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我们的家不是我们的家》,当无助的只

楼主: a122239 (Sharp)   2020-03-27 12:08:21
部落格版:https://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404591335
(手机排版抱歉)
曾有爱尔兰著名保险公司明确指出,房屋问题无疑是爱尔兰所面临到最大的且最严重的经
济和社会问题。拥有着Ha'Penny Bridge、Trinity College Library、Guinness storeho
use、Skellig Michael、被誉为“欧洲最珍贵的目的地之一”的Emerald Isle等著名景点
,每逢三月会有狂欢庆祝的Saint Patrick's Day,酒吧、夜总会林立、有着丰富活跃的
夜生活,首都都柏林亦因50%居民年龄不到25岁被认为是“欧洲最年轻的城市”,热情又
好客还曾被评选为“欧洲最友善的城市”,这是位于欧洲大陆西北海岸外的爱尔兰。然而
房屋问题却让爱尔兰获得称不上光彩的称号,特别是都柏林更因房价过高被著名网站Inte
rNations列为“欧洲第二大不适宜移居城市”,几乎每10人就有9人表示难以负担昂贵的
租金。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要想在都柏林租一间小型公寓至少得年收4万欧元以上,换算
台币就是130万元,而整个都柏林的租房平均月租为1200欧元,等于逼近台币4万元,光是
租房子就要逼死人,更遑论是要买下属于自己的房。
爱尔兰房价几乎年年上涨,以2018年全球平均房价30万欧元来比较,爱尔兰最便宜有到均
价13万欧元,但那是靠近北爱尔兰的边境地区,若是想住在都柏林的话,平均房价将近44
万欧元,要比全球均价高出14万欧元左右,甚至于都柏林最贵的地区还高达了60万欧元。
会造成爱尔兰高房价的原因,有专家学者认为出在于建筑成本过高,包含住房建设贷款被
拒、土地囤积、相关技能短缺等原因,都让建筑成本提高,而这就是种连锁反应,因为高
建筑成本拉高了房价,房价变高居民、想移居爱尔兰的外国人承担不起,最后引发了后续
问题。由于房价问题,让许多人选择不买而是租,至少租金是努力赚钱还稍微能够付的起
的,只是当越来越多人只租不买,就会衍生另一个房屋问题,那就是变相的“供不应求”

买不起房的爱尔兰人民,加上许多来自海外,不管是移民或是来此工作都好,他们都得面
临到爱尔兰可出租的房屋数量不足的问题,以都柏林来说,在2017年甚至只有1300间套房
可供出租,然而付担不起连年飙涨的房价而买不了的人却超过万人,幸运的手脚够快抢得
到,倒楣点的可能要排队排个好几天,衰一点的怎么等永远都没有空房待租。于是“房价
高买不起,选择相对较低门槛的租屋都还因为数量不足租不到”成了爱尔兰普遍存在的怪
异现象,这些想买买不起、想租租不到的无壳族被戏称为“游民”,因房屋问题产生的游
民问题,同样成为爱尔兰最严峻的考验,为此爱尔兰政府在2016年提出了Rebuilding Ire
land、重建爱尔兰政策,目标计画在今年之前、也就是2019年完成每个月提供至少2万5千
个家庭出租社会住宅,并在2021年完成另外的5万间,试图能够藉以改善严重的房屋与游
民问题。
“我们不是游民,只是迷路了,被锁在门外,钥匙不见了,就是这种感觉。”
看《我们的家不是我们的家》会让我想到肯洛区的《我是布莱克》,两部作品各自用着各
自的方式去针对政府制度、社会现况做出抨击,为了生活拼命奔波著,却总是换来一次又
