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帮1917QQ

楼主: aivxg (beibei)   2020-02-10 22:00:25
※ 引述《CRChen (what's my time?)》之铭言:
: 1917最佳影片跟导演都没拿真的很可惜,拿最佳摄影应该不会有什么人奇怪
: 让人纳闷的是拿的另外两项,混音我不好说,让高手来
: 最佳视觉特效?看看入围的其他几部
: 终局之战:光最后大战的画面就够惊人了
: 爱尔兰人:减龄特效,而且免在脸上贴点点唷(虽然还是有说不自然的)
: 狮子王:全无动物的真狮版,建构了什么可以戴VR拍摄唬得我们外行人一愣一愣的
: 天行者:没看不予置评,但想说好歹是星战大片
: 1917不是号称全实景拍摄,有什么视觉特效?飞机坠毁,渐死脸变灰,夜间火光,还有吗?
: 有没有高手解说一下,还是难道是出自投票部队没投它最大两项的补偿心理?
有朋友在做声音后期有分享:
据说1917整部片只有两句ADR(Additional Dialogue Recording),意思就是对白的补录
包含演员的呼吸跟喘息。
现代一部商业电影只有两句ADR是一个很可怕的概念。等于你除了这两句其余的声音都必须使用现场收好的声音!看过1917 behind the scenes 就知道现场的工作环境对于收音师来说是个满严苛的
受限于当时拍摄声音环境的不允许,ADR在一般电影使用频率是蛮高的,常常你在拍片进度落后时,导播一句“来这场声音后配”,最常先被牺牲的都是声音,因此混音师是非常辛苦的,前期现场录不好的,后期也要想办法救、自己还有foley(拟音:像脚步声、汽车行驶声有些也是后期才配上去)有的没的(但好莱坞工业应该是有专门的foley师)
例如:如何收好不断走路的演员的脚步声却又要处理同时在走路的摄影师、助理、其余工作人员的脚步声、摄影机吊车、引擎的声音。
据资料显示现场收音师在主角装了三个mic,一个放在头盔收对白,一个别在衣服里,一个举boom收脚步声,同时处理这三种声音却又能在后期把一些干扰剧情推动的杂音给消除掉,让观影的时候觉得很流畅自然,更有战争片身历其境的张力,应该是这次获奖的原因吧。
附上来源:
https://soundworkscollection.com/post/the-sound-of-1917-oscar-podcast-202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