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报] 2020法国 凯萨奖 燃烧女子演员退席抗

楼主: Monodie (阴影面纸)   2020-03-03 01:39:21
原文恕删。
这次的凯萨奖我是很有感的。我没有年年看凯萨奖,因为法国人的颁奖典礼其实很无聊。
今年特别看了一下,只因为引起争议的双方都是我熟悉的。 我是一个很喜欢看电影的人
,我会知道这些名字就是因为电影,所以
性别在这里不是我要讲述的核心。我关心的是叙事。
我喜欢Adele的表演,活生生的、激烈而有富有魅力的存在感,硬朗混杂着媚惑。但身为
电影系辍学生,我认识波兰斯基的作品更久,他拍过太多好作品了,我着迷过,甚至钻研
过,我喜欢他的电影,而且是忍不住想要看
他的电影。因为好看呐。让电影归电影吧。在我认识他的作品以前,就在书上读过“波兰
斯基因性侵少女而避走欧洲”这样的叙述,那时我非常非常的年轻,对艺术世界与那些伟
大的思想与才华充满向往,希望自己有一天能知道他们如何能创造出那样的作品,所以那
个叙述完全没有困扰我,富有声光与天才调度的萤幕比起那乾乾短短的冷硬控诉实在好看
太多太多了,是不是?艺术归艺术,品德归
品德,好熟悉的话对吧?很轻易回到一个不用顾虑太多的状态,沈浸于电影迷人的世界,
多简单。
有没有看出这里问题?只要对电影有热情,很容易就会去认同那样的才情,所以很容易很
容易就把艺术和作者分开了(实在太容易了,而且听起来很超然啊),很容易很容易就忽
略了“波兰斯基与未成年少女发生性行为而避走欧洲”的事实,而现实其实是远超过那个
的,我只列出有出来指控他的,“一个9岁,两个10岁,一个12岁,一个13岁(唯一个有
指控成功的),两个15岁,三个16岁,一个
18岁.....”先不列进更年长的受害者。我们看到什么?波兰斯基对年轻女孩铁铁的偏好
,还有,一串长长历史(绝非偶然),但非常非常的扁平:没有声音的人,未知的长相,
没有名字,更不知道她们的故事。为什么?
因为有权力在各个平台讲故事和露出的是波兰斯基,被写进历史里的是波兰斯基,波兰斯
基,太悲剧太有意思了,且不论波兰斯基用视听语言给我讲了多少超棒的故事,他光讲他
自己就够了,被惨烈屠杀的犹太人,全家被关进集中营,母亲死了,他逃出生天,妻子被
虐杀一尸两命,认为美国司法可能会陷害他所以逃了一辈子......他是一个受了可怕的伤
害的天才艺术家,这个故事不论谁来讲,都很动听。
在这里我们暂停一下,换一个故事来讲,2002年的时候有一部内容颇令人咋舌的电影叫“
恶魔的孩子”,里面两个孩子演员的表演光彩夺目,特别那个小女孩,12岁。然后...,
想写也没得写,中间一片空白,反正她就消
失了五六年,不演戏了,不是没人问,就是她不演了。一直到2007年才又以一部“爱上坏
女孩”回到观众的视线里,接着,就是这个女孩在法国影坛迅速崛起,坎城和凯萨奖几乎
年年看到她。这个人就是Adele Haenel,颁奖典礼中离席的女演员。去年底,公众才知道
那段空白发生了什么事,“恶魔的孩子”的导演在她12-15岁的时候,每一周,把她叫到

里去,亲吻她、对她上下其手。故事的攻防点就在这里,反metoo的人说,那些孩子、女
人都有所企图,愿打愿挨不是?怎么都怪男人?如果她不愿意,她为什么每周都还去?是
的,Adele当时真的觉得是自己的错,她觉
得男导演对她有恩,但她并没有要这种“男女关系”,最重要的是在导演-演员,导师-学
生这样的脉络下,她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拒绝(请记住她的年纪,对方是一个快40岁的成年
人),孤男寡女在一个房间里,她只能一直
移动位置,即便她推开对方,男导演还一直贴上来,三年。所以最后她做了很青少年的决
定,莽然一刀切,什么都不要了,干脆不当演员了,直接消失。一直到Celine Sciamma找