一次的失望,平民百姓在夹缝里挣扎求生,于卑微中找寻并试图捍卫那不多的尊严,他们
可以努力挤出笑容面对今天,然而在苦中作乐之后,等着他们的依然是那不知道在哪的明
天。《我们的家不是我们的家》 反映着的,是爱尔兰的现状、是爱尔兰人民的无奈,整
部电影其实相当单调,看着女主角萝西不断重复著的打电话询问有无空房可租,明明不过
两天的事却因仿佛鬼打墙般的“请问、好的、没关系、还是谢谢你”让人感觉无止尽的漫
长,但,就是由于这样的无止尽,更使多数爱尔兰人民面临到的徬徨无助,能以最为直接
强烈的方式让观众看见。
电影几乎四分之三的场景都在一台车上,车里有着他们一家六个所有的东西,本该像是全
家出游要用行李箱装好摆妥的,如今被用黑色垃圾袋随意乱塞,因为他们得随时准备好“
离开”。不是搬家,而是离开,当丈夫强波在工作的时候,萝西除了得接送孩子们上下学
,她最大的任务就是在白天找到今晚的住所,幸运的话打个几通就找到,哪怕只能住上一
晚便已满足,不幸的话就算把政府所给、可租空房的每间旅馆的电话都打过、整张抄有电
话的复印纸摸到纸破墨淡都是“不好意思,客满了”,那种焦虑感随着天色越来越暗是会
越来越深,而导演派迪布里纳希更为坏心的是,他安排了许多插曲来让这焦虑感变得急、
更躁,不论是耐不住性子的小儿子阿飞、因被同学嘲笑不想上学装生病的二女儿梅蒂、年
纪还小需要人照顾的小女儿蜜莉、闹失踪的叛逆期大女儿凯莉,每一个每一个的问题都让
萝西被迫和时间赛跑,当时间被这些问题挤压到所剩无几,萝西的情绪也显得不稳定,她
疲倦、她无助、她烦躁、她想放弃、想投降,但她不行,于是在次次宣泄后总会听到她懊
悔的说著“对不起”,似乎只有这样才有办法告诉她的丈夫还有孩子们,“对不起,她尽
力了。”
不过,这样的安排放在电影里是增加剧情张力,拿在现实生活来看就让人沉重,偏偏这些
情节安排还真的会在现实生活上演,《我们的家不是我们的家》里的萝西与强波一家犹如
爱尔兰的缩影,他们的雀跃与失落都像是爱尔兰人民时常整天下来会有的两种情绪变化,
导演派迪布里纳希透过萝西与强波一家渡过的这天堂与地狱般的两天,呈现爱尔兰如洗三
温暖般的生活,替爱尔兰诉出无处发泄的苦。
《我们的家不是我们的家》什么都不多,演员不多,场景不多,变化不多,把一切限缩在
一定的范围里,却已然足够表达出导演的想法。饰演女主角萝西的莎拉格林表现亮眼,将
因焦虑而使情绪些微失控、而在失控过后感到自责的母亲一角诠释到位,四位小孩或似说
本色演出,然却也展现出不同阶段的小孩不同的反应、回应,懵懂无知完全就是以本能索
求的小孩代表阿飞与蜜莉;不是很明白发生什么事就只是单纯的做出表达的梅蒂;还有已
经拥有自己想法但无力改变现状于是用行动抗拒一切的凯莉,四位小演员是激出他们母亲
、萝西这个角色潜能的催化剂,接续式的轰炸著快要不行的萝西,来制造出后半段的冲突
,让整体的无奈感变得更重。
我特别喜欢近尾声的一场戏,是他们一家人在车上吃著薯条,然后不晓得谁先开始的吐薯
条大战,尽管会觉得生活都已经这样了怎么还浪费食物,可是当他们越来越开心、越笑越
大声,又会想,可能正是因为日子已经这样子了,才更需要偶尔的胡闹,唯有这片刻放松
才能令他们忘掉不如意、不快乐吧。
只是最后,导演又再度把观众、把萝西一家狠狠的拉回现实,没让快乐停留太久,也许对
他而言,现在的爱尔兰更适合愁苦。
作者: daniel620314 (kikibernie)   2020-03-28 07:46:00
觉得他干嘛坚持和母亲的那一段明明可以先把孩子交给母亲照顾然后自己好好的租屋问题解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