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幸福试用期 Joel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20-01-09 17:02:17
院线上映第二周的阿根廷小片,我猜明天应该就下档了吧?这部《幸福试用期》,看预告颇有一种严肃版《速成家庭》的感觉,而它又有阿根廷雪山小镇与白雪山屋的梦幻世界,令我光看预告就觉得有种温馨家庭剧笑泪交织的感觉。不过我错了,它的议题虽有“领养”,但它的亲子戏份并不多,领养夫妻的戏份也不算多,戏份主要都集中在女主角 Cecilia一人身上。她的造型也很单一,不外是室外雪衣室内毛衣、室外毛帽室内短发,她的戏份虽然多样一点,但一个最吃重的身段就是雪地走路,步行在冰雪泥泞中造访一个又一个未知的地方。
http://fr.web.img3.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6/04/14/54/5868916.jpg
不是家庭片,而是社会片
突然间,我想到了达顿兄弟的《两天一夜》,同样是一个女子在一个极端的天气下不停地奔走,见过一个又一个联络人、进入一间又一间建筑与家户、看见一段又一段不同的生活、听了一段又一段不同的表态... 这样想想,《幸福试用期》与《两天一夜》的格局其实是很类似的,虽然两个故事里真正要守护的还是美好无私的爱,但两个故事的主戏都从反面的道德挑战谈起:《两》片是法国影后玛莉咏柯蒂亚走过酷暑的阳光下、去一个个游说恳求定她生死的众人,《幸》片则是阿根廷影后 Victoria Almeida 走过寒冬的雪地上、去一个个游说恳求定她儿子生死的众人。
此片的“领养”,相较下只是主戏的前奏,这位片名小朋友 Joel 的戏份说实话也没很多、他的个性也还没展现很多、甚至他与父母在这片名所说的领养“试用期”还并没有展现什么深入的了解与默契... 但我喜欢此片两位主角之处在于:他们在领养这件事上是很有意识与决心的,他们接到个电话虽然心下忐忑、他们看过了孩子心下仍忐忑、他们接回家了心下仍忐忑、Cecilia 更是浑身不对劲地自问“我不是应该更快乐吗?”但他们是一直线且战且走毫无质疑的,正如老公 Diego开宗明义“哪有什么试用期?难道让他跟我们住几个月后再把他踢出去?”
如去年好莱坞片《速成家庭》与《沙赞!》那种寄养之后还要磨合还要怀疑的家庭内挑战,本片看来是早在一开始就跨过了这关,这对养父母对爱子不离不弃的爱是毫无条件的!然后本片要谈的主议题又进一步了:家庭内坚定不移,那家庭外呢?如果养了一个孩子会动摇你的社会地位、会让你成为全民公敌,尽管你绝不会离弃孩子,但你会为了孩子委曲求全撤守价值吗?
http://fr.web.img5.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2/20/11/16/1013579.jpg
完美雪山镇,不容一粒沙
本片主戏的冲突症结,在于主角夫妻俩收养来的 Joel 过去是曾跟着帮派亲戚长大的,上学跟同侪相处会分享运毒与武器等帮派印象,令同校小学生听得乐呵呵、却令家长们如热锅上的蚂蚁,于是有几位特别大声的家长们鼓动全班家长一起劝退主角把 Joel 送去转学、到后来甚至连转学的选项都帮他们找好了要他们心怀感谢地接受 XD
这集体排除个体的邪恶格局,我觉得比《两天一夜》还要更上一层楼:《两》片是生活困苦的比利时法语区工业城,人人都想把握机会多赚一点而带着歉意牺牲主角一人;《幸》片则是人人在这都有稳定工作雪山大宅与美满家庭,但为了维护这“美满”的表象要把那点脏污给除掉、不但不带歉意甚至粉饰美化声称对你与大家都好!
