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茱蒂》,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

楼主: a122239 (Sharp)   2019-12-20 21:06:59
部落格版:https://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404384653
“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 skies are blue. And the dreams that you dare to
dream, really do come true...”
这是1939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歌曲得奖作《Over The Rainbow》,当时被选用在电影
《绿野仙踪》里当作插曲,却没想到反成为整部电影最红的歌曲。或许因为年代久远没有
看过这部电影,但绝对听过这首经典歌曲,从1939年到现在八十年过去,《Over The
Rainbow》不曾被人遗忘过,不少歌手、选秀节目参赛者都选唱过,从欧美到亚洲都有,
凯莉米洛、夏恩华德、张韶涵、黄小琥,还有那位甜美可爱的“小康妮”康妮塔波特,可
怎样都无法超越原唱、《绿野仙踪》里“桃乐丝”的饰演者、年仅17岁的茱蒂嘉兰。希望
就在云后面,梦想则在彩虹之上,《Over The Rainbow》捧红了茱蒂嘉兰,却反而带走了
她快乐的人生,这首歌词意励志、鼓舞了许多人,却让成名后的茱蒂嘉兰陷入痛苦、无论
身与心都因它,以及电影公司米高梅受到极大伤害。
米高梅注意到当时才13岁的茱蒂嘉兰,决定将她签下好好栽培,在她16岁那年选中她成为
《绿野仙踪》的女主角,惟身材略为丰腴的茱蒂嘉兰,被公司认为并不符合那个年代的好
莱坞审美,加上她的外貌也在众多女星中不算特别出众,仅有嗓音备受肯定,为了让她成
功扮演好桃乐丝,米高梅以各种极端手段逼她控制体重,整日只能喝黑咖啡和鸡汤,每天
抽大量的菸,每隔四小时就要吃一次药物好抑制她的食欲,身边总有个类似褓姆的角色无
时无刻盯紧着她,一有违反规定的事就向米高梅报告,而当她稍有变胖时就会被言语羞辱
,更要她承认自己是个胖子,长期下来不单导致她饮食状况出问题,也对她的心理健康造
成影响。和首任丈夫的婚姻破裂同样因为米高梅,为了保持她的形象甚至逼迫她堕胎,濒
临崩溃的茱蒂嘉兰只有依赖药物和酒精才能获得一刻放松,直到1947年她终因情绪崩溃被
送入疗养院,滥用药物、酒精上瘾使她于演出时精神恍惚、状况百出,久而久之就从甜美
偶像成了耍大牌女星,负面评价朝她侵袭而来,即便1949年米高梅决定把她逐出公司,茱
蒂嘉兰也再也回不去了。真可说米高梅成就了茱蒂嘉兰,却也同时毁了她。
就算之后在制作人丈夫西德的协助下,离开片场的茱蒂嘉兰转战百老汇东山再起,接连夺
下剧场界最高荣誉东尼奖以及凭《星海浮沉路》入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再创演艺高峰,待
在米高梅的那段日子还是对她的身体还有心理都造成巨大影响,使她好几次重蹈覆辙,走
过几段婚姻、经历破产危机,茱蒂嘉兰在1969年于伦敦服用过量安眠药不幸离世,当年的
她才47岁。
《茱蒂》不选择茱蒂嘉兰最辉煌的时期,而是聚焦在她几乎可以用穷困潦倒来形容的时候
,当她离开人世前的六个月。上面有提到,茱蒂嘉兰在西德的帮助下重新站稳脚步出发,
可她已然永远无解的问题仍然让这段婚姻无法走到最后,她靠著名气与财力拿到了她和西
德所生的两个孩子的抚养权,偶尔她还会带着他们一同上台表演,她也在两个孩子的陪伴
下恢复往日活力,一切看似回到了正轨上,只是好景不常,在1968年她的人气已下探谷底
,演出机会只剩零星几个,过惯奢华生活的她入不敷出,很快地面临到破产危机,长期订
下的饭店房间也因帐户被冻结惨被释出,无处可去的茱蒂嘉兰只好带着两个孩子去找西德
,而西德也趁机向她表示将要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因为以她现在的状况根本不可能照顾好
