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hawnny (Shawn)
2020-03-21 22:51:41《我,最亲爱的》电影简评
在亚洲保守的社会风气下,勇于为LGBTQ族群发声的故事
预告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zpSamGJ6eU
主题曲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Y302ZkW3DA
图文好读版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4724192
壹. 电影小档案
片名:《我,最亲爱的》
片长:106分
台湾上映日期:2020/03/12
分类:剧情片、爱情片、喜剧、同志片
国家:越南
语言:越南语
导演:郑霆黎明 Trinh Dinh Le Minh
剧本:裴儿 Nhi Dui
摄影:罗晖平 Huay-Bing Law
主演:岭清 Lanh Thanh (饰演阿文/Van)、武田家辉 Vo Dien Gia Huy (饰演伊恩/Ian)
IMDb评分:7.9/10
贰. 简介
阿文(Van)是他所属家族中的长孙继承人,长年居住于美国且已获得公民身份,为了
要替已逝的父亲移墓,于是睽违许久后再次回到家乡。而此次阿文(Van)带了他的男朋友
伊恩(Ian)一同回到家乡,但起初并没有马上向亲友们坦承,只宣称他与伊恩(Ian)是单纯
的朋友关系。
当时并没有任何人知道阿文(Van)早已出柜之事,所有的家族成员,包括阿文(Van)的
母亲(Mrs. Hanh),都殷切地期盼着他尽早娶妻生子,以完成身为继承人为家族传承薪火
的责任。而阿文(Van)患有阿兹海默症的祖母(Grandma),竟然把伊恩(Ian)误认成自己的
孙子。
正当阿文(Van)苦恼地寻觅著适当的时机点向家人们出柜之时,他却偶然得知母亲罹
患重病的消息......。
参. 前言
先说看完整部片的感想,这部片或许不是我所看过最好看的同志片,但它所代表的是
亚洲正从保守转为多元的重要里程碑。我们都熟知如李安导演的《断背山》(2006),或者
更早以前王家卫导演的《春光乍泄》(1997)。然而断背山的卡司,乃至整个剧组几乎都是
西方面孔,且李安导演本人在执导时也早已在好莱坞打滚多年;而春光乍泄拍摄当时,香
港仍为英国的殖民地,当时港片乃至于整体社会氛围,相较于当时亚洲其他华人社会自由
开放,且王导自幼便随父母移居美国,思想自然比较前卫。反观本片故事所发生的背景则
是保守许多的越南,能有如此的创新与突破实属不易。
本片的导演郑霆黎明,年仅三十四岁,被称作是越南影坛的明日之星、亚洲新生代最
有潜力的导演之一。其先前并无任何执导长片的经验,但累积了不少电影刊物著作和剧情
短片,《我,最亲爱的》是他的电影处女作。我认为,他的执导能力完全不像一名蒙懂无
知的新手导演,尽管有些小地方略显生涩,但整体来讲仍瑕不掩瑜。无论是剧情节奏的掌
控,或者对场景细节的安排,都能令人感受到导演的讲究以及用心。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肆. 各项点评
ㄧ.剧情
这部电影表面上是一部同志爱情片,但同时也是一部亲情片。越南是个因地缘关系而
深受华人文化所影响的国家,故对于家族传统极为重视。身为继承人,就得担起成家立业
的责任,倘若做不到的话,往往都会被认为是不孝。不过随着时代的演变,不少大众也逐
渐地放下了这种固有的观念。
故事中的主角阿文(Van)所将要经历的便是这段过程。由于父亲逝世已届七年,故
身为长子的阿文(Van)必须回乡参与父亲的捡骨移灵仪式。而此次阿文(Van)带上了早已交
往许久的男友伊恩(Ian)回去,打算找个适切的时间点向家人坦承出柜一事。然而向家人
坦承出柜,往往都是同志朋友们内心中一个挣扎难熬的坎,伊恩正是因为不想让阿文独自
面对,所以才会与他一起回去。刚回去时尽管看似一切正常,然而在前段故事中,却不断
地展现出家族成员对他们俩互动的观察一尤其是阿文的母亲(Mrs. Hanh)与玉姨
(Auntie Ut)。从刚到家时,阿文(Van)正想要找出送给母亲的珍珠项链,但似乎却放在伊
