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82年生的金智英,大声说出的尊严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19-11-27 05:51:01
板上前面有一篇选片文,问该看《抱歉我们错过你了》还是《82年生的金智英》?我把两片都看了后,觉得这两片尽管场景不同议题不同风格不同,但整体架构是极为神似的:两片都谈一个家庭的经济与情感综合困境,《抱》片谈的是传统男人困境、是英国的但也不只英国,《82》谈的是传统女人困境、是韩国的但也不只韩国;两片都勾勒了一个家庭经济体的入不敷出,两片的家庭都离圆满刚刚好差那么一小步,于是左支右绌陷入无尽失落,其中《抱》片努力让男主角自由回家顾子却不可得、《82》则努力让女主角自由外出工作却不可得。
当然在压迫的战线上、以及受迫者的处境上,两片的致命程度有差别,《抱》片是中低教育蓝领家庭受到经济压榨、《82》则是高教育白领家庭受到文化禁锢;《抱》片男主角困境的物质因素极重、只是最后还要看他能不能放下男人一肩挑的文化包袱,《82》则在小部分的经济困境外,大部分仍是面对文化枷锁的心理问题,就看女主角智英能否克服文化成见勇敢做自己、身遭的人们能否转个念头支持祝福并赞颂。总之这个月,我觉得院线有两部当代社会个人存在危机的电影,正是个好机会让我们两部都看看,它们一经一文、一心一物、一男一女、一东一西,仿佛处处互补。
https://i.aagag.com/CrSDj.jpg
自由的经济包袱 & 文化高墙
谈回《82》这片,从主角智英与姐姐童年“盍各言尔志”我们就知,姐姐向往的是女权独立领先全球的北欧、智英向往的是郊区家庭两性分工形象鲜明的美国,长大两人也真走上相应不同的路子。长大当独身贵族的姐姐是一例、公司的女性主管又是一例,她们一个没家庭、一个多多少少缺席孩子的成长,都有其无奈与损失,但心理也未必不能自在调适。倒是智英,她这较内向谦逊服膺社会的孩子,真要面对多种社会责任努力面面俱到时,才发现结构性问题就是让她无法面面俱到,于是陷入怎么做都错的焦虑与自责。那宛如原罪的自责心态,则往往来自面对外界压力的屈从。
智英有工作有恋爱本不用结婚,但被逼婚也服从了;结了婚本可双薪各自拥抱事业发挥长才,但被催生也服从了;生了孩子育儿事务繁重本可在别线减轻压力,但她有点完美主义不容自己怠惰,于是所有家务都要扛、总是打点得一尘不染(我们家就在这环上放松一点,家里好乱但是人生舒坦XD);她自家家务已极繁重,老公也提出中秋假期的媳妇义务干脆免一次,但她承受不起婆婆说三道四与恶媳妇骂名,坚持绝不减免甚至在婆婆面前硬撑笑容做事超主动。乃至中后段,进入本片主线那智英的“回去工作”大作战阶段,也都总是缺了一小步、就是没办法。
话说带小孩的人重返职场大不易,要说有托儿所嘛,公托资源有限私托很贵;就算不怕私托贵嘛,又担心孩子这么小一整天在那远离父母并非好的学龄前教育;就算送了公托或私托可回职场了,一个肠病毒“手口足症”休课一周或半月,给妳吃不完兜著走在职场直接被黑掉;要说找保母嘛,要找够专业够信任的大不易,资源更有限往往找不到;要说夫妻两人轮流育婴假嘛,请了育婴假的再回来上班不论男女公司都有高墙阻你升迁发展;要说老公请育婴假也好,职场给男人赚的较多还是老婆带孩子划算;要说年轻人都拼事业交给外婆来带罢,又陷入对女性的重复剥削...