两个孩子。为了两个孩子,茱蒂嘉兰只好远赴伦敦,答应“城间絮语夜总会”的演出邀约
,展开为期五周的演出,尽管演出场地比不上卡内基音乐厅,不过由于伦敦是当时少数还
喜爱着茱蒂嘉兰的城市,所以演出门票还是全数售完,就是为了一睹这位巨星的风采。
“带给他们美梦是妳的工作。”
电影将茱蒂嘉兰过去曾经历的一切都写进了剧本里,透过她几次的回忆让观众看见她的过
去、她的经历、她的人生,上面提及的米高梅对她的伤害都成了回忆的一部分,只不过我
不认为这时候只身一人在伦敦的她,会是想要去控诉米高梅,更多的或是在感叹为何事情
会变这样?为何自己会走到这一步?若非如此她也不会在电视受访时自己还自嘲喝鸡汤这
件事。事已至此很多事都无力也无改变,回头去控诉米高梅再也没用,与其说是痛恨不如
说是感伤,好好的人生被自己活成这样,遗憾的是她始终是有发现的,却没想过也不想去
救自己,就这样任凭自己沉沦,直到了和两个孩子分开、直到遇上伦敦演出机会、直到再
尝到如雷掌声滋味、直到又让好多人失望、直到演出机会再次被亲手毁掉,茱蒂嘉兰这才
愿意去和自己道歉,去回头找当年热爱舞台与掌声、那个唱着《Over The Rainbow》的那
个她。喜欢电影用这首歌当作她在舞台的最后一首歌,有种无形的意义存在着,她因这首
歌受苦,却也因这首歌找到再次站起的力量,也使她明白就算再累再苦再无助,她的身边
还是有这么多爱她的人陪着她、支撑她,一如那句《绿野仙踪》作者李曼法兰克鲍姆写下
的注解:“A heart is not judged by how much you love, but by how much you are
loved by others.”那样。
“我和每个人追求的一样,我只是比别人更难得到。”
最让人难过的是,茱蒂嘉兰想要的其实很简单,年轻时的她仅是想要舞台、想要掌声,成
为母亲之后她只不过是想陪伴孩子,可不论是哪个阶段的她,似乎再如何努力都是注定要
失去这些她渴望的。对于舞台与掌声就不再说了,她为了两个孩子前往伦敦赚钱,就算表
现不佳、几次失常,想到孩子她还是继续,她努力扮演好一位好母亲,想要给孩子们无忧
无虑的生活,她认为自己已经尽力了,所以当她被前夫当面斥责自己居无定所,她也是强
硬的反击更放话是会回来带孩子们走的,然当她打了通电话给女儿,听着电话那头的欲言
又止,茱蒂嘉兰是懂了孩子的想法,于是她最后能做的就成了让孩子们跟着父亲,她失望
的落下泪来,但却不是对孩子们的痛心,而是失望自己终究还是没能成为一个好母亲,当
她挂上电话走出电话亭,那瞬间真的很令人想哭,想要抱抱她告诉她其实她做的很好了。
《茱蒂》给观众看见了不同于舞台上的茱蒂嘉兰,透过过去回忆与现在经历的相互穿插,
看着年纪大的茱蒂嘉兰望着年轻时的自己,明明心里一阵酸却又瞬间把自己拉回现在,那
种故作坚强的强硬让人不舍,过去不能做却想做的,到了已有真正自主权的现在,很多都
变成了无比珍贵的小事,在和罗瑟琳与伯特的告别午宴上,两人送上一颗蛋糕给她,见着
茱蒂嘉兰拿起叉子却迟迟不敢动手,在盘子上来来回回,盯着她的眼神就像在端详著什么
精品,当她终于插入一小口送进嘴里,简单二字“好吃”直接释放了多年来的委屈。《茱
蒂》和许多传记电影同样给人明星最“真”的那块,因为电影让原本只存在于新闻里、网
路资料里的茱蒂嘉兰变得有血有肉,尽管她的女儿丽莎尼明利并不承认这部电影就是。
芮妮齐薇格再次证明了自己宝刀未老,在歌舞片上她仍是个中翘楚,前些日子她被酸整型
整过头,推出代表作《BJ单身日记》续集评价也不如预期,看似人气与名气都不若以往的
她,来演出1968年的茱蒂嘉兰是再适合不过,这次她绝对是奖季里最佳女主角的有力竞争
者,被看好再次入围奥斯卡,不过能不能夺奖还是未知数,毕竟现在风向似乎是《婚姻故
事》的史嘉蕾乔韩森与《我们》的露琵塔尼咏欧,但不代表她就失去了竞争力,至少我认
为当《婚姻故事》给予男主角亚当崔佛的表演空间更胜史嘉蕾乔韩森时,观众就更容易注
意到男主角而非女主角,而《我们》则要小心跟去年《宿怨》的东妮克莉蒂一样,如果芮
妮齐薇格能拿下金球奖,那奥斯卡别说入围甚至得奖的机率可以说是大大提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