恩(Ian)的行李箱中。吃饭时伊恩(Ian)不小心说溜嘴他与阿文(Van)很久没煮酸鱼汤,以
及伊恩(Ian)夹菜给阿文(Van)的举动。种种迹象都不断地引起家人们对两人关系的怀疑。
剧情的转折点出现在伊恩(Ian)因为心情不好而出去散心回来时,快到家时在路旁遇
到了喝醉的阿魁(Khoi)与他的狐群狗党,并看见伊恩(Ian)的手机桌布是他与阿文(Van)的
合照,便更加确信了他们俩之间有着不寻常的关系。阿魁(Khoi)便开始嘲弄起伊恩(Ian)
的性向。争执之中,伊恩(Ian)被打倒在地,幸好此时祖母(Grandma)出来找寻自己的孙子
(其实是被误认的伊恩),阿魁(Khoi)见状后先行逃走,伊恩(Ian)于是得救。到家后阿文
(Van)见到被阿魁(Khoi)打伤的伊恩(Ian),便生气地想找阿魁(Khoi)理论,便在庭院等待
阿魁(Khoi)回来。阿文(Van)见阿魁(Khoi)回后便与之产生口角并扭打,引起的骚动引来
了全家的关注。玉姨(Auntie Ut)看到自己的宝贝儿子被殴打,理智线瞬间断掉,于是便
率先发难,指责阿文的母亲(Mrs. Hanh)隐匿遗产,以及对阿文(Van)的性倾向提出质疑并
攻击,阿文的母亲(Mrs. Hanh)便发起反击,将阿文祖父所交代的事一五一十的说出来。
前文曾提到阿文(Van)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母亲早已罹患重病,他在回美国之前仍挂
念著这件事。后来阿文(Van)与伊恩(Ian)因故在浴室小吵了一架,争吵后,阿文(Van)想
回去找伊恩(Ian)道歉,但是浴室门锁住,阿文(Van)只好隔着门向他说出心里话。不料门
开后,走出的却是母亲,而伊恩(Ian)早已离开浴室好一阵子了。
时间的沈淀往往能冲淡一切,在阿文(Van)回去美国之前,也终于与母亲和解,令母
亲接受自己的性向,并承诺她将会把她接去美国一起住,因为那里有更好的医疗照护。而
伊恩(Ian)也找到时间与阿文的母亲(Mrs. Hanh)深谈,最终也获得认可。
阿文(Van)的母亲(Mrs. Hanh)在结尾表示想开始学开车,就仿佛在暗示著,自己的心
态也该做出改变,不该再被旧有的桎梏所束缚。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与执著;而她
也老了,是时候该放手,让孩子爱他所爱,或许才是为人父母最该为子女所做的决定。
二.构图
导演对于构图的表现我觉得可圈可点,许多场景都能看出不少巧思。在对角戏,特别
是激情桥段的画面美感,导演对光影的掌控着实让我印象深刻,整体情感塑造得肉欲而唯
美,亲暱却忧郁。
而其中几幕视角由挡风玻璃处正对向车内的构图,亦让身为构图控的我眼睛为之一亮
。即使这种构图很常被运用在电影(如:一路不顺风),但一百种导演拍出来,往往都有一
百种风格,通常取决于镜头焦距、与被摄物体间的距离、车种、车内构造,乃至人物座次
。而此次导演所使用,看起来是一颗焦距稍广的镜头,且选择了室内空间开阔的箱型车。
整体来说一目了然,能将车内所有角色的面部及内心在短时间内做出解读并连接。且由于
空间明亮开阔,所以并不会给人太大的压迫感,视觉上非常地舒服。
对话桥段以及人物特写镜头我认为中规中矩,并无让我有特别惊艳之处。不过在移坟
那幕,导演刻意特写在场几位主要演员动作表情的设计,我倒是觉得挺有意思,蛮值得玩
味的。
惟整部片的色调略嫌平淡。或许有些人会喜欢这种没有什么太绚丽或强烈明显的色调
变化,但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安排,导致有不少场景会跟着一起黯淡,令人丧失记忆点。是
整体来讲稍嫌可惜的一部份。
三.演技
这边分享一个拍摄时的幕后小故事,在选角确定后,导演刻意安排让原本彼此不认识
的两人像是情侣般去约会,借此培养两人间感情。岭清本人也在访谈中说道:“一开始,
我遇到了很多困难,而且我在亲吻另一个男生时感到尴尬。但后来想,我应该真把他当作
爱人,角色的情感必须是真实的,而不只是两个表演亲嘴的男演员。因此我和他亲了多达
5、6次,才达到导演的要求。一开始我们真的吻得不好,但后来驾轻就熟,我和家辉还蛮
享受的呢!”