这本片高潮的“回去工作大作战”阶段里,物质的困境严苛多了,常常是因为各种托育措施制度不完善、选择不多、资源不够;但说到最后击倒智英的,还是一堵文化的高墙,是她听了婆婆喝斥后就不由自主的退缩。
多重人格或附身?女性的交棒代言
每当智英崩溃时,本片最特别的“附身”就登场了。我们若看惯美国片,大概会先联想“多重人格”?在那些美国故事中,往往是内向的个人有极端压迫与创伤,他一人面对不来就逼出了其他外向人格帮他面对。本片并不明确讲那“附身”到底怎么回事,但以多重人格来看也异曲同工?相较大姐,智英的确是较顺服压抑的内向孩子,她片初是累积一切家务劳动濒临崩溃直到中秋假期,才口出“亲家母”让大家惊呆;中后段她克服万难要回去上班却被婆婆一阵喝斥缩回去,消失已久的附身问题再次出现。而中间,她努力并雀跃而期待的“回去上班大作战”时期呢?从来没有。
但若不以“多重人格”角度看、而以东方民俗眼光来看,也说不定这附身真的是某种精神的降临、是一个女性团结的幽灵附身?不论是已逝去的学姊、尚在人世的妈妈、还是已逝去的外婆,这些和智英有关系且也有类似处境的女性都上身了,智英这个极端压抑的主角俨然成为这个女性小世界的代言人、一次次毫无顾忌直白说出她们过去不敢说的话。其实这些话,在她们各自面临女性困厄处境时本就想说也该说、只是恐怕文化包袱太重压力太大而说不出,于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她们过去不能圆的梦想俨然希望能在智英身上圆满。
这部电影谈女性困境,共分三层次:第一层当然是以主角智英为主轴,第二层则是她身边的女人们,包括有附她身的妈妈外婆与学姊、以及没附身的大姐与公司主管及前辈,第三层则是不限于主配角群的普遍女性处境。这第三层,在本片用各种戏谑场合很直白甚至很刻意地大声讲出来、做出一幕幕荒谬喜剧来嘲讽、简直就是当代性别歧视与性别暴力潜规则的 ABC!尽管这些戏谑处理常常有点太直白、恐失写实的隐晦?但我反而觉得就是毫不怕羞赤裸裸丢出来刺激观众的作法,每每令同样遭遇者连连点头、谦虚的共犯赫然发现我竟也有这么做、冥顽的则看了生气坚决否认 XD
针孔摄影机,无孔不入的凝视
不过这也许就是此片精心安排的节奏感,让电影一直有动有静、有巨观有微观、有浅谈有深掘、有抽离有投入、有讽刺喜剧也有存在悲剧。每每讽刺喜剧桥段给我们放松笑料,然后接回智英憔悴的脸庞呆滞的目光又让我们体验寂静绝望。智英常面带笑容、但多半是在人前强打笑容,更大一部分电影没法多拍的、是在孩子面前24小时不得闲的阳光朝气,在我经验中那才是远超体力劳动的精神消耗。在公园长椅上,常见无所事事目光呆滞摇著婴儿车的小妈妈,或在咖啡厅速食店,也常见放著孩子读书做功课、自己在旁放空的大妈妈,其实她们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都累爆了!
本片描绘公共空间的不友善眼光,生动立体而惊悚,一种“你家小孩没管好”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旁观者心态,非常容易就会席卷不知天高地厚的路人心里,无形间给予妈妈们最高的高墙、与无孔不入的凝视。电影的众多性别暴行梗当中,令智英心下一凛不知所措的,是那“偷拍摄影机”的恐惧,这东西是性骚扰与隐私权侵犯自毋待言,但放在带孩子的妈妈身上则成了一种凝视的老大哥意象:生了孩子还胆敢带出门的妈妈呀,妳一举一动有哪里不符合好女人与好母亲、妳哪个必要措施没做好、妳孩子在公共场所“给别人带来麻烦”,我们都虎视眈眈盯着妳。
话说我们电影版也很流行“别把小孩带来戏院添麻烦”XD 本片则用一个咖啡馆场景作为智英终于挺身而出捍卫自己的里程碑。听说这一段在小说没有?但我认为电影这段总结了全片的智英困境:看着早就没在在乎世俗枷锁也活了下来的大姐、看着已跃跃欲试跟自己突破一回的老公,智英面对一切困境还是像个传统女人内向自咎、家庭有什么困难都是我错统统自己扛下来。这样内向自咎的完美主义在没生小孩前可能还撑得住、生了小孩后则焦头烂额必将崩溃。于是历代女性幽灵都来“附身”替智英说话了,只是智英的成长还是要自己跨过那条线、理直气壮为自己大声说话。
育儿是社会基石,理直气壮宣言存在
话说本片看似主轴的“回去工作大作战”,电影结尾最后也宣告现阶段失败了,甚至在片尾尽管老公不知是否请成了育婴假、总之也来参与带孩子了,智英竟还是没能回到她所企盼的女性创业新公司?竟成为一个在家爬格子的自传作家?这结局身影对无数要回到职场重拾经济自由的年轻妈妈们又算是什么样的 role model ?难道是告诉我们母亲就是无法回到职场只能在家带孩子?
