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布鲁克林孤儿》一幅关联性过低的拼图

楼主: benbenson12 (binbin)   2019-11-30 23:20:59
以下可能有雷
图文好读版:https://loory.tw/motherless-brooklyn/
~*-*~*-*~*-*~*-*~*-*~*-*~*-*~*-*~*-*~*-*~*-*~*-*~
《布鲁克林孤儿》是一部美国犯罪剧情电影,由艾德华诺顿执导,布鲁斯威利、艾德华诺
顿、威廉达佛、古古玛芭塔劳主演,改编强纳森列瑟的同名小说,故事讲述在1950年代的
纽约布鲁克林区,一名患有妥瑞症的私家侦探莱诺,为了找出杀害他挚友法兰克的背后真
凶,靠着有限的线索、超乎常人的执著与毅力,面对地痞与贪官,一步步揭开隐藏在这座
大城市下被层层保护的机密。
对我来说,一部优秀的改编电影的成功要素,除了要精准掌握原作的故事精随之外,更要
透过影像化的叙事让观众对电影剧情走向感兴趣,能真心喜欢片中的角色,对他们遭遇能
够感同身受。《布鲁克林孤儿》改编自广受好评,从一位患有妥瑞斯症的不同寻常人物视
角出发的小说,有别于过往的侦探类型做出一次让人耳目一新的尝试,但很可惜的,尽管
有如此具有发展潜力的题材内容,《布鲁克林孤儿》这全然建立在角色之上的故事,最终
却少了这么一点震撼人心的能量。
在看完《布鲁克林孤儿》之后我内心其实是非常复杂的,毫无疑问,爱德华诺顿又再一次
贡献出他生涯最好的表演,把妥瑞儿的症状与日常生活上可能碰到的不便诠释得相当真实
,更不用说还要身兼导演与演员的工作,这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即便如此,整体缓满
的节奏,144 分钟的片长、太过平舖直述、缺乏起伏的剧情,最值得关注的只有演员和电
影的氛围塑造,还是让《布鲁克林孤儿》对一般观众来说有相当高的门槛。
《布鲁克林孤儿》电影锁定在一位妥瑞症患者莱诺在失去他亦师亦父的侦探老板后,开始
着手调查他生前被卷进的麻烦,没想到竟然发现这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利益纠葛之上。虽然
原作小说的故事背景处于 1990 年,但从小说出版后已经等了将近 20 年,极力希望能将
其改编电影的导演艾德华诺顿,却因为故事里的角色性格与时代氛围把舞台设定到 1950
年代的纽约,透过还原当代服装、场景与角色剧情的塑造,让《布鲁克林孤儿》成为一部
比较不一样的黑色侦探电影。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布鲁克林孤儿》视为正义正直版《小丑》,莱诺既是一位有着妥
瑞症的孤儿,但也是一位被迫要独当一面的侦探,电影透过艾德华诺顿所饰演的业余侦探
在层层揭开法兰克遇害真相,根据他留下线索循线追查相关人、事、物过程中的所见所闻
,结合一位以建筑师罗伯摩斯为原型的角色摩沙兰道夫,利用他所提出的都市计画政策,
呈现片中关于当代种族歧视的社会、政府在追求进步时忽视或侵害穷人权益,甚至是政治
人物背后所隐藏黑暗面等相关议题,我认为就算放到现在,也相当值得我们关注和引以为
戒。
《布鲁克林孤儿》片头引用了莎士比亚的名言:“有巨人的力量固然很好,但像巨人那样
滥用力量就是种残暴的行为。”代表当代进步快速的纽约,台面下政府腐败制度与种族隔
离等引起人民反弹的政策。导演以沈稳内敛的故事调性,在写实风格中刻划小人物在无意
间深陷庞大利益的处境,透过社会对底层人民的压迫,突显莱诺尽管无奈却又因为他本身
性格而持续坚持,为了他自身目标、信念与珍视之人努力的精神,片中有一幕莱诺高大的
黑影映照在墙上,我认为都让《布鲁克林孤儿》兼具大至纽约社会,小至主角个人内心的
两种不同格局面向。
在整体氛围部分,《布鲁克林孤儿》不禁让我想到前阵子同为华纳发行的《金翅雀》,同
样都有着需要观众静下心来细细品尝的故事节奏,但不同于《金翅雀》从原本让人摸不著
头绪的博物馆爆炸案,到最后升华至一位少年在伤痛过后的孤独迷惘中寻得救赎的成长物
语,《布鲁克林孤儿》则因为受限于犯罪写实的题材,又没能发挥出侦探推理电影本身用
案件把观众拉进其中的优势,就算有艾德华诺顿的表演也只是重重抬起轻轻放下,显得全
片有些虎头蛇尾、头重脚轻。
就我个人而言,《布鲁克林孤儿》是一部难以评价的作品,在能找到正确切入角度的情况
下它绝对不难看,但问题就是全片除了演员与配乐之外,其他部分却不断让观众这段“习
惯的过程”变得更加艰辛。艾德华诺顿根据原著在片中放入许多元素、许多角色,还有他
们各自代表的社会议题,无论是城市规划、政治斗争、民间人权运动,或者理想跟现实的
冲突,虽然都能明显感受到他的野心,但电影终究比小说还更加强调节奏的流畅性,丰富
的故事最后反倒成为《布鲁克林孤儿》的缺陷。
到头来,《布鲁克林孤儿》有点黑色,却又不是这么黑色,虽然电影最后以若有似无地达
成目标,却付出许多代价的一场空来收尾韵味十足,不过片中莱诺的查案过程过于简单容
易,除了降低电影的精采程度之外,缺乏心境变化的平淡角色,仅仅强调关系与利益交换
,实在难以让人对电影的剧情产生共鸣。
但除此之外,我还是很喜欢《布鲁克林孤儿》迷人氛围与画面色调,塑造了 1950 年代纽
约的真实样貌,配上用当代爵士乐作为基底的配乐,不仅建构全片的整体调性,也突显莱
诺脑袋里的冲突与混乱。并在片尾一首融合人声的配乐,带给观众一种身处于未知谜团,
看似逐步追查到背后真相,却又发觉自己无力影响的深沉哀愁感,或许这就是电影最想要
讲述的主题,因为即便我们没能直接改变现状,但有个人能挺身而出让大家知道被隐藏的
事实,这永远都是进步的首要条件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