执行,至少两阶段的评审(当然要给予合理的评审报酬)等等,相信绝对能带来
正向改变。
小结
今年参与金穗奖的现场体验,深感现场执行团队的专业与用心,但是优点似乎也仅止于此
。好端端一个新锐电影人的盛会,在网络经营上看不见用心。自开展以来,金穗奖粉丝专
页发文率、触及率极低,且几乎没有放上现场动态资讯、座谈纪录与影人photocall,简
直像是一个不存在的活动。对于新观众而言,也无法轻易在接口上找到影展的放映时程与
影片简介,更遑论去现场参与。
金穗奖并不是野鸡奖,而是“恐龙奖”,笨重而缓慢,已经渐渐跟不上时代,并且听不见
众人的嘲讽声与骂声,本文虽然用语严厉,但无不是希望金穗奖能越来越好。作为许多新
锐导演人生的第一站,金穗奖有着指标性的意义,理应慎重办理,在此劝谏有关单位对金
穗奖进行全面性改革,且刻不容缓。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0954/445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