她演“爱上坏女孩”,她才重新演戏。她不说,没有人会知道,因为17年来,她都没有出
来指控男导演,她花了很长的时间检讨并责怪自己是否有错,她的青春期很挫折、混乱且
愤怒,并且保持沉默、孤立自己,因为她也没办法跟自己的父母谈论这件事,她觉得很羞
耻。
讲完男主角和女主角,现在来讲舞台:刚落幕的凯萨奖。如果电影能归电影的话,那我们
现在在聊的,应该要是那些得奖的作品,至少聊聊得了最佳影片的“悲惨世界”吧?可
怜的黑人,即便得了大奖也挤不进这晚的文本里(是的,我们又回到叙事权力的循环里了
)。但显然今年的剧本早在Polanski和Adele双双提名的那一刻就写好了,这注定是一个双
方抢夺发言平台的一幕,根本无法、也不可
能成为电影论电影的一晚。而在这个剧本里,Polanski和Adele甚至都无法完全代表他们
自己个人,甚至他们各自带来的电影是什么内容也不重要了(多讽刺)。他们是两个代表
符号。一边代表的是“艺术有表现的自由、
品德与艺术可分离”,另一边是“被消音、被剥夺自身叙事”的受害者。 请注意,在这
里我没有提到性别,因为不论是什么性别,在双方的叙事里都可以代换对吧。只在性别上
面打转,两造永远不会有交集,这也是为什么这次的争议这样激烈、这样分裂。
真正的核心问题是叙事权力的问题,而不是性别的问题。 波兰斯基被讨厌了,女权纳粹
被讨厌了,都是权力的问题,男人因为权力变得暴力狂妄,女人当然也可能犯下同样的错
误。
今年凯萨奖在入围名单公布的时候,主席公开讲了,让艺术归艺术,“军官与间谍”是好
电影所以提名,“燃烧女子的画像”也是好电影所以提名,其他的就交由整个影艺学院去
投票吧。之后没多久法国影艺学院的董事会就在一片异议之声中集体辞职了,大乱斗揭开
序幕。
我一直要强调,这是一场争夺发声机会、叙事权力的战争。像Polanski这样的导演,像Ad
ele这样的演员,都不是随便什么片都拍的电影人,他们的选材选本就是他们观看世界的
角度,Polanski 为什么拍“我控诉”(军
官与间谍)?当然不止他是受害的犹太人,也不止德雷大众事件里反犹主义所造成的冤案
,更吸引他的是是“一个无端受害的人被整个社会体制剥夺了自由与交谈的机会”,这个

是Polanski自己对性侵案的看法,而“一个犹太人因他没做的事情遭受了惩罚,而调查真
相的人即便讨厌犹太人,也愿意为之奋战到底”,这就是Polanski 对这个叙事的期望:
你可以讨厌我,但为了真相,人甚至要能为讨
厌的人站出来。
Adele为什么演“燃烧女子的画像”?当然不止因为导演Sciamma曾经是她的恋人,当然不
止这是一个女性角度的故事,这故事是一段隐蔽的恋情,不是女人自己躲起来,而是女人
在父权社会架构下不能有自己的选择(被迫嫁给不认识的男人)、不能代表自己(女画家
必须在父亲的名下,才接到工作和参加画展)、美丽而没有声音(被观看的客体、肖像画
好看就能娶了,妳不用有声音),Adele选择
这片,当然是要传达“不,女性不只如此”的讯息。即便父权阴魂不散,女性在这样的框
架下还是会有自己的叙事、也有开创自己叙事的能力。
Adele跟Polanski,艺术对他们来说从来就不只是消遣,他们知道自己 “有能力形塑人们
的精神世界”。他们清楚得很,也很把握自己这样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能把自己的
活儿干得这么杰出。艺术家并不是开创了
什么,而是他们以崭新、迷人的手法回应了自己所处的世界。好看的电影都是向观众揭示
平常我们看不到的东西,那些存在于世上,但我们看不到的东西,这就是艺术家的眼光与
手艺。所以艺术当然来自于生活,不然
从哪里来?所以真的那么容易一刀切吗?切那里?让艺术归艺术,切掉那些受害人吧,那
波兰斯基为什么自己一直抓着受害人的形象不放?不能讨论?我的脑汁每一次到这个坎上
就严重被耗尽,我有很严重的错乱感。
为什么波兰斯基悲惨的遭遇一直被书写?那其他一辈子被性侵的创伤所萦绕的灵魂呢?