两人的对角戏令我印象深刻。无论是深情凝视彼此,又或者是小清新般甜蜜的互
动,乃至激情热吻的场景,我认为完全不输近几年来的爱情片。彼此的互动,举手投足间
都流露出一种甜蜜的感觉,是一种彼此仿佛真心诚意,打从内心地深爱着彼此。这种甜蜜
感是不分性别倾向的,我想无论是谁看在眼里,应该都会有甜在心底的感受吧。
而饰演阿文母亲(Mrs. Hanh)的越南资深影后红桃(Hong Dao)的演技亦是无话可说,
无论是肢体层面或者情感展现,都把传统保守社会风气下,丧夫却又只手撑起整个家族事
业的女强人这样的人物设定,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若要说整部片令我最赞赏的演员,那
肯定非她莫属。
另外提一下饰演患有阿兹海默症的祖母(Grandma)的越南国宝级演员黎善(Nsut Le
Thien),即使看似是个配角,但在戏中却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从开头的搞笑无俚头,逐
渐转变到中段故事的衔接点,以及结尾重要的转折点,倘若没有这位国宝的演技贡献,这
部片极有可能会变得极度枯燥沈闷,果然只能说姜还是老的辣。
四. 音乐
当电影放映完,影厅内响起本片的主题曲时,我内心的感受就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
那就是:真香!
这首歌的前奏是从钢琴独奏开始,进入主歌后慢慢地逐层堆砌,先是加入了弦乐衬底
,使整首曲子更加有温度。进入第一次副歌时,编曲者加入了Bass,使得音乐的深度加深
了不少,听起来更有韵味及层次。间奏则是由竖琴拉开帷幕,接着是小提琴如吟唱般的独
奏,并且增加伴奏弦乐的厚度,以及加入了定音鼓轮奏,令整首曲子逐渐进入到交响乐的
层级。进入到第二次副歌时,各式的打击乐都加入了乐曲里面,如定音鼓、大鼓、
tom-tom以及钹,将乐曲推向了高潮。尽管演唱者的声音自始至终的情绪起伏并不大,但
无论整首音乐如何变化,人声与配乐仍完美地保持契合。无论是前面的柔情婉约,抑或后
面的磅礴雄厚,都能让人感受到音乐交构出的奇妙化学效应,当下在电影院聆听时便令我
起了浑身的鸡皮疙瘩。这首【 感谢与抱歉 Cam On Va Xin Loi 】完全呼应了阿文(Van))
对他母亲的情感,仿佛就像一首写给母亲的情诗。以下节录副歌歌词:
抱歉那些说不出口的事情
抱歉那些无端流逝的日子
需要多久的时间才能让我们暂时忘记忧伤
让心远离痛苦
我已厌倦回忆突然在清晨消失无踪
谢谢你总是让我幸福开心
谢谢你对我从来没有放手
所有泪滴都会散去
在那个温暖的地方
我会和谁留下一个吻
歌词完全地将主角的心声道了出来,他很想向他的母亲坦承,但碍于家族继承的因素,以
及母亲的期望,导致迟迟无法将想说的话说出口。后来事情终究还是纸包不住火,原本以
为会受到母亲的苛责以及不谅解。然而做父母亲的,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幸福快乐,阿
文(Van)的母亲最终也谅解并支持他所做的决定,让整部电影有了一个Happy Ending。正
如同副歌结尾的那三句,最终一切都会海阔天空,每个人都能寻觅到属于自己最温暖的归
属。
伍. 结语杂谈
从今年年初到现在,亚洲的影坛早已产出了不少令我惊艳的LGBTQ题材的电影,无论
是今年刚在柏林影展斩获一座泰迪熊奖,并获得了全场第二高(3.3)的场刊分数(可惜无缘
主竞赛奖项QQ),蔡明亮导演所拍摄的《日子》;还有近期在腐女圈引起不小话题,内
容激情肉欲但又唯美的日本BL动画电影《鸣鸟不飞:乌云密布》;以及前阵子由袁富华及
太保所主演的《叔.叔》等等......。诚如我前面提过的,整个亚洲的社会风气越来越趋
向多元开放,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现象。LGBTQ这方面的话题对我们来说,并不再是一个
难以启齿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亚洲导演及资金愿意投入制作LGBTQ题材的影视作品,未来
这类型的影视作品将不再是欧美影业的专利,亚洲的电影人们早已向世界证明,我们也
能在这块领域上获得丰硕的成果。期望在不远的未来,无论是谁,都能不受拘束地追求属
于自己的爱情,并执子之手,与子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