IMDb上很多使用者评论,都说此片没有好人与坏人、没有谁对谁错、大家都有各自的道理,不过我个人认为这种观点都太犬儒了,就像此片的校方一样只想当和事佬息事宁人。看这位 Joel 才进来没多久,偷过一次东西被抓到、日常讲过一些武器和毒品但也只是打打嘴砲,这样子就要动用多数暴力逼他转学吗?我不禁想起我自己的国小经验、以及现在孩子的国小经验,要是这样该转学的话孩子班上大概会少好几人、我以前班上应该只剩一半了 XD 国民教育,尤其是公立学校,不就该把不在正轨上的小朋友努力导上正规吗?不然是在“教育”什么呢?
http://fr.web.img5.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2/20/11/16/0976079.jpg
封闭式完美?开放式幸福?
不过,此片告诉我们这种眼里不容一粒沙的卫道家长、甚至我家孩子最重要的自私家长,世上所在多有,搞不好我这种有教无类派还被他们视为社会乱源呢?然而,本片这雪山小镇里,这样满口卫道遂行排除的家长真是多数?看主角 Cecilia一场场走动拜访戏,也看得见多样图像:校方主要抱着息事宁人的打圆场态度、西瓜偎大边再转头连声抱歉;倡议排除的领头家长嘴上头头是道、坚守完美家庭的表象生怕自家孩子受污染、再口蜜腹剑“身为人母您一定都懂”;但,也有不少被动员家长,他们未必同意这种排除,只是碍于家庭与小镇压力不敢说,只能私下给主角拍拍。
于是,此片已经从简单的“领养”问题与“教育”问题慢慢转移、渐渐变成一幅封闭小镇的保守政治风情画:这里风景如画、人人各安其位、家家和乐美满,但这里也有道德净化、有少数强势领袖、有集体监视令人噤声,前者的完美俨然是靠后者的净化达成的... 原来,本片这个“试用期”从来不是关于 Joel 这个孩子的领养试用期,而是关于主角这对小镇夫妻追求“完美生活”的“幸福试用期”。这雪山小镇“幸福”是有一种经典图像牢不可破甚至不容玷污的,它要包容的都是好人家好孩子,一有出身悲惨的污点孩子进来,当然软硬兼施让他消失。
这“幸福”的完美图像如此沈重,在众家家长身上都看得出来,甚至看家长的面孔是纯白人还是有混原住民血统,俨然也和他们鹰派与鸽派的不同立场叠合了。那看回主角这一家三口,Cecilia & Diego 都是纯白人面孔、领养来的 Joel 却有明显的原住民混血特征,那种族与阶级的关系在南美国家包括(尤其?)阿根廷向来是心照不宣的秘密。也许在领养来这个处境比自己低一大截的 Joel 时他们早就无私地准备好了,但当 Joel 的黑暗包袱慢慢沈重起来令他们在这“幸福”的完美社会步履蹒跚时,他们也能顶住吗?
http://fr.web.img2.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2/20/11/16/0957329.jpg
在这个道德检查兼集体监视的雪山小镇里,遂行排除的外人分为鹰派与鸽派,那努力求全的主角一家,好像也分为鸽派与鹰派。爸爸 Diego压力沈重喘不过气满心只想着“不过就委屈四个月、保得我们家在小镇立足有什么不好?”但教育就是教育、正义就是正义,公立学校就该有教无类、真打起官司也是振振有词、对 Joel 来说有不好的行为就要改进更是基本的群育、对小镇镇民与其他孩子来这更是个“社群”品质的考验。一路撑到这一步的 Cecilia,毅然把车回头一转,就是此片道德两难一回后的坚定抉择,电影一切思辨已然完成收在这里刚刚好。
领养孩子,事关我们心中的“幸福”图像,端看个人心中的幸福是什么,有人没孩子也心满意足过一生;而当决心领养个孩子进家庭、或是接纳个外人进社区,你能只挑好的而排除不好吗?你会为了集体压力而弃守那明明清楚的价值吗?有人的“幸福”也许是完美冻结的封闭式幸福、但至少 Cecilia拥抱的是无私包容的开放式幸福。随着电影进展,Cecilia 脚下由厚厚的积雪、慢慢变成僵硬的冰、再变成泥泞融雪、最后大地慢慢露出,这完美雪山小镇的“融化”意象俨然呼应内心。这是部简单有力又充满灵感的片,推荐喜欢《两天一夜》这种走动式道德论辩的观众欣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4g8mhZxxRY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