我只能说,艺术本身就是矛盾的,现实生活是很复杂的,不愿意在两方的焦点不断移动思
考的群众是更可怕。
波兰斯基说她们都是自愿的,是的,我知道,因为我们总是可以听到波兰斯基的说法,但
我们从来听不到其他那些“跟他上床的年轻女孩们”说了什么(请注意,是复数。所以不
要再跟我扯有受害者已经原谅她了)。我没有说他有罪,我只是想点出,我们永远只有单
方面的叙事,这是巨大的不平等。我只讲到这里。波兰斯基绝对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至于
那些相对于他过分年轻的孩子们,即便她们说愿意,权力不对等、经验不对等、年龄不对
等、知识不对等、智性不对等、地位不对等,成年人就不用想想,你真的没占便宜吗?孩
子们真
的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成年人真的没有任何一点点责任吗?
讲到这里,应该会有人说,好啦可以了啦,大家都知道成年人有责任了啦,可以让艺术回
到艺术了吧,波兰斯基的电影就是好看,影艺学院就是肯定他的才华他的手艺而不是他的
品格。可以啊当然可以啊,现在就是这个版本啊,不管喜不喜欢,现在就是这样啊。就正
是因为是这个叙事版本,所以Adele一定要出席(而且必须是郑重地出席,看看她历年的
服装,本届几乎是她最认真穿的一次),而
且她也必定得离席,因为她必须忠于自己的叙事:“受害者必须被讲述、被看见。”所以
她要如此,而且必须如此。凯萨奖到底有没有羞辱燃烧女子团队是另一回事,但她不能自
己缺席,也绝不能对结果没有反应。旁人可以抹掉她的叙事,但她不能自己放弃叙事的权
力。这次让她提名的电影就是在讲这个,Adele忠于自己的艺术,自己的电影。知道“燃
烧女子
的画像”最打动我的地方是什么?不是那段动人的女女恋,而是在一个令人无法动弹的禁
锢环境、注定的离别之下,角色没有发疯、没有消失不见、也没有去死。她们想办法,并
且富有感情地活下去。
那么,在同样的逻辑下,Polanski有没有忠于自己的叙事?我觉得有,只不过这个叙事指
向他认为自己受到的委屈,这个叙事指向他自己。Adele忠于自己的叙事,而她的叙事指
向世界,指向那些没有机会被听见的故事。
他们都是艺术家,他们表现出来让观众看到,剩下来的,就是我们的事情了。
所以再说一次,艺术本身就是矛盾的,而现实生活是很复杂的,不愿意在多种焦点不断移
动思考的群众是更可怕。艺术跟基本生活所需无关,所以如果说艺术有任何价值,就是
为我们多打开一扇观看世界的窗,如果我们不肯多多移动脚步去看看不同的景致,艺术就
是一样没有用的死物而已。
作者: celestine412 (Celestine)   2020-03-03 04:24:00
推观点
作者: RachelMcAdam (瑞秋卖灯丝)   2020-03-03 07:16:00
作者: elapseregret (不知何往)   2020-03-03 08:08:00
谢谢你!!
作者: jakechen1027 (小杰克)   2020-03-03 09:32:00
已收藏,写的太好
作者: ella19881111 (Echo)   2020-03-03 10:22:00
推这篇
作者: asnonieta320 (感性的方便面)   2020-03-03 10:50:00
写得好棒啊
作者: ccyTangerine (cloudy)   2020-03-03 10:51:00
作者: y35246357468 (小銀)   2020-03-03 11:46:00
作者: emily0606abc (肥猫)   2020-03-03 12:06:00
推好文
作者: leopoldbloom (布鲁姆的一天)   2020-03-03 12:43:00
推【不愿意在多种焦点不断移动思考的群众是更可怕。】怎么会有人肤浅粗暴到硬要把父权与男性画上等号,我男的但也并不这么认为。真的不用再跟某些看过2本书和维基就觉得骂父权等于骂男人的讨论了,浪费时间,看原波好文就好。生命不要浪费在肤浅上。
作者: marshmallowH (珊)   2020-03-06 01:27:00
你好棒!ㄨ多打一个ㄨ
作者: artismydream (Nuisance)   2020-03-06 11:01: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