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雷] 《夕雾花园》与《菠萝蜜》:家国历史

楼主: LukasPoldi (Poldi)   2020-01-22 21:26:26







~*-*~*-*~*-*~*-*~*-*~*-*~*-*~*-*~*-*~*-*~*-*~*-*~
《夕雾花园》与《菠萝蜜》:家国历史的两种回眸
网页版(Medium):https://reurl.cc/YlAzLL
最近陆续看的几部电影,都与马来西亚的历史相关,一部是谈马来西亚种族政治的纪录片
《还有一些树》,另外两部则是剧情片《夕雾花园》与《菠萝蜜》。
除了《还有一些树》是纪录片,探讨的时代背景也与其他两片大不相同,不太好并论外,
两部同样以马来西亚建国前动荡历史为背景的《夕雾花园》与《菠萝蜜》,倒是彼此相映
成趣,先后观赏大有互为补充的满足。只是比起目前较多人讨论的《夕雾花园》,我个人
其实比较喜欢《菠萝蜜》。
虽然《夕雾花园》改编自知名小说、由自己还算欣赏的林书宇执导,李心洁、张艾嘉、阿
部宽等大牌群星加持,制作规模也最宏大,无论在摄影、剪接、音效、美术设计等技术层
面都挺到位的,但是因为故事本身,虽以战乱的大时代为背景,主要角色却侷限在华人富
裕阶级与白人庄园主及其友人们 — — 包含随侵略日军南下、战后却滞马未归的日籍宫
廷园艺师 — — 所构成的高雅上流社会,而其他阶级与族群仅仅作为时空背景的点缀,
加上剧情叙事无法撑开原著的历史厚度及超越国仇家恨的爱情,尤以人物情感转折、角色
心理矛盾挣扎在电影中交代不足为最,因此作品整体而言有种精美却空洞之感。
相较之下,廖克发与陈雪甄导演的《菠萝蜜》固然制作规格无法与《夕雾花园》相比,也
有它们的缺点,譬如企图在一部片统括彼此可能不那么有相关的历史与社会议题,导致影
片有失焦危险,甚至因此让部分问题只能点到为止,而无法深入,但是却能真实感受到导
演对于那些被官方国家叙事以及主流霸权所排除、遮蔽、他者化、非人化的群体的同理与
重视。
作为廖克发导演自己的半自传电影,《菠萝蜜》以不同世代的马来西亚华人同样失根、漂
泊的处境为故事主轴,透过马来西亚与台湾、1950年代与当代两个时空,父与子两个世代
的剧情线,以及贯穿全片、承载东南亚人民乡愁的热带水果菠萝蜜为意象,加上反复出现
的断指情境 — — 据导演说“断指者」在阿拉伯语有“被迫流亡」的意涵 — — 旁及命
运或心境类同的移工、非法居留者、底层零工劳动者等今日台湾社会的异乡客、流亡者、
边缘人,并让这些天涯沦落人彼此相濡以沫,在前途茫然的现实里,分享著点滴确幸。看
得出来,导演不只是要诉说自身族群境遇,更有着对于这些不同群体出身但共享离散命运
的人们跨越身分隔阂相扶持的期待。
不过,由于《菠萝蜜》采用非线性叙事,且对于马来西亚历史背景并没有充分说明,甚至
在剧情的开展上,也往往指涉含蓄,因此观众或许需要对于马来西亚近代史有基本的认识
,对于东南亚合法与非法居留者的处境和生活有一定的听闻,在观影的过程中才比较好进
入状况。
一个值得对照的面向是,《夕雾花园》与《菠萝蜜》都触及了上个世纪40年代下半至50年
代,马来亚共产党武装反对英国殖民,以及英国殖民当局施行“紧急状态」,将可能成为
共党潜在支持者的乡间华人劳动者集中安置于“新村」由军警统一管理的动乱年代。对于
马来亚共产党,这群最早提出建立独立的马来亚共和国,且在二战期间英国殖民者无能抵
挡日军进击时,担负起当地抗日主力,并在战后不惜以游击战和恐怖手段反抗英国重回马
来亚殖民,最后却失败的革命者,《夕雾花园》依旧沿袭从英国殖民年代至今日马来西亚
官方所描绘的刻板形象 — — 贪婪、野蛮、穷凶恶极的华人土匪 — — 并且将其置为满
足主流叙事想像的动荡背景元素。而《菠萝蜜》则延续导演廖克发早前从家族秘密切入挖
掘历史禁忌的纪录片作品:《不即不离》,将这群马来西亚建国史上的失败者还原为“人
」的模样 — — 他们固然对于殖民者冷酷无情,并且会利用亲属的掩护,从事暴力反殖
民斗争,但他们同样对子女有压抑却真实的爱,对于战友同志有深刻的情谊;他们虽然仇
视叛徒,矢志为政治信念献身,却也有害怕、软弱的时候与难以割舍的俗世牵挂 — —
相形之下,《菠萝蜜》面对历史与人性的态度,我想是更真诚也更令人激赏的。
实际上,电影《菠萝蜜》里的两条时空线,比起企图串连台湾社会各种东南亚籍居留者处
境,但受限于篇幅只能蜻蜓点水的当代时空线,单纯刻划马来亚“紧急状态」下底层华人
处境的1950年代时空线,无疑是较为聚焦,也较能打动人。在我看来,此线更是全片最具
后劲的部分。那个在压抑、肃杀时空氛围下的含蓄的情感表现,无论是父子情或母子情,
生离与死别,镜头下简赅的对话甚至无声的互动,口琴声背后的巨大撕心之痛,对我来说
都是很揪心的。尤其电影尾段,小男孩拾起母亲的手亲抚自己的脸,然后返回毁坏的家屋
内漠然的吹着口琴,那种小小年纪必须独自面对沉重的家破人亡的情境,更是使我泪腺溃
堤。
总体而言,让观众“看见」那些被视而不见或人为抹除的“存在」,无论是存在于过去的
马来半岛,或是今日的台湾社会,一直是廖克发作品最重要的心意。在当代,我们其实一
直不缺乏以大时代为名的平庸爱情故事,却需要更多文本让我们记忆、理解,甚至保持关
注不同群体发生了什么事,这也是尽管我主观的认为《菠萝蜜》本身有这样那样的缺失,
却依旧偏爱它的原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