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席地而坐》整部电影近四个小时,满满的徒劳感,故事明明是发生在一天当中、却
像我从iPhone6等到换IPhone11的漫漫时光。
愤世感如同具现成一把锋利的匕首,往观众意念狠狠地刺穿,不是仅只一下,而是一而再
、再而三。同时也像导演胡波亳无隐藏的自我曝露,就像浪子混混所言的压根是“谁也不
喜欢、看每个人都不顺眼。”。胡波一辈子就拍了这部长片,但这部长片就是一种虚无(
却又响亮)的宣告。
收尾如果是收在“用一只狗撑了许多年”的熟龄大叔的一番消极言论上,会让我想起《12
怒汉:大审叛》(非原版《12怒汉》、为俄罗斯翻拍版),万事皆徒劳、好似什么也无法
改变,就像少年不经意惹哭浪子混混的呢喃“我还能怎么办”。不是不为、而是“还能怎
么办”。
片尾的回马枪是全片首次有“希望”涌现,但仔细想想,希望并不是从大象的鸣叫声才萌
芽的,希望是从想放弃的熟龄大叔,被说动前往满洲里那个瞬间就已悄悄开展。
因为在此之前,全部的角色都是被动的被痛苦和徒劳所选择,被孩子放弃、被母亲的恶毒
话给灼伤、不被爱的兄长、莫名其妙成为杀人凶手的少年。所以很多镜头都是对着角色的
后背拍的,他们别无选择的“背向”世界。
而熟龄大叔明明觉得这应该又是人生中再一次的徒劳,身为一个徒劳界的老江湖,终究伴
著17岁的少男少女前往满洲里。
这次至少是主动选择徒劳了。
你说这不是同一回事吗?还不都是徒劳?
不,这可是完全不一样的一回事。
敬伟大的自由意志。
原文连结:
https://artreborn.pixnet.net/blog/post/12020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