不过我个人还蛮喜欢这种结局,尽管在电影中后段给了一场“回去工作”的美梦来奋斗,但结局并不以完成这个美梦为依归,而是发现有超出这美梦的更重要事物。话说在这人人不分男女都可受专业高等教育的时代,人人的价值都在于进入职场工作吗?人人的自由都在自己领到公司薪水的独立经济自由吗?也许许多“我过去学工程、妳过去学文学、今天竟都在教孩子乘法与写字”的妈妈们恐怕都有其不平,觉得我的长才就这样耗费了。那好吧,孩子就是在那里要成长茁壮,爸妈都想要工作又不愿让孩子很小就离开家庭走向异化的教养,那最终往往变成外婆或奶奶来带...
于是全片最令我感动的一次附身出现了:智英的外婆,这次附身不只是要来帮智英说话的,更是要帮所有女性说话的。妈妈为了回职场圆自己的梦寻自己自由,孩子是要交给另一个女人去担待的,许许多多的家庭在寻找教养人力时往往找来找去都还是责任的转嫁与分担,说穿了带孩子若不是消耗你自己的人生、也是在消耗另一个人的人生,而你自己又何德何能消耗别人成就自己呢?于是这个“回去工作”才有独立自由与人生意义的迷思,必须要打破。于是电影的结尾,非关看似解放女性的“回去工作”,而在终于面对心理医生承认自己创伤后,三次理直气壮的“发声”:
第一次,在咖啡厅向那些有工作男女们大声伸张自己“十分钟之外”的人生;第二次,在向前主管直言自己未必准备好还需要等待;第三次,则是将自己一路成长没回去工作而走向育儿的人生大方写出来发表。在本片结局的世界观下,不论在家育儿还是进入职场,都是有同等尊严可以理直气壮大声分享的工作。妈妈绝不是“妈虫”,小孩绝不是“麻烦”,如果有人觉得只有我们职场大人才是理性专业上轨道,那真该感谢无数妈妈把孩子的理性从零开始一年年建立到大慢慢上轨道!我们国家产业前线上,这许多职场可以共事听懂人话成就不凡的同事和员工,绝非天上掉下来。
最终,每个工作岗位不论是家庭还是职场,都必要且神圣;而每个人要能得到尊严与自由,也不是靠从一个被污名的岗位转进另一个人人称羡的岗位,而是靠大方出声把这污名正名为尊严。于是片末,仍待在家没回职场的智英,她脸上却有了容光焕发的笑容,有了与丈夫携手并行的亲切自然,对这人生有了大方拥抱的信心,这家庭岗位一点也没输外面看似光鲜亮丽的职场了。本片诉求的不是翻身到好位置得自由、而是在每个位置都要得到自由。当然这理想的前提是夫妻一心,而非过去谈“女人经济独立才有自由”的夫妻对立状况,要再谈深就要谈“家务劳动有给”问题了。
看这片,很惊讶地全场半满却只有我一个男性观众 XD 难道这是部性别对立的电影吗?看完我觉得一点也没有,电影中的丈夫大贤、大贤的公司同事、把钢笔送给智英的弟弟、甚至智英的传统爸爸,他们都是在尝试跟着时代改变的男性,他们也许一开始左支右绌不得要领,但一方面对女性同道亲身了解、另一方面教育训练充实新知,总是走在慢慢改善的路上。而要说不理解而造成压迫嘛,此片以智英婆婆为首的女性压迫也没少了,她也有她的关心与体谅,只是也有她的僵固不容易改变。
总之这片尽管有描述个传统男尊女卑的社会,但并不是一部对男性有敌意的电影,反而如那支钢笔所指出的、是要男女交棒共创人生的电影,更是如片末夫妻身影所勾勒的、是要男女携手走上阳光大道的电影。希望男性观众也能放心欣赏、女性观众也可以给他们温暖鼓励。一起看完了这部女性电影后,还可以一起去看看隔壁厅的男性电影《抱歉我们错过你了》,两性都别错过彼此的苦闷心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ONtkfC0nyc
作者: Legolasgreen (西装背心是萌物)   2019-11-29 09:39:00
推原PO 理解的很不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