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燃烧女子的画像》受限于时代的动人情感

楼主: benbenson12 (binbin)   2019-12-23 23:16:04
以下有雷
图文好读版:https://loory.tw/portrait-of-a-lady-on-fire/
~*-*~*-*~*-*~*-*~*-*~*-*~*-*~*-*~*-*~*-*~*-*~*-*~
《燃烧女子的画像》是一部法国爱情剧情电影,由瑟琳席安玛执导,阿黛儿艾奈尔、诺耶
米梅兰特、薇拉莉葛琳诺、卢安娜巴拉米主演,故事讲述在18世纪的欧洲女画家玛莉安,
需要在对方不知情的状况下,完成千金小姐艾洛伊兹出嫁前的肖像画,让她远在米兰的未
婚夫能在婚礼前看见妻子的容貌。于是玛莉安假扮女仆,在白天悄悄观察小姐的神韵和一
举一动,夜里才藉著烛光把她绘于画布之上,而随着交付作品的期限即将到来,她们两人
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还记得在金马影展看完电影之后,因为被片中美到几乎让人窒息的画面给震慑,又对两人
那不被社会认同的爱情感到遗憾,出场毫不犹豫就在票选单上投了 5 星满分。入选今年
坎城影展主竞赛的《燃烧女子的画像》,不仅受到影展场刊的高分评价推荐,以女同志爱
情为主题的故事也让身兼编剧与导演的瑟琳席安玛拿下最佳剧本,更成为主竞赛之外的坎
城酷儿金棕榈的女性导演,如此亮眼成绩让本身就非常优秀的电影增添更多风采。
过去曾以《爱上坏女孩》、《少女最摇摆》入选坎城影展的导演瑟琳席安玛,一直都很擅
长处理女性同志类型的电影,这次《燃烧女子的画像》则把剧情聚焦在 18 世纪法国布列
塔尼的一座小岛上,两位才华洋溢的画家玛莉安与伯爵千金艾洛伊兹的女性身上,透过著
名画家之女玛莉安受到夫人委托来暗中为小姐作画,却因为两人朝夕相处而导致两人逐渐
被对方吸引的过程,呈现角色的心境转变,还有女性在当时受到限制的情欲与自由。
因为姊姊在家族联姻的婚礼前夕,趁著身旁仆人不注意朝着悬崖一跃而下,艾洛伊兹不仅
内心深受打击,母亲也因此把她看得更紧,不让她踏出大宅一步。而玛莉安的到来,虽然
代表着艾洛伊兹即将步上姊姊被迫嫁给未曾谋面男人的后尘,但另一方面,为了让抗拒婚
姻和自身命运,拒绝任何画家为她作画的艾洛伊兹不会对玛莉安起疑,她也因此难得获得
外出散步透气的机会。
《燃烧女子的画像》的故事几乎只在那座小岛上,甚至全片大部分时间也只有三位女性角
色出场,但让人惊讶的是,导演瑟琳席安玛却能以如此小的故事格局,极为细腻地描写两
位女孩的关系,透过她们是如何躲藏在自己建立起来的小小世界里,短暂地不顾外界社会
道德规范和礼教的束缚,呈现全片关于 18 世纪当时被整个大环境给压抑的女性自主权,
这个能够被相当深度琢磨、探讨的主题。
观众第一次在《燃烧女子的画像》中见到艾洛伊兹时,她就像姊姊一样穿过玛莉安直直往
悬崖边跑去,所幸她只不过是难掩心中久未外出的兴奋,不禁让人为她捏了把冷汗。但也
正是如此,尽管她全身几乎包得密不透风,只露出一双眼睛与些许金发,我们依然能从她
迷人的神情中清楚感受到这位女孩内心汹涌的情绪。
艾洛伊兹是一位向往著爱情与自由,却注定要为了家族着想而被嫁到另一个家庭的女孩;
玛莉安虽然表面作为看似拥有创作与行动自由的画家,但也同样受限于性别,必须以父亲
的名义发表作品,而有趣的是,《燃烧女子的画像》这次建立在过去传统社会对女性压迫
之上的绘画工作,却因此让两个对现实感到不满的灵魂就这样聚在一起,使得她们在朝夕
相处之下发觉自己内心对彼此的依恋。
一句:“我在独处时体验了妳所说的自由,但也感受到妳的不存在。”实在太过于浪漫、
让人难以招架,《燃烧女子的画像》不禁让我想到提摩西夏勒梅的《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只不过这次从女性角度出发,以肖像画为主题,描绘了一段让人赏心悦目的唯美禁忌之
恋,这种从无到有,在多次眼神交换与试探后确定彼此的心意,在当时性别意识与对同性
的情感受到束缚的时代才更加显得无比可贵。
我喜欢《燃烧女子的画像》透过镜头和画面所带出来的独特氛围,不像许多画作和电影里
的女性时常作为一个“被观赏”或“诱惑著”观众的存在,导演瑟琳席安玛从一位女画家
(女导演)的视角来讲述这整个故事,让两位角色比起香欣赏对方外在容貌,反倒更加强
调她们之间的情感流动与内在魅力的展现,尤其在有着裸露镜头,却一点都不色情的床戏
里更为明显。
玛莉安的每一次肖像画都代表着她对艾洛伊兹情感的改变,从最初在偷偷观察后为艾洛伊
兹塑造出符合男性期待的形象,到绘制第二幅时,玛莉安说:“当妳害羞的时候会咬嘴唇
,当妳生气的时候就不会眨眼睛。”而艾洛伊兹则回应:“当妳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时候会
摸自己的额头,当妳觉得难堪时会用嘴巴喘气,当妳凝视着我的同时,我也在凝视着妳。
”此时,不仅画中的艾洛伊兹变成带有坚定且充满自信的眼神,两人之间互相观察与主客
的变化也完全在这场戏中体现。
就我个人而言,画像等绘画作品跟现代相片的差异,就是画像除了有着绘画者本身的个人
风格之后,还藏有她对一个人的主观印象与看法。因此《燃烧女子的画像》利用画像里的
人物形象细腻描写她们从初识、爱意萌芽到确认彼此的关系,让玛莉安把她眼中艾洛伊兹
绘在画布上的同时,也以此呈现女性在社会束缚中难以见到的耀眼光芒,为整部片带来相
当丰富的层次和情感。
但即便如此,《燃烧女子的画像》还是以与世隔绝的孤岛、周遭汹涌的海洋、陡峭的悬崖
象征两人内心的孤独与整个大环境的压抑,透过室内烛光与燃烧柴火声呈现她们只能在这
隐蔽于外界眼光的小天地享受这短暂的幸福。她们渴望着爱情,渴望能获得属于自己的自
由人生,但就像《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奥利佛在最后跟其他女孩订了婚,《燃烧女子的画
像》这段让人心神向往的爱情在当时封闭保守的社会终究还是难以实现。
《燃烧女子的画像》以希腊神话中奥菲斯到地狱拯救妻子,却在关键时刻回头导致她永远
被困在地狱的悲剧故事贯穿整部电影。玛莉安当时把奥菲斯的“忍不住回头”解读成他是
作为一位“诗人”而不是“爱人”,但在两人即将离别之际,艾洛伊兹却用一句:“转向
我。”为整个故事做了不同的诠释与升华,把这个回头倒置成源自于“爱人的呼唤”,比
起跟着丈夫离开地狱,她选择让两人的身影能伴随这次回头而永远留存彼此的心中,艾洛
伊兹同样也是如此。
就像《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奥利佛最后跟其他女孩订了婚,《燃烧女子的画像》片尾也透
过韦瓦第《四季-夏》里头以狂风闪电呈现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来点出玛莉安在确认对
方多年来仍旧不变的情感之后,终究还是在当代保守环境中留下无限遗憾的心情,只能隔
著目光所及却十分遥远的距离,透过自己双眼把她激动落泪的面容给记录下来,在脑海中
完成最后一幅肖像画。
整体而言,《燃烧女子的画像》可能不会是最好,但绝对是今年最美、最能让人细细品味
的一部作品,谁能想像一个回头、一个数字 28在这部电影里会如此的浪漫?全片透过绘
制肖像画的主题,以观察者、被观察者角色的置换与并存,不仅呈现她们两人关系变化与
对彼此的情感流动,片中几个标志性的角色表情如慈爱的微笑、尖锐的眼神、裙䙓正在燃
烧的对望,到最后激动地流下眼泪,不正也代表一位女性在当时从不被重视、获得解放到
最终必须压抑自己的过程?电影让观众情绪在两人从无到有的情感中不断堆叠,并在最后
把我们从美好瞬间拉回现实,留下来的后劲比想像中还强烈许多阿。
最后有没有跟我一样觉得阿黛儿艾奈尔、诺耶米梅兰特这对双人组很像是艾蜜莉布朗跟艾
玛华森阿。
作者: isayhousayya (inspirit)   2019-12-23 23:36:00
诺耶米真的像艾玛华森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